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生物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果酒的制作-发酵工程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海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8.0%

2025-08-08
果酒的制作-发酵工程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海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8.0%
1、['果酒的制作']

正确率40.0%《尚书》中有“若作酒醴,尔惟曲蘖”的记载。《齐民要术》记载“世人云:米过酒甜,此乃不解法候。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醴是甜酒的意思,酒曲中含酵母菌菌种

B.“曲势尽”的原因是发酵过程中$${{p}{H}}$$升高或营养物质不足

C.“酒冷沸止”是指酵母菌代谢产热和释放$${{C}{{O}_{2}}}$$的过程逐渐停止

D.家庭酿酒过程中发酵液不经灭菌处理,杂菌也难以正常繁殖

2、['泡菜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制作的葡萄酒酸味较重,是由于发酵温度过低

B.制作果醋时,在发酵液的表面将会形成单个菌落

C.制作泡菜时,坛盖边缘水槽需注满水以保证无氧环境

D.为防止污染,榨汁机和发酵瓶使用前均必须严格灭菌

3、['果酒的制作']

正确率60.0%关于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在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发酵初期需要提供一定的氧气

B.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

C.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所需的酶既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也存在于线粒体

D.生产白酒、呻酒和果酒的原材料不同,但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

4、['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

正确率60.0%樱桃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物质,但不易储存,人们常利用其酿制成果酒、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制作果酒时的温度要比制作果醋时的温度低

B.制作果酒时,需要对樱桃和发酵装置进行消毒

C.发酵过程中,醋酸菌与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相同

D.醋酸菌在糖源充足、有氧条件下利用乙醇进行发酵

5、['胡萝卜素的提取',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40.0%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检验,不正确的是

A

A.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在微生物培养中,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是用一组不接种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与接种培养物的培养基一起培养

C.果醋制作结束后,可通过品尝、显微镜观察醋酸菌进行初步鉴定

D.检验胡萝卜素纯度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若样品中有杂质,则会出现不同的色素点(带)

6、['腐乳的制作', '泡菜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酸豆角以其色泽金黄、咸酸适宜、鲜香嫩脆的特有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酸豆角腌制过程中,仅有厌氧的乳酸菌活动,故发酵时需营造严格的无氧环境

B.《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上述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毛霉中只存在一种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

C.豆瓣酱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曲霉。发酵过程中,上层的酱发酵效果比下层好,因而常需要将下层的酱翻至上层,说明参与发酵的菌种属于厌氧型

D.酒精发酵时,发酵液中的葡萄皮等固体物质会上浮覆盖在发酵液表面,形成“酒帽”,“酒帽”的出现会降低发酵速度,原因是葡萄皮上的菌种无法浸入发酵液

7、['腐乳的制作', '泡菜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正确率40.0%面包和酸奶,或者馒头夹着腐乳,是很多人喜欢的早餐,这些食物或饮品为我们的机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下列关于食品制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缺氧、呈酸性的环境只适合乳酸菌繁殖,酸奶制作时不用消毒

B.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了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酒精与食品松软有关

C.现代腐乳生产中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毛霉菌种,有利于提高腐乳品质

D.若出现面包长霉、酸奶胀袋、腐乳表面出现“皮”等情况,则不能再食用

8、['果酒的制作']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两个装置中的酵母菌都是先有氧呼吸,后酒精发酵

B.装置中留有约$${{1}{/}{3}}$$的空间,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C.甲装置中气压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而乙装置不能

D.甲装置在酿酒过程中被杂菌污染的机会比乙装置大

9、['泡菜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

正确率60.0%在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泡菜发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能抑制杂菌繁殖

C.用自然菌种发酵酿酒时,需将装好新鲜果汁的发酵瓶高压蒸气灭菌

D.可以直接根据泡菜汁颜色的深浅估测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

10、['果酒的制作']

正确率40.0%利用酵母菌酿制啤酒,需要先通气,后密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微生物

B.先通气酵母菌大量繁殖,其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

C.密封后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D.密封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越多

1. 解析:

选项B错误。"曲势尽"指的是酒曲中的酵母菌活性下降或死亡,主要原因是发酵过程中$${{p}{H}}$$降低(酒精发酵产酸)或营养物质耗尽,而非$${{p}{H}}$$升高。其他选项正确:A项中"醴"为甜酒,酒曲含酵母菌;C项"酒冷沸止"描述酵母菌停止产热和$${{C}{{O}_{2}}}$$释放;D项家庭酿酒中杂菌因酒精和酸性环境难以繁殖。

2. 解析:

选项C正确。泡菜制作需严格无氧环境,水槽注满水可隔绝空气。A项葡萄酒酸味重主要因醋酸菌污染,与温度无关;B项果醋表面形成菌膜而非单个菌落;D项家庭制作无需严格灭菌,只需清洗消毒。

3. 解析:

选项C错误。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酶仅存在于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其他选项正确:A项初期需氧气供酵母菌繁殖;B项发酵伴随微生物生长;D项原料不同但主要菌种均为酵母菌。

4. 解析:

选项A正确。果酒适宜温度18-25℃,果醋30-35℃。B项只需清洗消毒,非严格灭菌;C项酵母菌兼性厌氧,醋酸菌严格需氧;D项醋酸菌在糖源不足时才利用乙醇。

5. 解析:

选项A错误。酒精检测应先加重铬酸钾再加浓硫酸。其他选项正确:B项空白对照检测污染;C项可通过感官和镜检鉴定;D项纸层析法原理描述准确。

6. 解析:

选项D正确。"酒帽"阻碍菌种接触发酵液。A项酸豆角中也有杂菌活动;B项毛霉还有其他细胞器;C项曲霉为需氧菌,翻酱为增加氧气。

7. 解析:

选项C正确。现代腐乳生产接种纯菌种提高品质。A项酸性环境不能完全抑制杂菌;B项面包松软主要因$${{C}{{O}_{2}}}$$非酒精;D项腐乳表面"皮"为正常菌丝。

8. 解析:

选项D错误。甲装置水封能减少杂菌污染。其他选项正确:A项酵母菌先有氧后无氧;B项1/3空间防溢出;C项甲气压稳定因水封释放$${{C}{{O}_{2}}}$$。

9. 解析:

选项B正确。乳酸抑制杂菌是泡菜中期特点。A项果醋需持续通气;C项自然发酵禁用灭菌;D项亚硝酸盐需化学检测。

10. 解析:

选项D错误。酒精积累会抑制酵母菌活性。其他选项正确:A项酵母菌兼性厌氧特性;B项"S"型曲线符合种群增长;C项密封后无氧产酒精。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