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分子与细胞细胞

显微镜的使用-细胞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解析-广东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54.0%

2025-08-30
显微镜的使用-细胞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解析-广东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54.0%
1、['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显微镜的使用']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A

A.用不限个数的$${{4}}$$种氨基酸$${{(}{A}}$$、$${{B}}$$、$${{C}}$$、$${{D}{)}}$$为原料,最多可以构成$${{2}{5}{6}}$$种四肽

B.由$${{n}}$$个氨基酸组成含$${{m}}$$条肽链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含游离的氨基数最多是$${{m}}$$个

C.显微镜下观察同等直径的细胞,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整个视野中有$${{2}{0}}$$个完整的细胞,那么放大$${{1}{0}{0}}$$倍时,整个视野中最多可看到$${{1}{0}}$$个完整细胞

D.由$${{m}}$$个氨基酸、$${{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中氧原子数至少有$${{m}{−}{n}}$$个

2、['显微镜的使用']

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视野变暗

B.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视野观察到的实际面积变大

D.图乙放大的倍数小于图甲

3、['显微镜的使用']

正确率80.0%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操作顺序是(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B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4、['显微镜的使用']

正确率60.0%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D

A.是真核细胞

B.是活细胞

C.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D.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6、['显微镜的使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b}}$$比$${{c}}$$的放大倍数低

B.$${{d}}$$比$${{a}}$$的亮度小

C.$${{a}}$$条件下通常需要换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D.由$${{d}}$$到$${{b}}$$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7、['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显微镜的使用', '萨顿的假说']

正确率60.0%以下有关研究方法的运用或有关实验试剂与其实验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B.假说—演绎法----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C.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光学显微镜观察----认识细胞膜结构

8、['显微镜的使用']

正确率40.0%关于“使用高倍镜前必须找到观察目标”这句话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B

A.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目标数量少,难以找到目标

B.高倍镜下视野暗,难以找到目标

C.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较近,调节焦距时容易损伤透镜和玻片

D.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和在视野中寻找目标都不太方便

9、['显微镜的使用']

正确率60.0%使用显微镜时,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发现视野中物像模糊,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

A.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B.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C.将平面反光镜换成凹面反光镜

D.移动临时装片选择另外的视野

10、['显微镜的使用']

正确率40.0%安装于目镜($${{1}{6}}$$×)中的测微尺在低倍物镜($${{1}{0}}$$×)和高倍物镜($${{4}{0}}$$×)视野中每小格代表的长度分别为$${{6}{{.}{7}{1}}{μ}{m}}$$和$${{1}{{.}{6}{8}}{μ}{m}}$$。在高倍物镜($${{4}{0}}$$$${{×}}$$)视野中测量到某细胞长度为$${{1}{0}}$$小格,则换成低倍物镜($${{1}{0}}$$×)后视野中该细胞的长度应为(

D

A.$${{4}{0}}$$小格

B.$${{1}{6}}$$小格

C.$${{8}}$$小格

D.$${{2}{.}{5}}$$小格

1、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

A. 用不限个数的4种氨基酸(A、B、C、D)为原料,最多可以构成256种四肽:每个位置有4种选择,总数为$$4^4 = 256$$,正确。

B. 由n个氨基酸组成含m条肽链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含游离的氨基数最多是m个:每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氨基,但R基可能含额外氨基,因此最多应大于m,错误。

C. 显微镜下观察同等直径的细胞,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整个视野中有20个完整的细胞,那么放大100倍时,整个视野中最多可看到10个完整细胞:放大倍数加倍,视野直径变为1/2,面积变为1/4,细胞数量应变为约5个,而非10个,错误。

D. 由m个氨基酸、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中氧原子数至少有m-n个:每条肽键含1个氧,但末端羧基含2个氧,实际氧原子数至少为m+n(肽键氧m-n + 末端羧基氧2n),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为A。

2、svg异常,非svg图片。选项分析:

A. 视野变暗:高倍镜视野通常变暗,可能正确。

B.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图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需具体分析。

C. 视野观察到的实际面积变大:放大倍数增加,实际视野面积减小,错误。

D. 图乙放大的倍数小于图甲:图像大小比较,乙可能放大倍数更高。

由于原题缺失图片,无法准确判断,但C明显错误。

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操作顺序是( )。

标准流程: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 ①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

因此正确顺序为②→③→①→④,对应选项B。

4、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可直接观察,主要是因为它们( )。

A. 是真核细胞:但许多真核细胞不透明,不是主因。

B. 是活细胞:活细胞不一定透明。

C. 都带有特殊的颜色:颜色有助于观察,但不是直接原因。

D. 是单个或单层细胞:厚度薄,光线可穿透,是直接原因。

正确答案为D。

6、svg异常,非svg图片。选项分析:

A. b比c的放大倍数低:可能正确,但需具体图像。

B. d比a的亮度小:高倍镜通常更暗,可能正确。

C. a条件下通常需要换用凹面镜和大光圈:低倍镜视野亮,可能不需。

D. 由d到b要调节粗准焦螺旋:换镜后通常调细准焦螺旋。

由于原题缺失图片,无法准确判断,但D可能错误。

7、有关研究方法和实验试剂正确的是( )。

A.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正确,前者测CO2,后者测酒精。

B. 假说—演绎法——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错误,萨顿用类比推理法。

C. 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错误,斐林试剂需加热,干扰温度变量。

D. 光学显微镜观察——认识细胞膜结构:错误,细胞膜过薄,光学显微镜无法看清。

因此正确答案为A。

8、关于“使用高倍镜前必须找到观察目标”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目标数量少,难以找到目标:正确。

B. 高倍镜下视野暗,难以找到目标:正确。

C. 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较近,调节焦距时容易损伤透镜和玻片:正确,是重要原因。

D. 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和在视野中寻找目标都不太方便:正确,但非不正确选项。

所有选项均合理,但问题要求选“不正确”,可能D相对最弱,但原题无绝对错误,需结合上下文。

9、使用显微镜时,低倍转高倍后物像模糊,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正确,高倍镜需微调。

B. 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错误,易损坏镜头。

C. 将平面反光镜换成凹面反光镜:可能增亮,但非首要操作。

D. 移动临时装片选择另外的视野:错误,应先调焦。

正确答案为A。

10、测微尺问题:高倍物镜(40×)视野中细胞长度10小格(每小格1.68μm),实际细胞长度为$$10 \times 1.68 = 16.8 \mu m$$。低倍物镜(10×)每小格代表6.71μm,因此细胞占小格数为$$16.8 / 6.71 \approx 2.5$$小格。

正确答案为D. 2.5小格。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