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光导纤维和计算机芯片的材料都是二氧化硅
B.蛋白质只含$$\mathrm{C. ~ H. ~ O. ~ N}$$四种元素
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液封$${{”}}$$
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溴乙烷',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原理', '乙烯的氧化反应', '含碳碳双键物质的性质',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率40.0%下列方法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方法及操作 |
$${①}$$ |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
$${②}$$ | 证明 $$\mathrm{C H_{2}}=\mathrm{C H C H_{2} O H}$$ 中含有碳碳双键 | 滴入 $${{K}{M}{n}{{O}_{4}}}$$ 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
$${③}$$ |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 将少量溴乙烷与 $${{N}{a}{O}{H}}$$ 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溶液中加稀 $${{H}{N}{{O}_{3}}}$$ 酸化,再滴加 $${{A}{g}{N}{{O}_{3}}}$$ 溶液 |
D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4、['无机物的分离、提纯',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乙烯的氧化反应', '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对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考查']正确率40.0%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A.除去$${{N}_{2}}$$中混有的少量$${{O}_{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乙烯中混有$${{S}{{O}_{2}}}$$通过足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气,以得到纯净的乙烯
C.除去乙醇中的水分,加入足量金属钠,蒸馏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C}{a}{C}{{l}_{2}}}$$,加入适量$${{N}{{a}_{2}}{C}{{O}_{3}}}$$溶液过滤
6、['苯的物理性质', '乙醛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氧化反应', '乙酸的结构、物理性质']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不相同
B.苯与浓溴水萃取后的上层液体可以用来做取代反应实验
C.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D.相同质量的乙酸和葡萄糖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不相同
8、['同系物', '醇的物理性质', '醇与强氧化剂的氧化反应',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 '缩合聚合反应', '乙烯的氧化反应', '加成聚合反应']正确率60.0%聚乙二醇和丙二醇可用于滴眼液以暂时缓解眼睛干涩引起的灼热和刺痛症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乙二醇与丙二醇互为同系物
B.聚乙二醇和丙二醇均无毒,后者更易溶于水
C.由乙二醇生成聚乙二醇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D.乙烯$${、}$$丙二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9、['乙醇的消去反应',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苯的溴代实验探究', '乙烯的氧化反应', '苯的硝化实验探究', '苯酚的弱酸性']正确率40.0%下列实验操作与相应的现象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或结论 |
$${{A}}$$ | 将铁屑 $${、}$$ 溴水 $${、}$$ 苯混合加热 | 制取溴苯 |
$${{B}}$$ | 先加入浓硫酸,再加入苯,最后滴入浓硝酸 | 制取硝基苯 |
$${{C}}$$ | 向 $$\mathrm{C_{6} H_{5} \, O N a}$$ 溶液巾通入 $${{C}{{O}_{2}}}$$ 气体 | 溶液出现浑浊,证明酸性: $$C_{6} H_{5} O H < H_{2} C O_{3}$$ |
$${{D}}$$ | 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
C
A.$${{A}}$$
B.$${{B}}$$
C.$${{C}}$$
D.$${{D}}$$
10、['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氧化反应', '有机反应类型', '甲烷的取代反应']正确率60.0%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反应所属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B
A.光照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颜色变浅;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B.乙烷在氧气中燃烧;乙烯在氧气中燃烧
C.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工业上由乙烯和水反应生成乙醇;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 下列关于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D)。
解析:
A错误:光导纤维材料是$$SiO_2$$,但计算机芯片材料是硅单质而非二氧化硅。
B错误:蛋白质除含$$C、H、O、N$$外,还可能含$$S、P$$等元素。
C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乙烯会生成$$CO_2$$,引入新杂质,应使用溴水除杂。
D正确:液溴易挥发,加水液封可减少挥发。
2. 下列方法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D)。
解析:
①正确:钠与水反应更剧烈,证明水中羟基氢更活泼。
②错误:$$CH_2=CHCH_2OH$$中羟基会使$$KMnO_4$$褪色,干扰双键检验。
③正确:先水解生成$$Br^-$$,加$$HNO_3$$中和$$OH^-$$后加$$AgNO_3$$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
因此①③正确,选D。
4. 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
解析:
A正确:$$O_2$$与灼热铜网反应生成$$CuO$$而除去。
B错误:乙烯会被高锰酸钾氧化。
C错误:钠与乙醇、水均反应,无法除水。
D错误:引入新杂质$$Na^+$$和$$CO_3^{2-}$$。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解析:
A正确: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褪色,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褪色。
B错误:苯与溴水萃取后上层为溴的苯溶液,含$$Br_2$$,不能直接做取代反应实验。
C正确:醛基加氢生成醇,属于还原反应。
D正确:乙酸$$C_2H_4O_2$$和葡萄糖$$C_6H_{12}O_6$$耗氧量不同。
8. 聚乙二醇和丙二醇可用于滴眼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解析:
A正确:乙二醇$$HOCH_2CH_2OH$$与丙二醇$$HOCH_2CH_2CH_2OH$$均为二元醇,结构相似,相差$$CH_2$$,互为同系物。
B正确:两者均无毒,丙二醇羟基比例更高,更易溶于水。
C错误:乙二醇生成聚乙二醇为缩聚反应,非加聚反应。
D正确:乙烯含双键、丙二醇含羟基,均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9. 下列实验操作与相应的现象或结论均正确的是(C)。
解析:
A错误:制溴苯需液溴而非溴水,且需$$FeBr_3$$催化。
B错误:制硝基苯应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苯。
C正确:$$C_6H_5ONa + CO_2 + H_2O \rightarrow C_6H_5OH + NaHCO_3$$,生成苯酚浑浊,证明酸性:$$H_2CO_3 > C_6H_5OH$$。
D错误: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可能生成$$SO_2$$,使高锰酸钾褪色,干扰乙烯检验。
10. 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反应所属反应类型相同的是(B)。
解析:
A不同:甲烷与氯气为取代反应,乙烯与溴水为加成反应。
B相同:均为燃烧反应(氧化反应)。
C不同:乙烯与溴水为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为氧化反应。
D不同:乙烯与水生成乙醇为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为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