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甘肃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025-08-23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甘肃省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1、['石油的分馏', '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煤的气化',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煤的液化', '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 '煤的综合利用']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C.煤的间接液化可以合成甲醇等液体燃料

D.对原煤进行脱硫,可减少燃煤时产生的$${{S}{{O}_{2}}}$$

2、['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化学与STSE', '二氧化硫的性质', '氨水的组成及性质', '酸雨及防治',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水体污染及污水处理方法',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

正确率60.0%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B.用氯气处理水中的$$\mathrm{C u^{2+}, ~ H g^{2+}}$$等重金属离子

C.汽车尾气中$${{N}{O}}$$ $${_{x}}$$的催化转化是防止酸雨产生的措施

D.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_{2}}{,}}$$氧化吸收液可得到副产品硫酸铵

3、['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绿色化学', '化学与STSE', '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mathrm{C O, \ N O, \ N O_{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焦炭炼铁$${、}$$发酵粉烘焙糕点均会产生温室气体

C.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减少农药的残余量

D.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4、['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新能源的开发', '化学与STSE', '氮的固定',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防止或减少酸雨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D

A.对燃煤及燃煤烟气进行脱硫

B.推广天然气$${、}$$甲醇等作为汽车的燃料

C.对含$${{S}{O}}$$$${_{2}{、}{{N}{O}}}$$$${_{2}}$$的废气处理后再排空

D.人工收集大气雷电产生的氮的氧化物

5、['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正确率60.0%汽车尾气排气管上装有一个催化转化装置,该装置中发生如下反应$$2 N O+2 C O=N_{2}+2 C O_{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该反应中$${{N}{O}}$$中$${{N}}$$元素是被还原

B.该反应中$${{C}{O}}$$是还原剂

C.该装置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D.$$\mathrm{1 m o l N O}$$发生反应时有$${{4}{m}{o}{l}}$$电子转移

6、['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化学与STSE', '金属的防护',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

正确率40.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硅胶

B.氯水和食盐水消毒杀菌的原理相同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7、['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铁',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基本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 '绿色化学', '化学与STSE',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正确率60.0%化学与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8、['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绿色化学', '化学与“三废”',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问题']

正确率80.0%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

B

A.氮气

B.氮氧化物

C.水蒸气

D.氧气

9、['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二氧化硫的性质', '酸雨及防治',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S}{{O}_{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S}{{O}_{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_{2}}}$$具有漂白性

B.$${{S}{{O}_{2}}}$$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S}{{O}_{3}}}$$

C.$${{S}{{O}_{2}}}$$通入$${{N}{{a}_{2}}{S}{{O}_{3}}}$$或$$\mathrm{N a H C O_{3}}$$溶液中均能发生反应

D.$${{S}{{O}_{2}}}$$是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

10、['绿色化学', '天然气的组成和综合利用',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水体污染及污水处理方法']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环保建议中,你认为不能采纳的是$${{(}{)}}$$

B

A.开发$${、}$$使用新能源

B.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和柴油作发动机燃料

D.禁止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1. 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解析: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利用沸点差异分离组分;裂化是化学变化,将大分子裂解为小分子。因此A不正确。

答案:A

2.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 Hg^{2+}$$等重金属离子

解析:氯气用于消毒,不能有效沉淀或去除重金属离子;处理重金属通常用沉淀法(如加硫化物)或离子交换法。

答案:B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 NO, NO_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解析:N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O2,不能稳定存在;CO和NO2相对稳定。

答案:A

4. 下列有关防止或减少酸雨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D. 人工收集大气雷电产生的氮的氧化物

解析:雷电产生的NOx分布广、浓度低,收集技术不可行且成本极高;其他选项均为有效防治措施。

答案:D

5. 汽车尾气排气管上装有一个催化转化装置,发生反应$$2NO + 2CO = N_2 + 2CO_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1 mol NO$$发生反应时有$$4 mol$$电子转移

解析:NO中N从+2价降至0价,每mol NO得2mol电子;1mol NO反应转移2mol电子,而非4mol(4mol是2mol NO的转移量)。

答案:D

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解析:A错误(硅胶吸湿,防氧化应放铁粉);B错误(氯水氧化杀菌,盐水无此效);D错误(生石灰固硫减酸雨,但不减温室气体CO2)。

答案:C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解析:绿色化学核心是从源头防止污染,而非末端治理;其他选项正确。

答案:B

8.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

B. 氮氧化物

解析:内燃机高温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x,是主要污染物之一。

答案:B

9. 下列关于$$SO_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SO_2$$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SO_3$$

解析:$$SO_2$$需催化剂(如V2O5)或高温才能氧化为$$SO_3$$,空气中不易自发发生。

答案:B

10. 下列环保建议中,你认为不能采纳的是。

B. 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解析:填埋会导致重金属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应专业回收处理(如提取有用物质或安全固化)。

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