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C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的组培培养基上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2、['腐乳的制作']正确率60.0%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错误的是 ( )
B
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应大致相等
C.含水量$${{8}{5}{\%}}$$的豆腐不适宜制作腐乳
D.装瓶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3、['腐乳的制作',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D
A.超过80℃后$${{D}{N}{A}}$$将变性,但恢复到常温,生物活性可以恢复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固定化酵母细胞分解葡萄糖速度要比酵母细胞慢
D.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电荷的多少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4、['腐乳的制作', '泡菜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正确率40.0%下列关于果酒、腐乳、泡菜制作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制作果酒要将消毒过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
B.泡菜制作离不开乳酸菌
C.豆腐上长了毛后,需加盐腌制8天左右,可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变质,使豆腐析出水分豆腐块变硬
D.都可以通过人工接种菌种来提高产品质量
5、['腐乳的制作', '泡菜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正确率60.0%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美味的食品,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C
A.酿造葡萄酒时一定要完全隔绝空气才能使葡萄汁变成葡萄酒
B.利用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原理,能把果酒加工成果醋
C.馒头中的气孔是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C}{O}_{2}}$$,蒸馒头时$${{C}{O}_{2}}$$受热膨胀形成的
D.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
6、['腐乳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60.0%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7、['腐乳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60.0%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主要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制果酒所利用的酵母菌是具有细胞壁的真核生物
C.无氧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变为醋酸
D.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装瓶腌制时要敞开瓶口以利于菌种繁殖
8、['腐乳的制作', '泡菜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60.0%下列为传统发酵有关的微生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酵母菌是真菌,适宜生长温度$${{1}{8}{~}{{2}{5}}}$$$${^{∘}{C}}$$,用于酿酒、发面
B.醋酸菌是细菌,适宜生长温度$${{2}{5}{~}{{3}{0}}}$$$${^{∘}{C}}$$,用于酿醋、酸奶
C.毛霉是真菌,适宜生长温度$${{1}{5}{~}{{1}{8}}}$$$${^{∘}{C}}$$,用于制作各种腐乳
D.乳酸菌是细菌,适宜生长温度室温,用于制作泡菜
9、['腐乳的制作']正确率80.0%下列因素中能影响腐乳的风味和品质的有哪些 ( )
①豆腐的含水量 ②酒的用量 ③香辛料的用量 ④盐的用量 ⑤发酵时间 ⑥发酵温度
B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0、['腐乳的制作', '泡菜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40.0%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过程及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制作过程 | 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 | 该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 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
A | 果酒 | 酵母菌 | 原核 | 异养兼性厌氧型 |
B | 果醋 | 醋酸菌 | 原核 | 异养需氧型 |
C | 腐乳 | 毛霉 | 原核 | 异养需氧型 |
D | 泡菜 | 乳酸菌 | 原核 | 异养需氧型 |
B
A.A
B.B
C.C
D.D
1. 答案:C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要求严格无菌操作,因为培养基营养丰富,杂菌污染会迅速繁殖,导致实验失败。其他选项对无菌要求相对较低:A项酵母发酵本身可抑制杂菌;B项腐乳制作中毛霉占优势;D项选择培养基可抑制杂菌生长。
2. 答案:B
解析:腐乳装瓶时加盐应下层少、上层多,因盐会向下渗透,若各层盐量相等会导致下层过咸而上层不足。A项正确,蛋白酶分解蛋白质;C项正确,含水量$$85\%$$过高易变质;D项正确,瓶口灭菌可防止污染。
3. 答案:D
解析:凝胶色谱法是根据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而非电荷多少(电荷分离用离子交换层析)。A项正确,$$DNA$$高温变性后可复性;B项正确,盐腌可脱水并抑菌;C项正确,固定化细胞因扩散限制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4. 答案:A
解析:果酒发酵不能装满装置,需留$$1/3$$空间容纳$$CO_2$$,防止爆瓶。B项正确,泡菜靠乳酸菌发酵;C项正确,加盐腌制约$$8$$天是腐乳制作关键步骤;D项正确,人工接种可控制菌种纯度。
5. 答案:C
解析:馒头气孔由酵母无氧呼吸产生$$CO_2$$形成。A项错误,酵母菌兼性厌氧,初期需氧繁殖;B项错误,醋酸菌将乙醇变醋酸需有氧条件;D项错误,腐乳主要用毛霉,泡菜用乳酸菌,均非酵母菌。
6. 答案:D
解析: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均为细胞结构生物,具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A项错误,果醋发酵温度最高($$30-35^\circ C$$);B项错误,果醋仅为有氧发酵;C项错误,腐乳用毛霉而非乳酸菌。
7. 答案:B
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壁。A项错误,腐乳用毛霉;C项错误,醋酸菌需有氧才能将乙醇变醋酸;D项错误,腐乳装瓶后需密封,避免杂菌污染。
8. 答案:B
解析:醋酸菌用于酿醋,但酸奶由乳酸菌制作。A项正确,酵母菌用于酿酒和发面;C项正确,毛霉用于腐乳;D项正确,乳酸菌用于泡菜。
9. 答案:B
解析:所有因素均影响腐乳风味:①含水量影响质地;②酒用量调节风味;③香辛料增香;④盐用量控制咸度和抑菌;⑤发酵时间影响生化反应程度;⑥发酵温度影响酶活性。
10. 答案:B
解析:B项完全正确:果醋由醋酸菌(原核、异养需氧型)制作。A项错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C项错误,毛霉为真核生物;D项错误,乳酸菌为异养厌氧型(非需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