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旧教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化学用语综合判断,相对分(原)子质量及其计算,8电子结构的判断,二氧化碳,离子键的形成、概念,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根据进行相关计算,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根据进行相关计算,同位素的应用,电子式,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
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原子结构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原子结构知识点考前进阶自测题解析-山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2025-08-28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原子结构知识点考前进阶自测题解析-山西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0.0%
1、['相对分(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元素、核素、同位素', '根据进行相关计算', '同位素的应用',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1}}$$$$\mathrm{H. ~ H^{-}, ~ H^{+} ~}$$和$${{H}_{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B.$$4 0 \, \mathrm{C 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

C.$$\mathrm{1 7 g O H^{-}}$$与$$\mathrm{1 9 g H_{3} O^{+}}$$所含电子数相等

D.$$\mathrm{^{1 4} \, C}$$可以用于考古中推断生物体的存在年代

3、['初中化学衔接知识',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 '离子键的形成、概念',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电子式', '物质的聚集状态',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X}^{+}}$$ 含有离子键

B.$${{H}_{2}{O}}$$的电子式为$$\mathbf{H} : \mathrm{O} : \mathbf{H}$$

C.含有$${{Y}{−}}$$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D.$${{Z}}$$的沸点低于$${{H}_{2}{O}}$$的沸点

4、['对摩尔质量的考查',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以为中心的基本粒子的有关推算', '化学常用计量及综合应用', '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

正确率40.0%设$${{N}_{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常温常压下,$${{2}{2}{{.}{4}}{L}}$$氢气含有氢分子个数为$${{N}_{A}}$$

B.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水分子个数为$${{0}{.}{5}{{N}_{A}}}$$

C.$${{1}{L}}$$$$0. 3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N} \mathrm{a}_{2} \mathrm{S O}_{4}$$溶液中,含有$${{N}{{a}^{+}}}$$和$$\mathrm{S O_{4}^{2-}}$$总数为$${{0}{.}{6}{{N}_{A}}}$$

D.$${{1}{8}{g}}$$水含有电子数为$${{1}{0}{{N}_{A}}}$$

5、['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bf X}. {\bf Y}. {\bf Z}$$三种元素,已知$${{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4}{,}}$$而质子数总和为$${{2}{8}{,}}$$则三种元素为$${{(}{)}}$$

D

A.$$\mathrm{N. ~ P. ~ O}$$

B.$$\mathrm{N. ~ C. ~ S i}$$

C.$$\mathrm{B. ~ M g. ~ A l}$$

D.$$\mathrm{C. ~ N. ~ P}$$

6、['表示粒子构成的符号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原子的构成、发展史',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正确率60.0%下列微粒中与$${{O}{{H}^{−}}}$$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该微粒可能为$${{(}{)}}$$

A

A.$${{F}^{−}}$$

B.$$\mathrm{M g}^{2+}$$

C.$${{N}{{H}^{+}_{4}}}$$

D.$${{C}{{H}_{4}}}$$

7、['原子的构成、发展史',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正确率60.0%下列离子中,与$${{N}{{a}^{+}}}$$含有相同电子数的是(

A

A.$${{F}^{−}}$$

B.$${{C}{{l}^{−}}}$$

C.$${{B}{{r}^{−}}}$$

D.$${{I}^{−}}$$

8、['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旧教材)',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元素$${{X}}$$与元素$${{Z}}$$形成的化合物为原子晶体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_{X} > r_{Y} > r_{Z} > r_{W} > r_{Q}$$

C.$$\mathrm{Y^{2-}}$$和$$\mathrm{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9、['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共价化合物',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短周期主族元素$${\bf X. ~ Y. ~ Z. ~ 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在周期表中$${{Y}}$$位于$${Ⅱ{A}}$$族,$${{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W}}$$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原子半径:$$\mathbf{r} ( \mathbf{X} ) < \mathbf{r} ( \mathbf{Y} ) < \mathbf{r} ( \mathbf{Z} ) < \mathbf{r} ( \mathbf{W} )$$

B.元素$${{Y}{、}{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由$${{X}}$$与$${{Y}}$$两种元素组成的简单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10、['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常见“10电子”、“18电子”微粒',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mathrm{W. ~ X. ~ Y. ~ 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X}}$$和$${{Y}}$$同主族。$${{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的$${{3}}$$倍。下列有关$$\mathrm{W. ~ X. ~ Y. ~ Z}$$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均可与镁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B.均可与氢元素形成$${{1}{0}}$$电子的微粒

C.最高正价均与族序数相等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H$$、$$H^{-}$$、$$H^{+}$$和$$H_{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正确,均为氢元素的不同存在形式)

