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分子与细胞细胞的生命历程

有丝分裂的过程-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38.0%

2025-08-27
有丝分裂的过程-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38.0%
1、['有丝分裂的过程']

正确率60.0%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B

A.着丝粒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的形成和纺锤体的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2、['DNA分子复制的特点', '有丝分裂的过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再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C

A.全部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

B.$${{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

D.全部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3、['有丝分裂的过程']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前期纺锤体形成和核膜解体均晚于染色体的出现

B.中期各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平行于纺锤体中轴的平面上

C.后期两套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被纺锤丝拉向两极

D.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伸展重新呈染色质状态

4、['主动运输', '影响光合作用因素', '细胞的全能性', '有丝分裂的过程']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随分化程度变化的情况

B.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C.分裂间期染色体数量随染色体复制而变化的情况

D.轮藻细胞吸收$${{K}^{+}}$$速率随$${{O}_{2}}$$浓度变化的情况

5、['有丝分裂的过程']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a}{b}{、}{{b}{c}}}$$

B.$${{a}{b}{、}{{e}{f}}}$$

C.$${{b}{c}{、}{{d}{e}}}$$

D.$${{b}{c}{、}{{e}{f}}}$$

6、['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的过程']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 细胞和 $${{1}}$$ 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7、['有丝分裂的过程']

正确率40.0%下列所述生理过程中,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C

A.分裂中期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B.染色体数目加倍和$${{D}{N}{A}}$$分子数目加倍发生在不同时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存在的时间长

D.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初步分解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8、['伴性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目及基因型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有丝分裂的过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3}{2}}}$$

B.乙图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C.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只能产生$${{2}}$$种配子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 '有丝分裂的过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10、['有丝分裂的过程']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图甲细胞中的着丝点分裂导致$${{D}{N}{A}}$$数目加倍

B.图乙细胞中的结构$${{2}}$$是通过结构$${{1}}$$与赤道板融合而形成的

C.若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将会阻止图丙细胞的继续分裂

D.若用秋水仙素抑制结构$${{3}}$$的形成,则图甲细胞中的着丝点不能正常分裂

1、正确答案:B

解析: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形成和纺锤体的形成都发生在分裂前期。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后期,细胞质分裂在末期;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末期;染色体数加倍在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DNA复制时。

2、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个细胞周期:所有DNA均为半标记(一条旧链未标记,一条新链被BrdU标记)。第二个细胞周期:DNA复制后,一半染色单体为全标记(两条链均被标记),另一半为半标记(一条链被标记)。中期时,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1/2 × 1/2 = 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3、正确答案:A

解析:在前期,染色体出现最早,随后才发生纺锤体形成和核膜解体,因此A项错误。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被拉向两极;末期的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

4、正确答案:C

解析: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但染色体数量不变(着丝粒未分裂),因此数量不随复制而变化,C项错误。A项全能性随分化升高而降低;B项光合速率随光照增强先升后平;D项吸收K+速率随O2浓度升高而升高(需能量)。

5、正确答案:D

解析:图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ab为间期DNA复制,bc为前期、中期,de为后期着丝粒分裂,ef为末期。因此bc和ef正确。

6、正确答案:D

解析:d图显示有4条染色体,每条有2条染色单体,共8条染色单体,正确。a图应为后期;b图人的红细胞不分裂;c图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7、正确答案:C

解析:细胞周期中染色质存在时间(间期和末期)远长于染色体存在时间(前、中、后期),因此C错误。A项有丝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B项DNA加倍在间期,染色体数加倍在后期;D项细胞呼吸一直进行。

8、正确答案:A

解析:甲图基因型为AabbDd,自交产生Aadd概率为:Aa × Aa → 1/2 Aa,bb × bb → 1 bb,Dd × Dd → 1/4 dd,总概率为1/2 × 1 × 1/4 = 1/8,不是1/32。

9、正确答案:B

解析:乙图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未分裂,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甲图有同源染色体联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图有细胞板,为末期;丁图着丝粒分裂,为后期。

10、正确答案:C

解析: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会阻止间期DNA复制,使细胞停滞在G1/S期,无法继续分裂。A项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加倍而非DNA;B项结构2(细胞板)由高尔基体(结构1)小泡形成;D项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但着丝粒仍可分裂。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