正确率40.0%一瓶无色澄清的濟液,其中可能含有$$\mathrm{H^{+}, \ N H_{4}^{+}}$$;$$\mathrm{N a^{+}, ~ A l^{3+}, ~ F e^{3+}, ~ I^{-}, ~ N O_{3}^{-},}$$$$\mathrm{C O_{3}^{2-} \,, \, \ A O_{4}^{2-} \,, \ A l O_{2}^{-}}$$取该洛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溶液适里,加入少里$${{C}{C}{{l}_{4}}}$$和数滴新制氯水,振荡,$${{C}{C}{{1}_{4}}}$$层呈紫红色。该溶液的焰色反应没有黄色;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A.向该溶液中加入$${{B}{a}{C}{{1}_{2}}}$$不一定能观察到白色沉定
B.可以确定没有$$\mathrm{N a^{+}, ~ F e^{3+}, ~ C O_{3}^{2-}}$$和$$\mathrm{A l O}_{2}^{-}$$,不能确定是否有$${{N}{{O}^{−}_{3}}}$$
C.该溶液可能是$${{N}{{H}_{4}}{N}{{O}_{3}}}$$与$${{H}{I}}$$的混合
D.一定没有$$\mathrm{A l^{3+} \,, \; C O_{3}^{2-}}$$和$${{N}{{O}^{−}_{3}}}$$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60.0%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D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mathrm{1 m o l ~ 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_{2}}$$比$$\mathrm{1 m o l ~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_{2}}$$多
D.$${{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
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氧化钠',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40.0%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简单离子半径:$$\mathbf{W} < \mathbf{X} < \mathbf{Z}$$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5、['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40.0%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mathrm{A}^{2+}$$、$${{B}^{+}}$$、$$\mathrm{C^{3-}}$$、$${{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原子序数:$$\bf{D} > \bf{C} > \bf{B} > \bf{A}$$
B.原子半径:$$\mathrm{B} > \mathrm{A} > \mathrm{C} > \mathrm{D}$$
C.离子半径:$$\mathrm{C}^{3-} > \mathrm{D}^{-} > \mathrm{A}^{2+} > \mathrm{B}^{+}$$
D.氧化性:$$\mathrm{A}^{2+} > \mathrm{B}^{+},$$还原性:$$\mathrm{C}^{3-} < \mathrm{D}^{-}$$
6、['8电子结构的判断',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原子的构成、发展史',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60.0%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
C
A.$${{B}{e}{C}{{l}_{2}}}$$$${ }$$
B.$${{H}_{2}{S}}$$
C.光气$$( \mathrm{\ C O C l_{2}} )$$
D.$${{P}{C}{{l}_{5}}}$$
7、['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40.0%$${\bf X. ~ Y. ~ Z. ~ W}$$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athbf{X}^{2-}$$和$${{Y}^{+}}$$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Z}}$$位于同一主族,$${{Z}{、}{W}}$$位于同一周期,$${{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 不 正 确的是$${{(}}$$$${{)}}$$
D
A.原子半径$$\Upsilon> \mathrm{Z} > \mathrm{X}$$
B.$${{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均至少有两种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氢元素在与$${\bf X}. {\bf Y}. {\bf Z}$$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为$${{+}{1}}$$
8、['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周期、族、分区',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C.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9、['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具有相同结构的多种离子的性质相关分析及判断']正确率60.0%$$\mathrm{A}, \mathrm{~ B}, \mathrm{~ C}$$三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为$$\mathrm{a, ~ b, ~ c,}$$其对应的离子$$\mathrm{A^{n+} \, \ B^{n-} \, \ 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m}{>}{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A.$$a>$$
B.$${\bf a}={\bf c}+{\bf n}+{\bf m}$$
C.$${\bf a}={\bf b}+{\bf m}-{\bf n}$$
