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碘具有$${{“}}$$智力元素$${{”}}$$之称。体内缺碘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智力损害。食用碘盐可以防止碘缺乏病。目前食盐加碘所加入的物质是$${{(}{)}}$$
C
A.$${{I}_{2}}$$
B.$${{K}{I}}$$
C.$${{K}{I}{{O}_{3}}}$$
D.$${{N}{a}{I}}$$
3、['根据正确率60.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_{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mathrm{1 \, L \, 1 \, m o l / L N a_{2} S O_{4}}$$溶液含有氧原子数大于$${{4}{{N}_{A}}}$$
B.$${{1}{m}{o}{l}}$$氢气和氦气的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为$${{2}{{N}_{A}}}$$
C.标准状况下,$$\mathrm{2. 2 4 ~ L ~ H F}$$中所含质子数目为$${{N}_{A}}$$
D.$${{1}{8}{g}}$$由$${{D}_{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_{A}}}$$
4、['氧化铁', '化学与STSE', '次氯酸的性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卤化物']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B.去除铁锈可用适量的稀盐酸
C.石墨可用作绝缘体材料
D.$${{A}{g}{I}}$$可用于人工降雨
5、['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氯化氢、盐酸',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卤素单质的性质',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卤化物',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铁离子、铁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正确率40.0%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以下反应:$$\odot2 K M n O_{4}+1 6 H C l=2 K C l+2 M n C l_{2}+5 C l_{2} \uparrow+8 H_{2} O \S\, \, 2 F e^{2+}+B r_{2}=2 F e^{3+}+2 B r^{-+}$$$$\mathrm{\oplus2 B r^{-}+C l_{2}=2 C l^{-}+B r_{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 e^{3+} < B r_{2} < C l_{2} < K M n O_{4}$$
B.$${{F}{e}}$$元素在反应$${②}$$中被氧化,所以$$\mathrm{F e}^{2+}$$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C.$${{B}{r}}$$元素在反应$${②}$$中被还原,在$${③}$$中被氧化
D.常温下反应$${{2}}$$$$\mathrm{F e}^{2+}+\mathrm{C l}_{2}=2$$$$\mathrm{F e}^{3+}+2$$$${{C}{{l}^{−}}}$$可以自发进行
6、['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硝酸的强氧化性', '催化剂、反应历程',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 '卤化物', '硫酸的性质', '无机物的性质实验',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二氧化硫的性质',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物理方法', '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亚铁离子、亚铁盐',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淀粉水解及其产物实验探究']正确率40.0%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 $${{F}{e}{C}{{l}_{2}}}$$ 溶液加入适量 $${{N}{{a}_{2}}{{O}_{2}}}$$ 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F}{e}{C}{{l}_{2}}}$$ 部分变质 |
$${{B}}$$ | 向 $${{N}{a}{B}{r}}$$ 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和苯,振荡 $${、}$$ 静置 | 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 $${{B}{{r}^{−}}}$$ 还原性强于 $${{C}{{l}^{−}}}$$ |
$${{C}}$$ | 将 $${{S}{{O}_{2}}}$$ 通入 $${{B}{a}{C}{{l}_{2}}}$$ 溶液中,然后滴入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白色沉淀为 $${{B}{a}{S}{{O}_{3}}}$$ ,然后转化为 $${{B}{a}{S}{{O}_{4}}}$$ |
$${{D}}$$ | 将稀硫酸滴入淀粉溶液中并加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的 $$\bf C u \langle\mathrm{O H} \rangle_{\lambda}$$ 悬浊液并加热 |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淀粉未水解 |
B
A.$${{A}}$$
B.$${{B}}$$
C.$${{C}}$$
D.$${{D}}$$
8、['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卤素单质的性质',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卤化物']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卤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卤族元素从$${{F}}$$到$${{I}{,}{H}{X}}$$水溶液酸性增强
B.卤族元素从$${{C}{l}}$$到$${{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减弱
C.卤族元素的最低负价均为$${{−}{1}}$$,最高正价均为$${{+}{7}}$$
D.卤素单质从$${{F}_{2}}$$到$${{I}_{2}}$$,颜色加深,熔沸点升高
10、['卤素单质的性质', '卤化物']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卤素单质与氢气都能反应,反应产物是卤化氢$$( \mathrm{X_{2}}+\mathrm{H_{2}}=2 \mathrm{H X} )$$,这是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但其反应条件不同,从“黑暗中即可剧烈爆炸”$${{→}}$$“不断加热才能缓慢反应”,这是其性质的递变性。其性质相似性的原因是$${{(}{)}}$$
A
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都是双原子分子
C.电子层数不同
D.卤化氢中卤素都是$${{−}{1}}$$价
1. 解析:食盐加碘通常使用稳定性较好的碘酸钾$$KIO_3$$,因为碘化钾$$KI$$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
答案:C
3. 解析:
A. 正确,1 L 1 mol/L $$Na_2SO_4$$溶液含4 mol氧原子,但水分子还提供额外氧原子
B. 错误,氢气为双原子分子,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 mol混合气体原子数不确定
C. 错误,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
D. 错误,$$D_2O$$相对分子质量为20,18 g含电子数:$$\frac{{18}}{{20}} \times 10 = 9N_A$$
答案:A
4. 解析:石墨是良导体,不能用作绝缘材料。
答案:C
5. 解析:
A. 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
B. 错误,$$Fe^{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C. 正确,反应②中Br被还原,反应③中Br被氧化
D. 正确,根据反应③和氧化性强弱可推断
答案:B
6. 解析:
A. 现象正确但结论错误,$$Na_2O_2$$会氧化$$Fe^{2+}$$
B. 正确,说明$$Br^-$$被氧化为$$Br_2$$,证明还原性$$Br^- > Cl^-$$
C. 错误,$$SO_2$$与$$BaCl_2$$不反应,硝酸会将$$SO_3^{2-}$$氧化为$$SO_4^{2-}$$
D. 错误,稀硫酸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答案:B
8. 解析:氟元素没有最高正价+7,其最高价为0价。
答案:C
10. 解析: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电子。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