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有机化合物烷烃

温室效应-烷烃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北京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2025-08-17
温室效应-烷烃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北京市等高中化学,平均正确率52.0%
1、['温室效应',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有机高分子',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正确率60.0%化学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svg异常

B.$${{2}{0}{1}{9}}$$世界能源大会把核能作为含碳能源的重要替代品,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D}{A}{C}}$$法能够实现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该法可缓解全球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

D.以纯净物聚丙烯为原料生产的熔喷布口罩,在“新冠肺炎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低碳经济', '温室效应', '醇的燃烧', '化学与STSE',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B.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雾霾的发生

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属于新能源

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3、['温室效应',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原电池的构成', '化学与STSE',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电化学腐蚀的种类和原理',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正确率60.0%化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较易被腐蚀

B.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4、['蛋白质的组成、结构', '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对物质分类的考查', '化学与STSE', '淀粉、纤维素', '合成纤维的应用',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蛋白质的存在、用途', '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 '盐类水解的应用']

正确率40.0%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

C.古代明矾除铜绿和现代焊接氯化铵除铁锈都利用了溶液显碱性的特性

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和汽车限行都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

5、['化学反应条件', '温室效应',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焓的变化示意图',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化学与STSE', '根据总能量计算反应热', '化学反应的实质',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E}_{1}{−}{{E}_{2}}}$$为生成$$\mathrm{1 m o l \, H_{2} O ( g )}$$释放出的热量

B.$${{E}_{3}{−}{{E}_{1}}}$$为生成$$\mathrm{1 m o l \, C H_{3} O H ( g )}$$释放出的热量

C.该反应放热,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进行

D.该反应实现了变废为宝,且能有效地控制温室效应

6、['低碳经济', '温室效应', '新能源的开发', '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绿色化学', '化学与STSE',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正确率40.0%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D

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C.使用可降解塑料或布质购物袋

D.加大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提高粮食产量

7、['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酸雨及防治',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正确率60.0%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过度排放的物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A.雾霾$${{−}{−}{C}{O}}$$

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

C.酸雨$${{−}{−}{S}{{O}_{2}}}$$

D.温室效应$${{−}{−}{C}{{O}_{2}}}$$

8、['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绿色化学', '水体污染及污水处理方法',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正确率40.0%随后,婷婷与爸妈探讨环境保护话题,下列对环境产生污染的行为是(

D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收集废旧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理

C.减少$${{S}{{O}_{2}}}$$和$${{C}{{O}_{2}}}$$排放

D.广泛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9、['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酸雨及防治', '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及方法']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错误的是$${{(}{)}}$$

A

A.$$\mathrm{C O_{2} \, \cdot\, S O_{2} \, \cdot\, N_{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C.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D.大量焚烧田间秸秆会污染空气

10、['温室效应', '绿色化学', '化学与“三废”']

正确率60.0%$${{2}{0}{1}{7}}$$年$${{4}}$$月$${{1}{1}}$$日至$${{1}{2}}$$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1}{7}}$$年节能降碳工作座谈及技术交流会在胜利油田烟台培训中心召开,会议要求,各单位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节能减排一体化优势,切实做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工作。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C

A.$${{N}_{2}}$$

B.$${{H}_{2}}$$

C.$${{C}{{O}_{2}}}$$

D.$${{O}_{2}}$$

1. 解析:

A选项:SVG异常,无具体内容,无法判断。

B选项:核电站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不是化学能,错误。

C选项:$${DAC}$$法(直接空气捕获)确实可以从空气中捕获$${CO_2}$$,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正确。

D选项:熔喷布口罩主要原料是聚丙烯,但聚丙烯是混合物而非纯净物,错误。

正确答案:C

2. 解析:

A选项:乙醇燃烧会产生$${CO_2}$$,属于温室气体,错误。

B选项: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从而减少雾霾,正确。

C选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属于新能源,正确。

D选项: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正确。

正确答案:A

3. 解析:

A选项:钢管与铜管堆放时形成原电池,钢管(铁)更活泼易被腐蚀,正确。

B选项:植物纤维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正确。

C选项:$${CaO}$$可减少酸雨(与$${SO_2}$$反应),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CO_2}$$)排放,错误。

D选项:锗($${Ge}$$)单晶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太阳能电池,正确。

正确答案:C

4. 解析:

A选项:人造纤维可能含合成纤维(如涤纶),不一定是纤维素,错误。

B选项:硅胶多孔吸水,常用作干燥剂,正确。

C选项:明矾除铜绿利用其酸性,氯化铵除铁锈利用其酸性,均非碱性,错误。

D选项:汽车限行主要为减少尾气污染,与温室效应关系不大,错误。

正确答案:B

5. 解析:

题目描述不完整(SVG异常),但根据选项推断为$${CO_2}$$转化反应:

A选项:$${E_1-E_2}$$应为吸收的热量,错误。

B选项:$${E_3-E_1}$$为生成$${1\ \text{mol}\ CH_3OH(g)}$$释放的热量,正确。

C选项:反应放热但需催化剂,不一定常温进行,错误。

D选项:$${CO_2}$$转化可减缓温室效应,正确。

正确答案:B、D(可能多选)

6. 解析:

D选项:农药和化肥过度使用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生活主题。

其他选项均为节能减排措施。

正确答案:D

7. 解析:

A选项:雾霾主要与颗粒物(PM2.5)和$${SO_2}$$、$${NO_x}$$有关,$${CO}$$非主要原因,错误。

B、C、D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正确答案:A

8. 解析:

D选项:不可降解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对环境有害。

其他选项均为环保行为。

正确答案:D

9. 解析:

A选项:$${N_2}$$不是温室气体,错误。

B、C、D选项描述正确。

正确答案:A

10. 解析:

温室气体包括$${CO_2}$$、$${CH_4}$$、$${N_2O}$$等,$${N_2}$$、$${H_2}$$、$${O_2}$$不是。

正确答案:C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