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相关推算,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氯离子的检验,硝酸的其他性质,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四氧化三铁,化学与STSE,铁离子、铁盐,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常见的金属材料,原电池的构成,硫化氢、硫化物,氧化亚铁" />
格物学 化学基本原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卤化物-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知识点考前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北京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4.0%

2025-08-11
卤化物-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知识点考前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北京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4.0%
1、['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离子反应在物质组成分析、鉴定的应用',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铁',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铁离子、铁盐', '铜', '卤化物']

正确率60.0%能与$$\mathrm{F e}^{3+}$$反应,且能证明$$\mathrm{F e}^{3+}$$具有氧化性的是(

B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⑦}}$$

2、['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化学与STSE', '氯的含氧酸盐', '氧化亚铁', '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 '卤化物']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C

A.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mathrm{N a C l O}$$溶液用于漂白纺织物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

D.$${{A}{g}{I}}$$用于人工降雨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卤素单质的性质',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 '卤化物']

正确率40.0%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B

A.$$\mathrm{H C l. ~ H B r. ~ H 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mathrm{C l} ~ \mathrm{,} ~ \mathrm{B r} ~ \mathrm{,} ~ \mathrm{I} ~ \mathrm{} ~$$的半径依次减小

C.$$\mathrm{H C l. ~ H B r. ~ H I}$$的水溶液的酸性依次增强

D.$$\mathrm{C l} ~ \mathrm{,} ~ \mathrm{B r} ~ \mathrm{,} ~ \mathrm{I} ~ \mathrm{}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4、['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简单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原电池工作原理',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原电池的构成', '硫化氢、硫化物', '电化学腐蚀的种类和原理', '盐类水解的应用', '卤化物']

正确率60.0%下列解释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 O_{3}^{2-}+H_{2} O \rightleftharpoons H C O_{3}^{-}+O H^{-}$$

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 e-3 e^{-}=F e^{3+}$$

C.以$${{N}{{a}_{2}}{S}}$$为沉淀剂,除去溶液中的$$\mathrm{C u^{2+} \colon C u^{2+}+S^{2-}=C u S \downarrow}$$

D.向$${{K}{I}}$$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淀粉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变蓝:$$4 H^{+}+4 I^{-}+O_{2}=2 I_{2}+2 H_{2} O$$

5、['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卤素单质的性质',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卤化物']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
$${②}$$溴水溶有少量氯气,可以加入溴化钠在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
$${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
$${④}$$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氟化氢和氧气生成
$${⑤}$$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C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

6、['氯离子的检验', '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亚铁离子、亚铁盐', '卤化物']

正确率60.0%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odot K O H. \ \odot A g N O_{3}, \ \oplus N a H C O_{3}, \ \oplus F e C l_{2}, \ \oplus N a I$$,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A

A.全部

B.$${②{④}{⑤}}$$

C.$${②{⑤}}$$

D.$${④}$$

7、['C、Si的化学性质', '硝酸的其他性质',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硝酸的强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氧化铜', '铜', '卤化物']

正确率60.0%下列物质与硝酸反应时,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

D

A.$${{C}{u}{O}}$$与稀硝酸反应

B.$${{C}}$$与浓硝酸反应

C.$${{H}{B}{r}}$$与浓硝酸反应

D.$${{C}{u}}$$与稀硝酸反应

8、['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及配平',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的相关推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硝酸的强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卤素单质的性质', '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卤化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一氧化氮', '铁离子、铁盐',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亚铁离子、亚铁盐']

正确率40.0%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oplus~ F e^{3+} \to F e^{2+} ; ~ \oplus~ N O_{3}^{-} \to N O ; ~ \otimes~ M n O_{4}^{-} \to M n^{2+}$$.如果获得等物质的量的$${{I}_{2}}$$,则消耗$$\mathrm{F e^{3+}, \ N O_{3}^{-}, \ M n O_{4}^{-}}$$的物质的量,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是(

B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9、['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氧化铁',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合金', '二氧化硫的性质', '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物质的俗名', '常见的金属材料',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卤化物']

正确率40.0%下列物质性质或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C

A.合金具有优良性能,可用于制造新型金属材料

B.氧化铁俗称铁红,可用作红色油漆和外墙涂料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常用来漂白食品

D.$${{H}{F}}$$与$${{S}{i}{{O}_{2}}}$$的反应可用作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10、['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及性质',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卤化物']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的是$${{(}{)}}$$

D

A.卤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

B.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I}{A}}$$族

C.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依次降低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一定等于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1. 解析:题目要求选择能与$$Fe^{3+}$$反应且证明其氧化性的选项。$$Fe^{3+}$$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还原性物质如$$I^-$$、$$S^{2-}$$等。选项中$$②$$($$KI$$)、$$④$$($$H_2S$$)、$$⑤$$($$Cu$$)均可被$$Fe^{3+}$$氧化,因此正确答案是B。

2. 解析:选项C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_2$$),而非单质硅。其他选项均合理:A($$Fe_2O_3$$作红色颜料)、B($$NaClO$$漂白)、D($$AgI$$用于人工降雨)。

3. 解析:选项B错误,卤素原子半径从$$Cl$$到$$I$$依次增大。其他选项正确:A(氢化物热稳定性减弱)、C(氢卤酸酸性增强)、D(卤素离子还原性增强)。

4. 解析:选项B错误,钢铁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为$$Fe - 2e^- = Fe^{2+}$$,而非$$Fe^{3+}$$。其他选项均正确:A($$CO_3^{2-}$$水解显碱性)、C($$Cu^{2+}$$与$$S^{2-}$$生成沉淀)、D($$I^-$$被氧气氧化)。

5. 解析:选项C正确。分析各叙述:①错误(氟化钾最难被氧化);②正确(加$$NaBr$$置换$$Cl_2$$);③错误($$AgI$$也有感光性);④正确($$F_2$$与$$NaCl$$溶液反应生成$$HF$$和$$O_2$$);⑤正确($$Cl_2$$与$$H_2O$$反应中水既非氧化剂也非还原剂)。

6. 解析:选项A正确。氯气会与以下物质反应:①$$KOH$$(生成$$KCl$$和$$KClO$$);②$$AgNO_3$$(生成$$AgCl$$沉淀);③$$NaHCO_3$$(生成$$CO_2$$);④$$FeCl_2$$(氧化为$$FeCl_3$$);⑤$$NaI$$(氧化为$$I_2$$)。

7. 解析:选项D正确。$$Cu$$与稀$$HNO_3$$反应生成$$Cu(NO_3)_2$$(显酸性)和$$NO$$(显氧化性)。其他选项:A(仅显酸性)、B和C(仅显氧化性)。

8. 解析:选项B正确。根据电子得失计算:氧化1 mol $$I^-$$需$$Fe^{3+}$$ 1 mol、$$NO_3^-$$ 2 mol、$$MnO_4^-$$ 0.2 mol,因此物质的量从少到多为$$③②①$$。

9. 解析:选项C错误。$$SO_2$$有毒,不可用于食品漂白。其他选项合理:A(合金应用)、B($$Fe_2O_3$$作颜料)、D($$HF$$刻蚀玻璃)。

10. 解析:选项D错误。最高正价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如$$O$$无+6价)。其他选项正确:A(卤化氢酸性增强)、B(116号元素为第ⅥA族)、C(碱金属熔沸点降低)。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