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C
A.细胞体积小
B.单细胞
C.没有核膜
D.没有$${{D}{N}{A}}$$
2、['原核细胞']正确率80.0%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有关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没有线粒体,但有细胞壁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环状的$${{D}{N}{A}}$$
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没有核糖体,但能合成蛋白质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 '原核细胞', '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正确率40.0%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进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该学说证据的是()
D
A.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B.线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与细菌相似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与细菌中的核糖体相似
D.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某些蛋白质由核基因指导合成
4、['原核细胞', '光合作用原理——光反应、暗反应及其区别与联系',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有氧呼吸']正确率60.0%下列过程一定在膜系统上进行的是()
C
A.抗体的合成
B.$${{A}{D}{P}}$$转变为$${{A}{T}{P}}$$
C.光反应产生$${{O}_{2}}$$
D.质粒$${{D}{N}{A}}$$复制
6、['原核细胞', '蛋白质结构及其多样性', '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细菌细胞中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B.根据细胞有无叶绿体结构可以确定细胞是否为植物细胞
C.相邻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会影响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D.观察液泡、染色体可选择紫色洋葱外表皮作实验材料
7、['原核细胞',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染色体变异的概念']正确率40.0%$${{2}{0}{1}{6}}$$年美国的研究者在人的唾液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寄生细菌,该细菌名为蛭弧菌。这种细菌只有$${{7}{0}{0}}$$个基因,并且是发现的第一种完全靠寄生在其他细菌中存活的细菌。并且这种细菌还与人类的很多疾病相关,包括肠道疾病、囊胞性纤维症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下列关于蛭弧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
A.蛭弧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蛭弧菌与其宿主通过寄生关系实现共同进化
C.自然状态下,蛭弧菌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D.大量使用抗生素,诱导蛭弧菌产生了抗药性
8、['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 '原核细胞']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有关①~⑨物质与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液泡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⑥核膜 ⑦核糖体 ⑧细胞膜 ⑨细胞壁
D
A.①、②在噬菌体、大肠杆菌、衣藻、草履虫内都存在
B.⑦、⑧、⑨在大肠杆菌与衣藻内都存在
C.①~⑨在衣藻内都存在
D.③、④、⑥、⑨在衣藻与草履虫体内都不存在
9、['原核细胞', '细胞学说',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膜的成分']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原核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膜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等组成的双层膜结构
1、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C)。
解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核膜,遗传物质$$DNA$$存在于拟核区域,因此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体积小(A)和单细胞(B)是许多原核生物的特征,但不是其分类的根本依据。所有细胞生物都有$$DNA$$(D),故D错误。
2、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有关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D)。
解析: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但有细胞壁(A正确)。其遗传物质是环状$$DNA$$(B正确)。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原核生物有核糖体(70S),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故D项“没有核糖体”错误。
3、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进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该学说证据的是(D)。
解析:内共生学说的证据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有独立的、与细菌相似的环状$$DNA$$和核糖体(B、C正确);共生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A正确)。D项“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某些蛋白质由核基因指导合成”恰恰说明它们与细胞核有紧密联系,是长期共生的结果,但这一点本身不能直接证明其起源于内共生,反而体现了其自主性的丧失,因此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4、下列过程一定在膜系统上进行的是(C)。
解析:光反应产生$$O_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正确)。抗体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无膜(A错误)。$$ADP$$转变为$$ATP$$的过程,在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中也可发生,这些场所不一定是膜结构(B错误)。质粒$$DNA$$复制主要在拟核或细胞核中进行,不依赖于膜系统(D错误)。
6、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解析: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是既含蛋白质又含核酸的结构(A正确)。有些植物细胞(如根尖细胞)无叶绿体,因此不能仅凭有无叶绿体判断是否为植物细胞(B错误)。相邻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连接方式相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主要由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决定(C错误)。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有大液泡,但为成熟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观察不到染色体;观察染色体需用分生组织如根尖(D错误)。
7、$$2016$$年美国的研究者在人的唾液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寄生细菌,该细菌名为蛭弧菌。下列关于蛭弧菌的说法,正确的是(B)。
解析:蛭弧菌是细菌,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寄生关系是生物共同进化的重要动力(B正确)。蛭弧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因此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原核生物主要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变异,一般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故不能发生自然状态下的基因重组(C错误)。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不能诱导其产生抗药性,抗药性变异在用药前就已存在(D错误)。
8、下列有关①~⑨物质与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解析:①核酸、②蛋白质在所有细胞生物(大肠杆菌、衣藻、草履虫)和噬菌体(DNA病毒)中都存在(A正确)。⑦核糖体、⑧细胞膜是所有细胞必备结构,⑨细胞壁在大肠杆菌(肽聚糖)和衣藻(纤维素等)中都存在(B正确)。衣藻是低等植物,为真核生物,具备①~⑨所有结构(C正确)。衣藻有③液泡、④叶绿体、⑥核膜、⑨细胞壁;草履虫是动物,无③液泡(有伸缩泡但不同于植物液泡)、④叶绿体、⑨细胞壁,但有⑥核膜,故D项“都不存在”错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解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A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未强调多样性(B错误)。原核生物中的蓝细菌等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其中,是单层膜结构(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