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的蛋白质,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
A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溶酶体
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
B.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C.在化学成分上,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3、['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正确率40.0%“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C
A.枯草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B.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
C.抗体的分泌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D.质壁分离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
4、['主动运输', '细胞核的功能', '有丝分裂的意义',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结构决定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B
A.大肠杆菌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利于核糖体等结构的形成
B.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C.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膜相连,有利于消化酶的加工与运输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存在大液泡,有利于主动吸收矿质元素
5、['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洋葱根细胞中含有线粒体、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
B.成人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
C.抗体的合成和分泌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6、['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真核细胞中都含有细胞器甲
B.醋酸杆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
C.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D.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7、['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正确率60.0%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在合成和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中,$${^{3}{H}}$$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 ( )
B
A.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
8、['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参与此过程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肽链进入核糖体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C.可以用$${{H}^{3}}$$标记氨基酸,示踪该蛋白的分泌过程
D.该图能用来表示抗体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
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光合作用原理——光反应、暗反应及其区别与联系',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正确率40.0%以下关于同位素示踪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A
A.利用$$3 2 \mathrm{P}$$标记噬菌体的$${{D}{N}{A}}$$证明了$${{D}{N}{A}}$$是其遗传物质
B.利用$$\mathrm{^{1 8} O}$$标记水与二氧化碳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中的氧元素
C.利用$$\mathrm{^{1 4} \, C}$$标记二氧化碳发现了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第一个糖是三碳糖
D.利用$${^{3}{H}}$$标记亮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分泌过程证明了细胞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的联系
10、['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有丝分裂的过程']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有关细胞中小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含有多种水解酶的小泡
B.植物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所形成的小泡,将在末期聚集成细胞板
C.内质网膜可形成小泡,包裹蛋白质并转移到高尔基体
D.高血糖刺激下,胰岛$${{B}}$$细胞中包含胰岛素的小泡会与细胞膜融合
1、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内质网。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折叠和组装,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后加工和折叠的主要场所,因此选项A正确。
2、B选项错误,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A、C、D选项均正确,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涉及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膜结构的协同作用,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在化学成分上相似,分泌蛋白合成旺盛时高尔基体膜更新加快。
3、C选项正确,抗体的分泌过程涉及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之间的囊泡运输,体现了膜流现象;A选项错误,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无膜结构细胞器;B选项错误,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通过核孔,不涉及膜流;D选项错误,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现象,与膜流无关。
4、B选项正确,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助于有丝分裂中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A选项错误,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和核仁;C选项错误,高尔基体不与细胞膜直接相连,通过囊泡运输;D选项错误,大液泡与渗透吸水相关,矿质元素吸收主要通过主动运输,与液泡无直接关系。
5、A选项错误,洋葱根细胞无叶绿体;B选项正确,心肌细胞耗能多,线粒体数量多;C选项正确,抗体为分泌蛋白,需经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选项正确,如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6、C选项错误,细胞器乙可能为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但除蛋白质和脂质外还可能含其他成分,且不一定与分泌蛋白直接相关;A选项正确,甲为核糖体,真核细胞均含有;B选项正确,醋酸杆菌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甲)但无丙(高尔基体);D选项正确,丙为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脱落影响分泌蛋白合成。
7、B选项正确,分泌蛋白合成途径为:核糖体 → 内质网 → 高尔基体 → 细胞膜。
8、B选项错误,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但加工形成空间结构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A、C、D选项均正确,分泌蛋白合成需多种细胞器参与,可用 $$^{3}H$$ 标记示踪,抗体符合该过程。
9、C选项错误,卡尔文循环中第一个糖是三碳糖(3-磷酸甘油酸),但 $$^{14}C$$ 标记实验发现的是碳循环路径,而非特定糖;A、B、D选项均正确,分别对应DNA遗传性、光合作用氧来源和蛋白质分泌过程的示踪研究。
10、B选项错误,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聚集而成,而非核膜解体的小泡;A选项正确,溶酶体由高尔基体产生;C选项正确,内质网形成小泡运输蛋白质;D选项正确,胰岛素通过胞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