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 $${{M}{{g}_{2}}{S}{i}}$$ | 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有火苗 | $${{M}{{g}_{2}}{S}{i}}$$ 水解生成 $$\mathrm{M g ( O H )_{2}}$$ 和 $${{S}{i}{{H}_{4}}}$$ |
$${{B}}$$ | 向添有 $${{K}{I}{{O}_{3}}}$$ 的食盐中加入淀粉溶液 $${、}$$ 稀盐酸及 $${{K}{I}}$$ | 溶液变蓝色 | 氧化性: $${{I}{{O}^{−}_{3}}{>}{{I}_{2}}}$$ |
$${{C}}$$ | 向装有经过硫酸处理的 $${{C}{r}{{O}_{3}}{(}}$$ 桔红色 $${{)}}$$ 的硅胶导管中吹入乙醇蒸气 | 固体逐渐由桔红色变为浅绿色 $$( \mathrm{C r^{3+}} )$$ | 乙醇具有还原性 |
$${{D}}$$ | 向稀氨水和酚酞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 $${{A}{{g}_{2}}{O}{,}}$$ 振荡 | 溶液由浅红色变为红色 | $${{A}{{g}_{2}}{O}}$$ 是强碱 |
D
A.$${{A}}$$
B.$${{B}}$$
C.$${{C}}$$
D.$${{D}}$$
3、['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乙醇的其他氧化反应', '化学与STSE', '氯的含氧酸盐', '金属的防护']正确率60.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将$${{“}{{8}{4}}{”}}$$消毒液与$${{7}{5}{\%}}$$酒精$${{1}{:}{1}}$$混合,消毒效果更好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用含有橙红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的是乙醇的还原性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采用的是牺牲阳极保护法
4、['油脂的水解', '乙醇的其他氧化反应', '油脂的性质', '乙醛的其他反应',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化学与STSE', '取代反应', '皂化反应']正确率40.0%下列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用汽油清洗油污$${②}$$乙醇氧化制乙醛$${③}$$油脂的皂化反应$${④}$$油脂的酸性水解
A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5、['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乙醇的其他氧化反应', '硅酸、原硅酸', '电解质、非电解质', '盐类水解的应用']正确率60.0%物质应用与其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硅胶可防止食物受潮是由于其具有吸水性
B.葡萄糖用于医疗输液是因为它属于强电解质
C.$${{N}{{a}_{2}}{C}{{O}_{3}}}$$可用作食用碱,因为$${{N}{{a}_{2}}{C}{{O}_{3}}}$$的水溶液显碱性
D.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查酒驾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6、['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乙醇的其他氧化反应', '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均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苯滴加到溴水中振荡 | 溴水褪色 | 苯与溴水发生反应 |
$${{B}}$$ | 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硅酸钠溶液的烧杯中 | 烧杯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 非金属性: $$S > C > S i$$ |
$${{C}}$$ |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乙醇,振荡 | 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 乙醇具有氧化性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无银镜产生 | 淀粉没有水解 |
B
A.$${{A}}$$
B.$${{B}}$$
C.$${{C}}$$
D.$${{D}}$$
8、['乙醇的消去反应', '乙醇的其他氧化反应',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正确率60.0%下列对乙醇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醇有氧化性
B.乙醇与钠反应可以生成氢气,故乙醇显酸性
C.乙醇结构牛有$${{−}{O}{H}}$$,故乙醇溶于水可电离出$${{O}{{H}^{−}}}$$而显碱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故乙醇羟基上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
