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关于金属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与水反应时,比钠更剧烈
B.它的原子半径比钠的小
C.它是密度最小的碱金属
D.它可以做还原剂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鉴别',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A.碱性:$$L i O H < R b O H$$
B.溶解度:$$N a_{2} C O_{3} < N a H C O_{3}$$
C.还原性:$$H F > H_{2} O > N H_{3}$$
D.沸点:$$C_{2} \, H_{5} \, O H < C_{2} \, H_{5} \, S H$$
5、['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的保存、应用']正确率40.0%已知金属钾有如下性质:$${①}$$钾的密度比水小;$${②}$$钾的熔点低;$${③}$$钾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以上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
D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方法',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及应用', '金属单质的通性']正确率60.0%下列叙述能证明金属$${{A}}$$的金属性比金属$${{B}}$$强的是$${{(}{)}}$$
B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
B.常温下,$${{A}}$$能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C.等物质的量$${{A}}$$和$${{B}}$$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A}}$$比$${{B}}$$多
D.$${{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7、['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油脂的水解', '碳酸钠的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合金', '钠的保存、应用',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B.实验室常将钠保存在煤油或四氯化碳中
C.小苏打是培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D.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8、['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元素、核素、同位素',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降低
B.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C.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9、['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实验',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锂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锂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B.$${{L}{i}}$$的原子半径大于$${{N}{a}}$$
C.$${{L}{{i}^{+}}}$$最外层电子数与$${{N}{{a}^{+}}}$$相同
D.$${{L}{i}{O}{H}}$$的碱性比$${{N}{a}{O}{H}}$$弱
10、['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卤素单质的性质',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用途',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卤化物']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碱金属$${、}$$卤素结构和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①}$$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
$${②}$$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熔沸点依次降低,密度依次减小
$$\odot\mathrm{F. ~ C l. ~ B r. ~ I}$$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 \mathrm{~ L i. ~ N a. ~ K. ~ R b}$$ 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1}}$$ 。
$${④}$$ 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加热时生成氧化物 $${{R}}$$$${_{2}}$$ $${{O}}$$
$${⑤}$$ 根据同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推测 $${{A}{t}}$$ 与 $${{H}}$$$${_{2}}$$ 化合较难,砹化银也难溶于水。
C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关于金属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解析:锂的金属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锂原子半径比钠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锂是密度最小的碱金属(密度为0.534g/cm³)。锂常用作还原剂。因此A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
解析:A正确,碱金属氢氧化物碱性从上到下增强:$$LiOH < NaOH < KOH < RbOH$$。B错误,$$Na_2CO_3$$溶解度大于$$NaHCO_3$$。C错误,还原性:$$NH_3 > H_2O > HF$$(非金属性F>O>N,氢化物还原性相反)。D错误,乙醇分子间有氢键,沸点高于乙硫醇($$C_2H_5OH > C_2H_5SH$$)。
5、已知金属钾的性质,实验能证明(C)。
解析:钾浮在水面(证明①密度比水小);反应放热使钾熔成小球(证明②熔点低和③放热);溶液变红(证明④呈碱性)。但实验无法直接证明②熔点低(需已知熔点数据),只能通过熔化现象间接推测。因此最准确是①③④。
6、能证明金属A比B强的是(B)。
解析:A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不能决定金属性(如Na最外层1电子但金属性强于Al)。B正确,与水反应置换氢气的能力直接体现金属性强弱。C错误,比较金属性需用相同物质的量产生氢气速率,而非总量。D错误,电子层数多不一定金属性强(如Na电子层少于Rb但金属性弱)。
7、说法不正确的是(B)。
解析:A正确,钠钾合金用作核反应堆热交换剂。B错误,钠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中(密度小于钠,钠会浮起氧化),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C正确,小苏打($$NaHCO_3$$)是发酵粉成分。D正确,纯碱($$Na_2CO_3$$)水解呈碱性,可去油污。
8、说法正确的是(A)。
解析:A正确,碱金属单质熔点:Li>Na>K>Rb>Cs。B错误,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能不同(同位素)。C错误,H的族序数=周期序数=1,但为非金属。D错误,ⅦA族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如I⁻),对应最高价含氧酸(HIO₄)酸性越弱。
9、关于锂的说法正确的是(D)。
解析:A错误,锂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错误,Li原子半径小于Na。C错误,Li⁺最外层电子数为2(1s²),Na⁺最外层电子数为8(2s²2p⁶)。D正确,LiOH碱性弱于NaOH。
10、有关碱金属和卤素描述正确的是(C)。
解析:①正确,卤素单质熔沸点和密度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升高。②错误,碱金属密度总体增大(K例外略小于Na)。③正确,卤素最外层7电子,碱金属最外层1电子。④错误,碱金属与氧气反应产物不同(Li生成Li₂O,Na生成Na₂O₂,K生成KO₂)。⑤正确,At非金属性弱,与H₂化合难,AgAt难溶。因此①③⑤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