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分子与细胞细胞结构

对细胞膜的探索-细胞结构知识点专题基础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吉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60.0%

2025-09-08
对细胞膜的探索-细胞结构知识点专题基础单选题自测题答案-吉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60.0%
1、['对细胞膜的探索']

正确率60.0%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主要是因为(

D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比其他材料更容易获得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其他膜结构

2、['对细胞膜的探索']

正确率60.0%在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下列有关生物膜成分的探索实验及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D

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推测细胞膜由脂质组成

B.科学家选择动物的神经细胞吸水涨破离心分离,从而提纯细胞膜

C.若用丙酮从纯的细胞膜上提取脂质后,在空气—水界面铺成单分子层,发现单分子层面积恰好为细胞膜面积的两倍,由此可知:细胞膜只由脂质组成

D.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头部与水接触,尾部与苯接触,磷脂分子成单分子层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对细胞膜的探索', '同位素标记法', '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正确率60.0%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C

A.$${{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B.$${{T}_{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C.探究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_{2}}$$来自$${{H}_{2}{O}}$$的实验

4、['实验: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对细胞膜的探索']

正确率40.0%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探索$$2, ~ 4 \mathrm{-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先进行预实验可减少实验误差

B.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应在足够大的群体中随机取样后统计

C.制备细胞膜前防止猪血液凝固,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制成细胞稀释液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5、['对细胞膜的探索']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D

A.制备时应该选用鸡成熟的红细胞

B.制备原理是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C.取得的新鲜血液过于浓稠应该用适当的清水稀释

D.实验中可用引流法使细胞吸水,涨破后还要运用差速离心分离法来制取细胞膜

6、['对细胞膜的探索']

正确率60.0%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2}{0}}$$世纪初,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C.$${{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D.$${{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于是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7、['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 '对细胞膜的探索']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双缩脲试剂与稀鸡蛋清溶液作用呈紫色的过程需要水浴加热

B.制备细胞膜时要选择鸟类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藓类叶片的叶绿体时,临时装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D.桑格和尼克森指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8、['对细胞膜的探索']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欧文顿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内容相同

C.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膜的通透性开始的

D.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9、['对细胞膜的探索']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欧文顿结合大量的物质通透性实验,提出了“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恰为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C.罗伯特森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D.人和小鼠细胞的融合实验利用了荧光染料标记法

10、['对细胞膜的探索']

正确率80.0%某同学欲获取纯净细胞膜,可选取哺乳动物下列哪种细胞作为材料(

D

A.横纹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小肠绒毛细胞

D.成熟红细胞

1. 正确答案:D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其他膜结构干扰,是研究细胞膜组成的理想材料。A项错误,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B项错误,红细胞获取并非最容易;C项错误,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是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但不是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2.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欧文顿是通过物质通透性实验推测膜由脂质组成,而非提取鉴定;B项错误,神经细胞有复杂膜结构,不适合提纯细胞膜;C项错误,单分子层面积为细胞膜面积两倍只能说明脂质双分子层结构,不能证明膜只由脂质组成;D项正确,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在水-苯混合溶剂中会形成单分子层。

3.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使用了$$^{15}N$$同位素标记;B项$$T_2$$噬菌体实验使用了$$^{32}P$$和$$^{35}S$$标记;C项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使用荧光染料标记而非同位素;D项光合作用实验使用了$$^{18}O$$标记水。

4.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错误,预实验可确定浓度范围但不能减少误差;B项正确,遗传病调查需大样本随机取样;C项错误,制备细胞膜应加生理盐水而非蒸馏水;D项错误,光镜下只能观察叶绿体形态,不能看到其内部结构。

5.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应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B项错误,制备原理是渗透作用而非盐酸处理;C项错误,应使用生理盐水稀释;D项正确,实验需通过差速离心分离细胞膜。

6. 正确答案:D

解析:A、B、C项均正确;D项错误,罗伯特森提出的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但该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的,后来被流动镶嵌模型取代。

7.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加热;B项错误,鸟类红细胞有细胞核;C项正确,观察叶绿体需保持细胞活性;D项错误,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是流动镶嵌模型。

8.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正确;B项错误,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蛋白质分布不对称性;C项正确;D项正确,细胞融合实验证明膜流动性。

9.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正确;B项错误,荷兰科学家是用红细胞而非口腔上皮细胞进行实验;C项正确;D项正确,细胞融合实验使用了荧光标记法。

10. 正确答案:D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只有细胞膜,是获取纯净细胞膜的最佳材料。其他选项的细胞都有复杂的膜系统。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