B. $$^{40}C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错误,相对原子质量是平均值,$$^{40}Ca$$的质量数为40)

C. $$17g\ OH^{-}$$与$$19g\ H_{3}O^{+}$$所含电子数相等(正确,均为10mol电子)

D. $$^{14}C$$可以用于考古中推断生物体的存在年代(正确,利用碳14测年法)

答案:B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含有离子键(无法判断,需具体元素)

B. $$H_{2}O$$的电子式为$$H:O:H$$(错误,水分子为极性共价键,电子式应为$$H:\overset{..}{\underset{..}{O}}:H$$)

C. 含有$$Y^{-}$$的溶液一定显碱性(错误,阴离子性质取决于对应酸的强弱)

D. $$Z$$的沸点低于$$H_{2}O$$的沸点(无法判断,需具体物质)

答案:B

4. 设$$N_{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2.4L氢气含有氢分子个数为$$N_{A}$$(错误,标准状况下才成立)

B. 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水分子个数为0.5$$N_{A}$$(错误,水在标准状况下为非气态)

C. 1L 0.3mol/L $$Na_{2}SO_{4}$$溶液中,含有$$Na^{+}$$和$$SO_{4}^{2-}$$总数为0.6$$N_{A}$$(正确,离子总浓度为0.9mol/L)

D. 18g水含有电子数为10$$N_{A}$$(错误,水分子有10个电子,但18g水为1mol,电子数应为10$$N_{A}$$)

答案:C

5. 设X、Y、Z三种元素,已知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4,质子数总和为28:

分析:设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b、c,则a+b+c=14

Y和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b=c

X和Y电子层数相同,说明同周期

验证选项:

A. N(7)、P(15)、O(8) 质子数和=30≠28

B. N(7)、C(6)、Si(14) 质子数和=27≠28

C. B(5)、Mg(12)、Al(13) 质子数和=30≠28

D. C(6)、N(7)、P(15) 质子数和=28,最外层电子数:4+5+5=14,符合条件

答案:D

6. 与$$OH^{-}$$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的微粒:

$$OH^{-}$$质子数=8+1=9,电子数=8+1+1=10

A. $$F^{-}$$:质子数9,电子数10(符合)

B. $$Mg^{2+}$$:质子数12,电子数10(质子数不同)

C. $$NH_{4}^{+}$$:质子数11,电子数10(质子数不同)

D. $$CH_{4}$$:质子数10,电子数10(质子数不同)

答案:A

7. 与$$Na^{+}$$含有相同电子数的离子:

$$Na^{+}$$电子数=11-1=10

A. $$F^{-}$$:电子数=9+1=10(符合)

B. $$Cl^{-}$$:电子数=17+1=18

C. $$Br^{-}$$:电子数=35+1=36

D. $$I^{-}$$:电子数=53+1=54

答案:A

8. 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

A. 元素X与元素Z形成的化合物为原子晶体(无法确定)

B.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_{X} > r_{Y} > r_{Z} > r_{W} > r_{Q}$$(需具体元素)

C. $$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需具体元素)

D.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需具体元素)

(此题缺少具体元素信息,无法准确判断)

9.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氮(N)

Y位于ⅡA族→镁(Mg)

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W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氟(F)

推得:X=N(7), Y=Mg(12), Z=Al(13), W=F(9)

验证:Mg最外层2e,Al最外层3e,和为5,等于F最外层电子数

A. 原子半径:r(N)<r(F)<r(Mg)<r(Al)(错误)

B. 元素Y、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Mg^{2+}$$和$$F^{-}$$均为10电子(正确)

C. 由X与Y两种元素组成的简单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Mg_{3}N_{2}$$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Al(OH)_{3}$$弱碱性,$$HNO_{3}$$强酸(错误)

答案:B、C

10.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氮(N)

X和Y同主族

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的3倍

设Y最低化合价为-a,则最高化合价为+3a

推得:W=N(7), X=O(8), Y=S(16), Z=Cl(17)

验证:S最高+6,最低-2,6=3×2成立

A. 均可与镁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Mg_{3}N_{2}$$、$$MgO$$、$$MgS$$、$$MgCl_{2}$$均为离子化合物(正确)

B. 均可与氢元素形成10电子的微粒:$$NH_{4}^{+}$$(10e)、$$H_{2}O$$(10e)、$$H_{2}S$$(18e)、$$HCl$$(18e)(错误)

C. 最高正价均与族序数相等:N最高+5(V族),O无最高正价,S最高+6(VI族),Cl最高+7(VII族)(错误)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NH_{3}$$>$$H_{2}O$$>$$H_{2}S$$>$$HCl$$(错误,应为$$H_{2}O$$>$$NH_{3}$$>$$HCl$$>$$H_{2}S$$)

答案:A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