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原子结构知识点回顾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西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025-08-27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原子结构知识点回顾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西藏自治区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能层、能级及其最多容纳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正确率60.0%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B

A.$${{8}}$$个

B.$${{1}{8}}$$个

C.$${{3}{2}}$$个

D.$$2 ( \mathrm{n}-1 )^{2}$$​个

3、['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正确率8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图$${{A}}$$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

B.图$${{B}}$$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

C.图$${{A}}$$中的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

D.图$${{B}}$$表明$${{1}{s}}$$电子云轮廓图呈圆形,有无数对称轴

4、['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正确率60.0%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几种(

D

A.$${{2}}$$

B.$${{3}}$$

C.$${{4}}$$

D.$${{5}}$$

5、['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

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C.$${{d}}$$的原子半径比$${{c}}$$的原子半径大

D.$${{b}}$$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6、['离子浓度的关系', '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配合物的形成',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盐类水解的应用',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bf X. ~ Y. ~ Z. ~ W}$$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Y}}$$能分别与$${{X}{、}{Z}}$$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的化合物,常温下$${{Y}{{X}_{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原子半径:$$Z < Y < W$$,而离子半径:$$W < Y < Z$$

B.$${{W}}$$的氯化物水溶液中滴加过量$${{N}{a}{Z}}$$饱和溶液,可生成$${{W}}$$的配合物用于冶金工业

C.由$${\bf X}. {\bf Y}. {\bf Z}$$组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该盐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

D.已知$${{Y}{{X}_{3}}}$$沸点远高于$${{Y}{{Z}_{3}}}$$,则$${{Y}{−}{X}}$$键的键能高于$${{Y}{−}{Z}}$$键

7、['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 '范德华力',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氢键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

B.$${{N}{{H}_{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最外层能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只有稀有气体的原子

D.常温下$$\mathrm{C l}_{2}, ~ \mathrm{B r}_{2}, ~ \mathrm{I}_{2}$$状态由气态到固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在逐渐增大

8、['电子云', '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原子轨道', '能层、能级及其最多容纳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正确率80.0%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4}{,}}$$则该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总数为

C

A.$${{8}}$$

B.$${{1}{7}}$$

C.$${{1}{8}}$$

D.$${{3}{4}}$$

9、['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方法', '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特点',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正确率40.0%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较为全面的是(

D

A.结构示意图

B.电子式

C.电子排布式

D.轨道表达式

10、['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元素的推断及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下:①$$\mathrm{l s^{2} 2 s^{2} 2 p^{6} 3 s^{2} 3 p^{4}}$$;②$$1 \mathrm{s}^{2} 2 \mathrm{s}^{2} 2 \mathrm{p}^{6} 3 \mathrm{s}^{2} 3 \mathrm{p}^{3}$$;③$$\mathrm{1 s^{2} 2 s^{2} 2 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错误的是$${{(}{)}}$$

D

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②$${{>}}$$①$${{>}}$$③

C.电负性:③$${{>}}$$①$${{>}}$$②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2、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

解析:根据电子层排布规则,第$$k$$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k^2$$。因此$$(n-1)$$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1)^2$$。

答案:D. $$2(n-1)^2$$个

3、关于电子云图的描述:

A. 图A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错误,小黑点表示电子出现的位置,不表示电子个数)

B. 图B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错误,电子云表示概率分布,在球体外也有出现可能)

C. 图A中的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正确)

D. 图B表明1s电子云轮廓图呈圆形,有无数对称轴(错误,1s电子云是球对称,有无数对称轴正确)

答案:C

4、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几种( )。

解析:

第一周期:H(1个未成对电子,符合)

第二周期:C(2个未成对电子,符合),O(2个未成对电子,符合)

第三周期:P(3个未成对电子,符合)

第四周期:Fe(4个未成对电子,符合)

共5种元素

答案:D. 5

5、根据元素周期表位置判断:

A. 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无法确定)

B.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无法确定)

C. d的原子半径比c的原子半径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d在c右边,半径应更小)

D. b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答案:D

6、X、Y、Z、W为短周期元素,X、W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Y与X、Z形成1:3化合物,常温下YX₃有刺激性气味。

推断:YX₃为NH₃,则Y为N,X为H;Y与Z形成1:3化合物,Z可能为Cl(NCl₃);W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可能为Be或Al。

A. 原子半径:Z(Cl) < Y(N) < W(Al),离子半径:W³⁺(Al³⁺) < Y³⁻(N³⁻) < Z⁻(Cl⁻)(正确)

B. W的氯化物为AlCl₃,与NaCl不形成配合物(错误)

C. 由H、N、Cl组成盐为NH₄Cl,溶液酸性,c(NH₄⁺) > c(Cl⁻)(错误,应为c(Cl⁻) > c(NH₄⁺))

D. NH₃沸点高于NCl₃是因为氢键,不是键能原因(错误)

答案:A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氢键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错误,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

B. NH₃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错误,稳定性指化学键强度,与氢键无关)

C. 最外层能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只有稀有气体的原子(错误,离子也能达到稳定结构)

D. 常温下Cl₂、Br₂、I₂状态由气态到固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在逐渐增大(正确)

答案:D

8、原子序数为34的元素是硒(Se),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10} 4p^4$$。

计算占据的原子轨道:

1s(1), 2s(1), 2p(3), 3s(1), 3p(3), 4s(1), 3d(5), 4p(3) 共18个轨道

答案:C. 18

9、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较为全面的是( )。

A. 结构示意图(只显示电子层排布)

B. 电子式(只显示最外层电子)

C. 电子排布式(显示能级和电子数)

D. 轨道表达式(显示每个轨道的电子自旋状态,最全面)

答案:D

10、三种元素电子排布:①$$1s^2 2s^2 2p^6 3s^2 3p^4$$(S),②$$1s^2 2s^2 2p^6 3s^2 3p^3$$(P),③$$1s^2 2s^2 2p^5$$(F)

A. 第一电离能:F > P > S(正确)

B. 原子半径:P > S > F(正确)

C. 电负性:F > S > P(正确)

D. 最高正化合价:S(+6) > P(+5) > F(0)(正确,F无正价)

答案:D错误,应为① > ② > ③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