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计数,与分离醋酸菌相比,最主要的实验条件差别是保证无氧环境
B.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C.提取和分离纤维素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外界酸和碱对酶活性的影响,需向提取液和分离液中添加缓冲溶液
D.若探究纤维素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可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进行空白对照
2、['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正确率60.0%下列关于样方法、标记重捕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和土壤取样器取样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均属于抽样调查的方法
B.均属于目测估计法的调查方法
C.均为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D.均采用了五点取样的方法
3、['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正确率40.0%采用涂布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农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将土样加到经$${{G}{6}}$$玻璃砂漏斗过滤的蒸馏水中制成土壤样液
B.倍数稀释土壤样液时,可使用移液管并尽量只取悬液
C.制备平面培养基时先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入培养皿形成平面
D.获得单菌落后利用划线分离法接种至试管斜面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4、['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平板上的菌落即使是分开的,也可能难以数清其数量
B.尽量使菌液稀释度过大,菌落数少,以便容易准确计数菌落数
C.将相同稀释度下的多组数值取平均值后再进行计算
D.在保证能准确计数的前提下减小稀释度
5、['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打开超净台上的紫外灯灭菌
B.平板接种细菌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
C.原始菌株的①扩大培养应选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
D.依图示结果,说明$$\mathrm{b_{1}, ~ b_{2}, ~ b_{3}}$$具备抗青霉素的特性
6、['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正确率40.0%下列关于菌落计数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B.应该选取培养基表面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有效数据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在某一浓度下至少涂布三个平板,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7、['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细胞进行计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1}{/}{{4}{0}{0}}{{m}{m}^{2}}}$$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一个计数室的容积为
B.若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则每次取样可只计$${{1}}$$个计数室的小球藻数目
C.用滴管向计数室滴加样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细胞下沉到底部
D.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必须染色,且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8、['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微生物可生活在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
B.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
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
D.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
9、['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微生物计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C
A.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量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高
D.证明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应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做对照
10、['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正确率40.0%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于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下列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A.将灭菌后的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初筛菌种
B.纯化菌种时,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
C.通过比较纯化得到的菌种的降解效率以获得降解能力强的菌株
D.可通过基因组测序方法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解析:
A. 正确,纤维素分解菌是厌氧菌,醋酸菌是好氧菌。
B. 正确,活菌计数法会因菌落重叠导致计数偏低。
C. 正确,缓冲溶液能维持酶的最适pH。
D. 错误,探究最适温度应设置相互对照而非空白对照。
2. 正确的是(A)。
解析:
A. 正确,四种方法均为抽样调查。
B. 错误,血细胞计数板是精确计数法。
C. 错误,土壤取样器也可用于群落调查。
D. 错误,标记重捕法不采用五点取样。
3. 叙述错误的是(C)。
解析:
A. 正确,G6玻璃砂可过滤细菌。
B. 正确,移液管取悬液可保证均匀性。
C. 错误,应先倒平板后灭菌。
D. 正确,划线法可用于纯化培养。
4. 错误的是(B)。
解析:
A. 正确,菌落可能过密难以计数。
B. 错误,过度稀释会导致菌落数过少统计不准。
C. 正确,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更可靠。
D. 正确,适当减小稀释度可提高准确性。
5. svg异常(A)。
解析:
A. 错误,紫外灯灭菌时需关闭超净台。
B. 正确,倒置培养可防止冷凝水影响。
C. 正确,液体培养基利于扩大培养。
D. 正确,抗性菌落能在含青霉素培养基生长。
6. 错误的是(C)。
解析:
A. 正确,高稀释度可得单菌落。
B. 正确,稳定时计数更准确。
C. 错误,应选择30-300菌落的平板。
D. 正确,重复实验减少误差。
7. 正确的是(A)。
解析:
A. 正确,计数室容积=1/400 mm²×0.1 mm=$$2.5\times10^{-4}$$ mm³。
B. 错误,应计数多个计数室取平均。
C. 错误,需静置待细胞沉降。
D. 错误,酵母菌可不染色,应统计压线细胞。
8. svg异常(C)。
解析:
A. 正确,纤维素分解菌广泛分布于土壤。
B. 正确,酵母菌常用于酒精发酵。
C. 错误,微生物A利用纤维素,微生物B利用葡萄糖。
D. 正确,酶制剂可替代微生物作用。
9. 不正确的是(C)。
解析:
A. 正确,不同微生物需不同稀释倍数。
B. 正确,特定功能菌数量较少需更低稀释度。
C. 错误,实际菌落数常低于活菌数。
D. 正确,需用普通培养基作对照。
10. 不正确的是(A)。
解析:
A. 错误,土壤样品不应灭菌。
B. 正确,两种方法均可纯化菌种。
C. 正确,需比较降解效率筛选高效菌株。
D. 正确,基因组测序可鉴定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