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疟原虫可以寄生在红细胞内,使人患疟疾,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疟疾,应取血样放在什么溶液中制片检查()
A
A.$${{0}{.}{9}{%}}$$的盐水
B.清水
C.浓盐水
D.$${{0}{.}{1}{%}}$$葡萄糖溶液
2、['实验: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C
A.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
B.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C.观察线粒体不用染色就可以直接用显微镜观察
D.观察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用碱性染料染色
3、['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分析,错误的是 ( )
D
A.动物细胞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水分
B.水分子可经过磷脂双分子层进入动物细胞
C.动物细胞失水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进行流动的
D.动物细胞细胞质浓度升高可促进水分渗出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 '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颤藻和小球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但因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仍能发生渗透作用
C.相对于胰岛细胞,心肌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5、['酶的特性', '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流动镶嵌模型']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在电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膜呈亮—暗—亮的三层结构
B.线粒体的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大约是线粒体表面积的4倍
C.人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后离心,沉淀物中即可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D.溶酶体膜不被其内的水解酶分解是因为其不含蛋白质
6、['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正确率60.0%科研人员常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研究细胞膜组成的材料,是因为这种细胞( )
B
A.容易获得
B.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会得到比较纯净的细胞膜
C.在水中容易涨破
D.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
7、['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红细胞的细胞内液中的溶质微粒数与$$\mathrm{1 5 0 m m o l} \cdot\mathrm{L}^{-1}$$的$${{N}{a}{C}{l}}$$溶液相当
B.$$2 0 0 \mathrm{m m o l} \cdot\mathrm{L^{-1} N a C l}$$溶液中的红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C.如将成熟植物细胞置于$$1 0 0 \mathrm{m m o l} \cdot\mathrm{L^{-1} N a C l}$$溶液中,不会出现涨破现象
D.长时间处在$$3 0 0 \mathrm{m o l} \cdot\mathrm{L}^{-1} \mathrm{N a C l}$$溶液中红细胞有可能死亡
8、['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对细胞膜的探索',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正确率60.0%下列实验与相应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
D
A.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B.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C.细胞膜的制取——吸水涨破法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纸层析法
9、['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一段时间后,甲细胞的吸水能力会增强
B.图中乙细胞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C.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图中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D.可用家兔、鸡等常见生物材料的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10、['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将人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10分钟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液中K +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 )
D
A.$${{1}{0}{%}}$$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2}{0}{%}}$$蔗糖溶液
D.蒸馏水
1. 题目要求判断疟原虫是否寄生在红细胞内,应选择能保持红细胞形态的溶液。$$0.9\%$$盐水(生理盐水)与红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便于观察。清水会导致红细胞吸水涨破,浓盐水会使细胞失水皱缩,$$0.1\%$$葡萄糖溶液渗透压过低。因此正确答案为 A。
2. 选项分析:
- A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吸水涨破后可制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 B正确:差速离心法利用不同离心速度分离细胞器。
- C错误:线粒体需用健那绿等染料染色后才能观察。
- D正确: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色。
因此错误的叙述是 C。
3. 动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分析:
- A正确:水分通过自由扩散或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 B正确:水分子可穿过磷脂双分子层或通道蛋白。
- C正确:失水是顺浓度梯度(高渗→低渗)的被动运输。
- D错误:细胞质浓度升高会吸水而非渗水。
错误的选项是 D。
4. 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判断:
- A错误:颤藻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
- B正确: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膜渗透吸水。
- C错误:胰岛细胞分泌蛋白旺盛,高尔基体更新更快。
- D错误:哺乳动物可合成乳糖,但不能合成蔗糖(植物特有)。
正确的叙述是 B。
5. 细胞结构的叙述判断:
- A错误:电镜下细胞膜呈暗—亮—暗三层结构。
- B错误:脂质双分子层面积为线粒体表面积的2倍。
- C正确: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离心后沉淀为细胞膜。
- D错误:溶酶体膜含蛋白质,其抗分解因糖类保护。
正确的选项是 C。
6.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材料的原因是其无核膜和细胞器膜,可制得纯净细胞膜。因此正确答案为 B。
7. 选项分析:
- A正确:红细胞内液渗透压与$$150\,\text{mmol/L}$$ NaCl相当。
- B正确:$$200\,\text{mmol/L}$$ NaCl为高渗溶液,细胞膜可能破裂。
- C正确: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会涨破。
- D正确:长时间高渗环境导致细胞死亡。
题目要求选择错误选项,但所有选项均正确,可能题目有误。
8. 实验方法对应判断:
- A正确: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
- B错误: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用荧光标记法,非同位素。
- C正确:红细胞吸水涨破法制备细胞膜。
- D错误:色素提取用有机溶剂(如乙醇),层析法用于分离。
错误的对应是 B(或D,需确认题目意图)。
9. 图示分析(假设甲为高渗环境,乙为细胞):
- A正确:甲细胞失水后细胞液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强。
- B错误:乙细胞仍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 C正确:水分子进出无法直接光学显微镜观察。
- D错误:鸡红细胞有细胞核,不宜制备纯净细胞膜。
错误的叙述是 B。
10. 上清液K+含量最高说明红细胞破裂释放K+,此现象发生在低渗溶液(如蒸馏水)中。$$10\%$$ NaCl和$$20\%$$蔗糖为高渗溶液,$$0.9\%$$ NaCl为等渗。因此正确答案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