D.$$\mathrm{c > b > a}$$
1. 分析:
① pH试纸检验呈强酸性,说明溶液中有大量$$H^+$$,因此不能存在$$CO_3^{2-}$$、$$AlO_2^-$$(会与$$H^+$$反应)。
② 加入$$CCl_4$$和新制氯水后$$CCl_4$$层呈紫红色,说明有$$I^-$$被氧化为$$I_2$$,因此原溶液含有$$I^-$$。
③ 焰色反应无黄色,说明无$$Na^+$$。
④ 由于含有$$I^-$$,在强酸性条件下,$$NO_3^-$$会氧化$$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共存,即无$$NO_3^-$$。
⑤ $$Fe^{3+}$$在溶液中呈黄色(题中为无色溶液),因此无$$Fe^{3+}$$。
⑥ $$Al^{3+}$$在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存在。
⑦ $$NH_4^+$$在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存在。
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H^+$$、$$I^-$$、$$NH_4^+$$(可能)、$$Al^{3+}$$(可能)。
一定不含:$$Na^+$$、$$Fe^{3+}$$、$$CO_3^{2-}$$、$$AlO_2^-$$、$$NO_3^-$$。
选项分析:
A. 加入$$BaCl_2$$不一定产生白色沉淀(因为无$$SO_4^{2-}$$,且$$CO_3^{2-}$$已排除),正确。
B. 错误,因为$$NO_3^-$$已确定不存在。
C. $$NH_4NO_3$$与$$HI$$混合,但$$NO_3^-$$会氧化$$I^-$$,不能共存,错误。
D. 错误,因为$$Al^{3+}$$可能存在。
答案:A
3. 金属活泼性比较:
A. 最外层电子数少不一定更活泼(如Ca比Na活泼性差),错误。
B. 电子层数多不一定更活泼(如K比Rb活泼性差),错误。
C. 生成$$H_2$$的量与金属化合价有关,不能直接比较活泼性,错误。
D.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正确。
答案:D
4. 元素推断:
$$X$$原子半径短周期最大,为$$Na$$。
$$W$$、$$X$$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W$$原子序数小,则$$W$$为$$O$$($$O^{2-}$$与$$Na^+$$电子层结构相同)。
$$W$$与$$Y$$同族,$$Y$$原子序数大于$$Na$$,则$$Y$$为$$S$$。
$$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水溶液中性,且$$Z$$原子序数大于$$S$$,则$$Z$$为$$Cl$$($$NaCl$$水溶液中性)。
因此:$$W=O$$,$$X=Na$$,$$Y=S$$,$$Z=Cl$$。
A. 简单离子半径:$$Na^+ < O^{2-} < Cl^-$$?错误,实际$$O^{2-}$$ > $$Cl^-$$ > $$Na^+$$。
B. $$W$$与$$X$$形成的化合物如$$Na_2O$$、$$Na_2O_2$$溶于水呈碱性,正确。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_2O$$ > $$H_2S$$,即$$W>Y$$,错误。
D.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H_2SO_4$$ < $$HClO_4$$,即$$Y 答案:B
5. 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A > B > D > C$$(阳离子电荷越大,原子序数越大;阴离子电荷越小,原子序数越大)。
A. 原子序数错误。
B. 原子半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故$$C > D > B > A$$,错误。
C. 离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故$$C^{3-} > D^- > A^{2+} > B^+$$,正确。
D. 氧化性:核电荷数越大氧化性越强,故$$A^{2+} > B^+$$;还原性:核电荷数越小还原性越强,故$$C^{3-} > D^-$$,错误。
答案:C
6. 最外层8电子结构判断:
A. $$BeCl_2$$:Be最外层2电子,错误。
B. $$H_2S$$:H最外层2电子,错误。
C. 光气$$COCl_2$$:C与O、2个Cl形成共价键,C:4+4=8,O:6+2=8,Cl:7+1=8,正确。
D. $$PCl_5$$:P最外层10电子,错误。
答案:C
7. 元素推断:
$$X^{2-}$$与$$Y^+$$电子排布相同,则$$X$$在$$Y$$上一周期,且$$X$$为ⅥA族,$$Y$$为ⅠA族。
$$X$$、$$Z$$同主族,且$$Z$$原子序数大于$$Y$$,则$$X=O$$,$$Y=Na$$,$$Z=S$$。
$$Z$$、$$W$$同周期,$$W$$最外层电子数=$$X$$最外层电子数+$$Y$$最外层电子数=6+1=7,则$$W=Cl$$。
A. 原子半径:$$Na > S > O$$,正确。
B. $$X$$与$$Y$$:$$Na_2O$$、$$Na_2O_2$$;$$X$$与$$Z$$:$$SO_2$$、$$SO_3$$,正确。
C.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HClO_4 > H_2SO_4$$,正确。
D. H与$$X$$、$$Y$$、$$Z$$形成的化合物:$$H_2O$$中H为+1,$$NaH$$中H为-1,$$H_2S$$中H为+1,错误。
答案:D
8. 周期律判断:
A.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F^-$$与$$Ne$$),错误。
B. 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错误。
C. ⅢB到ⅡB为过渡金属,正确。
D.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可能是金属(如Sb、Bi),错误。
答案:C
9. 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关系:$$a > b > c$$(因为$$A^{n+}$$、$$B^{n-}$$、$$C^{m-}$$中,阳离子电荷越大原子序数越大,阴离子电荷越小原子序数越大)。
设离子电子数为$$x$$,则:
$$a = x + n$$
$$b = x - n$$
$$c = x - m$$
由于$$m > n$$,故$$c < b < a$$。
关系式:
$$a = x + n$$,$$b = x - n$$ ⇒ $$x = b + n$$ ⇒ $$a = b + 2n$$
又$$c = x - m = b + n - m$$ ⇒ $$b = c + m - n$$
代入得:$$a = c + m - n + 2n = c + m + n$$
因此正确选项为B:$$a = c + n + m$$。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