10、['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乙醇的其他氧化反应', '葡萄糖的检验', '淀粉、纤维素的水解', '淀粉与碘的反应',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蔗糖、麦芽糖的水解反应', '淀粉水解及其产物实验探究']正确率40.0%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 | 溶液变蓝 |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
$${{B}}$$ | 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 $$( \mathrm{K_{2} C r_{2} O_{7}} )$$ 溶液混合 |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 乙醇具有还原性 |
$${{C}}$$ | 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未出现银镜 | 水解的产物为非还原糖 |
$${{D}}$$ | 将新制 $$\mathrm{C u ( O H )_{2}}$$ 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 产生红色沉淀 $$( \mathrm{C u_{2} O )}$$ | 葡萄糖具有氧化性 |
B
A.$${{A}}$$
B.$${{B}}$$
C.$${{C}}$$
D.$${{D}}$$
2、分析各选项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匹配性:
A. $$Mg_2Si$$ 加水产生白色沉淀和火苗,符合水解生成 $$Mg(OH)_2$$ 和 $$SiH_4$$(自燃)的结论,能推出。
B. $$KIO_3$$ 在酸性条件下与 $$KI$$ 反应生成 $$I_2$$($$IO_3^- + 5I^- + 6H^+ \to 3I_2 + 3H_2O$$),淀粉变蓝证明 $$I_2$$ 生成,但结论应为氧化性:$$IO_3^- > I_2$$(正确),能推出。
C. $$CrO_3$$(桔红色,+6价)被乙醇还原为 $$Cr^{3+}$$(浅绿色),证明乙醇有还原性,能推出。
D. 稀氨水(弱碱)加酚酞呈浅红色,加入 $$Ag_2O$$ 后变深红色,是因 $$Ag_2O$$ 与氨水反应生成 $$[Ag(NH_3)_2]OH$$(强碱性),但 $$Ag_2O$$ 本身不是强碱(难溶于水,碱性弱),结论错误,不能推出。
答案:D
3、分析化学与生活的说法:
A. "84"消毒液(含 $$NaClO$$)与酒精混合可能产生有毒 $$Cl_2$$ 或降低消毒效果,错误。
B. 雾霾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正确。
C. 酸性重铬酸钾(橙色)被乙醇还原为 $$Cr^{3+}$$(绿色),用于酒驾检测,正确。
D. 镁棒比铁活泼,作为牺牲阳极保护电热水器内胆,正确。
答案:A
4、判断取代反应:
① 用汽油清洗油污:溶解过程(物理变化),非取代反应。
② 乙醇氧化制乙醛:氧化反应(去氢),非取代反应。
③ 油脂皂化:酯的水解(取代反应)。
④ 油脂酸性水解:酯的水解(取代反应)。
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②。
答案:A
5、分析物质应用与性质:
A. 硅胶多孔吸水,作干燥剂,正确。
B. 葡萄糖是非电解质,用于输液是因提供能量,非强电解质,错误。
C. $$Na_2CO_3$$ 水解显碱性,作食用碱,正确。
D.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乙醇,利用其强氧化性,正确。
答案:B
6、分析实验操作与结论:
A. 苯使溴水褪色是萃取(物理变化),非化学反应,结论错误。
B. 稀硫酸与 $$Na_2CO_3$$ 生成 $$CO_2$$,通入 $$Na_2SiO_3$$ 产生 $$H_2SiO_3$$ 沉淀,证明酸性:$$H_2SO_4 > H_2CO_3 > H_2SiO_3$$,从而非金属性:$$S > C > Si$$,正确。
C. 乙醇使酸性 $$KMnO_4$$ 褪色,是因乙醇被氧化(还原性),结论错误。
D. 淀粉水解后加银氨溶液无银镜,可能未加碱中和 $$H_2SO_4$$(银氨反应需碱性环境),不能证明未水解,结论错误。
答案:B
8、分析乙醇结构与性质:
A. 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如燃烧、催化氧化),是被氧化,体现还原性,非氧化性,错误。
B.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但乙醇不显酸性(不能使指示剂变色),错误。
C. 乙醇有 $$-OH$$,但为非电解质,不电离出 $$OH^-$$,不显碱性,错误。
D. 乙醇与钠反应比水缓慢,说明乙醇羟基氢不如水羟基氢活泼,正确。
答案:D
10、分析实验结论:
A. 淀粉水解液加碘水变蓝,说明淀粉未完全水解,但可能部分水解,结论错误。
B. 乙醇使酸性 $$K_2Cr_2O_7$$(橙色)变为绿色($$Cr^{3+}$$),证明乙醇被氧化,有还原性,正确。
C. 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均还原糖),未出现银镜可能因未加碱中和酸性,结论错误。
D. 葡萄糖与新制 $$Cu(OH)_2$$ 反应生成 $$Cu_2O$$ 红色沉淀,是因葡萄糖还原 $$Cu^{2+}$$,体现还原性,非氧化性,结论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