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关于“比较$${{H}_{2}{{O}_{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能为过氧化氢提供能量
B.试管中$${{H}_{2}{{O}_{2}}}$$分解速率属于自变量
C.肝脏研磨液和$${{F}{e}{C}{{l}_{3}}}$$溶液的滴加量属于因变量
D.各试管中的$${{H}_{2}{{O}_{2}}}$$溶液的量属于无关变量
3、['酶的特性', '控制变量',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正确率40.0%将多个圆形滤纸片放入新鲜马铃薯匀浆中浸泡约$${\bf1 m i n},$$用镊子夹起,沥干后等量放入$${{4}}$$组装有不同$${{p}{H}}$$的$$\mathrm{2 m L 3^{0} \ b u_{2} O_{2}}$$溶液的注射器内,记录各组在不同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 $${{1}}$$ | $${{2}}$$ | $${{3}}$$ | $${{4}}$$ | |
$${{p}{H}}$$ | $${{5}{.}{0}}$$ | $${{6}{.}{0}}$$ | $${{7}{.}{0}}$$ | $${{8}{.}{0}}$$ | |
收集到的气 体的体积 $${{/}{m}{L}}$$ | $$0. 5 \mathrm{m i n}$$ | $${{6}{.}{5}}$$ | $${{7}{.}{6}}$$ | $${{8}{.}{3}}$$ | $${{8}{.}{0}}$$ |
$$1. 0 \mathrm{m i n}$$ | $${{9}{.}{5}}$$ | $${{1}{1}{.}{3}}$$ | $${{1}{2}{.}{3}}$$ | $${{1}{1}{.}{6}}$$ |
D
A.马铃薯匀浆中的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与$${{p}{H}}$$有关
B.实验证明,马铃薯细胞中过氧化氢酶催化的最适$${{p}{H}}$$是$${{7}{.}{0}}$$
C.反应时间足够长,收集到的气体量最多的是第$${{3}}$$组
D.滤纸片的大小、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各实验组需保持一致
4、['酶的特性',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控制变量',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正确率60.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是( )
C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B.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D.菠菜叶中光合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5、['控制变量',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正确率40.0%生物科学探究中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很多,下列关于对照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探究生物材料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是对照组
B.沃泰默探究狗胰液分泌调节的实验中,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能起对照作用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能否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实验
6、['控制变量',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率60.0%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只花盆里分别种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并进行如右处理。在这一实验设计中,有一处错误,需要改正为 ( )
花盆 | 光 | 温度 | 水 |
甲 | 光亮处 | $${{2}{0}}$$ $${^{∘}{C}}$$ | 充足 |
乙 | 黑暗处 | $${{2}{0}}$$ $${^{∘}{C}}$$ | 少量 |
D
A.乙花盆放在光亮处
B.甲花盆放在黑暗处
C.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C}}$$
D.乙花盆浇充足的水
8、['控制变量',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正确率40.0%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数小于一定值时才能开花已知某短日照植物在光照$${{1}{0}}$$小时/天的条件下连续处理6天能开花(人工控光控温)。为了给某地(日照时数最长为$${{1}{6}}$$小时/天)引种该植物提供理论参考,探究诱导该植物在该地区开花的光照时数$${{X}}$$(小时/天)的最大值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实验方案 | 对照组(光照时数:小时/天, $${{6}}$$ 天) | 实验组(光照时数 $${{4}}$$ 小时/天, $${{6}}$$ 天) |
$${{A}}$$ | $${{1}{0}}$$ | $${{4}}$$ $${{⩽}}$$ $${{X}}$$ $${{<}}$$ $${{1}{0}}$$ 设置梯度 |
$${{B}}$$ | $${{1}{0}}$$ | $${{8}}$$ $${{⩽}}$$ $${{X}}$$ $${{<}}$$ $${{1}{0}}$$ , $${{1}{0}}$$ $${{<}}$$ $${{X}}$$ $${{⩽}}$$ $${{1}{6}}$$ 设置梯度 |
$${{C}}$$ | $${{1}{0}}$$ | $${{1}{0}}$$ $${{<}}$$ $${{X}}$$ $${{⩽}}$$ $${{1}{6}}$$ 设置梯度 |
$${{D}}$$ | $${{1}{0}}$$ | $${{1}{0}}$$ $${{<}}$$ $${{X}}$$ $${{⩽}}$$ $${{2}{4}}$$ 设置梯度 |
C
A.$${{A}}$$
B.$${{B}}$$
C.$${{C}}$$
D.$${{D}}$$
2、解析:A项错误,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活化能,不能提供能量;B项错误,$$H_2O_2$$分解速率是因变量;C项错误,肝脏研磨液和$$FeCl_3$$溶液的滴加量是自变量;D项正确,各试管中$$H_2O_2$$溶液的量属于无关变量,需保持一致。
答案:D
3、解析:A项错误,酶的专一性与$$pH$$无关;B项错误,表中数据仅显示$$pH=7.0$$时反应速率较快,但未证明是最适$$pH$$;C项错误,反应达到平衡后收集气体量相同;D项正确,滤纸片大小、温度等无关变量需保持一致。
答案:D
4、解析:A项是控制无关变量(排除原有淀粉干扰);B项是控制无关变量(溶液量一致);C项是设置自变量(光照为变量);D项是控制无关变量(避免边缘效应)。
答案:C
5、解析:A项正确,清水组和缓冲液组均为对照;B项正确,注入血液起对照作用;C项错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实验需要设置蒸馏水空白对照;D项正确,酵母菌实验为时间序列对照。
答案:C
6、解析:实验设计错误在于乙花盆浇水量不同,应保持无关变量一致。改正应为乙花盆浇充足的水。
答案:D
8、解析:已知短日照植物在10小时/天光照下开花,探究在该地区(最长日照16小时/天)诱导开花的光照时数最大值。对照组应为已知开花条件(10小时/天),实验组应测试大于10小时的光照,因为需要找到临界值。最合理的是$$10 < X \leq 16$$设置梯度。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