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在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时,有关发酵过程对氧气的需求,叙述正确的是()
D
A.泡菜制作时进行的是有氧发酵
B.三个过程中,均需氧气参与,无氧时不能完成这三个过程
C.三个发酵过程中只有果酒制作是在完全无氧的条件下完成的
D.泡菜发酵和果酒制作应用了微生物的无氧发酵,而醋酸菌则需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正常繁殖
2、['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40.0%樱桃营养丰富,含铁量居各种水果之首,常食樱桃可促进血红蛋白再生,防治缺铁性贫血,但樱桃收获期短,不耐贮存、易腐烂,因此利用樱桃酿制果酒和果醋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酿造樱桃酒时,密闭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B.利用酵母菌酿制樱桃酒时,可以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
C.若要利用樱桃酒制作樱桃果醋,需要适当升高温度,并且保持密闭
D.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3、['腐乳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60.0%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制作果酒时应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污染
B.参与果醋制作时主要利用了乳酸菌的有氧呼吸
C.醋酸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三种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均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胡萝卜素的提取',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正确率40.0%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检验,不正确的是 ( )
A
A.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在微生物培养中,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是用一组不接种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与接种培养物的培养基一起培养
C.果醋制作结束后,可通过品尝、显微镜观察醋酸菌进行初步鉴定
D.检验胡萝卜素纯度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若样品中有杂质,则会出现不同的色素点(带)
5、['腐乳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60.0%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mathrm{D N A}$$
6、['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80.0%果醋制作过程中,通气的方法是需从充气口 ( )
B
A.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后停止通气
B.不断通入氧气
C.整个过程不需通入氧气
D.先密封一段时间,然后再通入氧气
7、['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40.0%以下反应在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C
A.$$\mathrm{C_{6} H_{1 2} O_{6}}$$+$${{6}{{O}_{2}}{6}{{C}{O}_{2}}}$$+$${{6}{{H}_{2}}{O}}$$
B.$$\mathrm{C_{6} H_{1 2} O_{6} \, 2 C_{2} H_{5} \, O H}$$+$${{2}{{C}{O}_{2}}}$$
C.$${{C}{O}_{2}}$$+$$\mathrm{H_{2} O ( C H_{2} O )}$$+$${{O}_{2}}$$
D.$${{C}_{2}{{H}_{5}}{{O}{H}}}$$+$${{O}_{2}{{C}{H}_{3}}{{C}{O}{O}{H}}}$$+$${{H}_{2}{O}}$$
8、['果醋的制作']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发酵过程中,醋酸菌只能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醋酸
B.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的$${{p}{H}}$$逐渐升高,直至相对稳定
C.$${{2}{0}{h}}$$后,接种量为$${{5}}$$$${{\%}}$$组的醋酸产量最少,可能是因为温度较低
D.$${{7}{0}{h}}$$后,接种量为$${{1}{5}}$$$${{\%}}$$组的醋酸产量最少,可能与菌体生长繁殖消耗较多营养物质有关
9、['腐乳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D.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10、['果酒的制作', '果醋的制作']正确率60.0%下列相关叙述, 错 误的是 ( )
C
A.醋酸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C.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应反复冲洗葡萄,以减少杂菌污染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1. 正确答案:D
解析:泡菜制作利用乳酸菌进行无氧发酵;果酒制作利用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果醋制作利用醋酸菌进行有氧发酵。A错误,泡菜是无氧发酵;B错误,果酒和泡菜不需要氧气;C错误,果醋需要氧气;D正确,准确描述了三种发酵的氧气需求差异。
2. 正确答案:C
解析:A正确,酒精发酵时间越长,酒精产量越多(在一定限度内);B正确,酸性重铬酸钾遇酒精变灰绿色;C错误,制作果醋需要持续通氧,不能密闭;D正确,醋酸菌会在液面形成菌膜。
3.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过度冲洗会去除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B错误,果醋制作利用醋酸菌而非乳酸菌;C正确,所有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
4. 正确答案:C
解析:A正确,酒精检测需先加发酵液再加硫酸和重铬酸钾;B正确,空白对照是检验培养基污染的标准方法;C错误,显微镜无法直接观察醋酸菌进行鉴定,需通过pH变化等指标;D正确,纸层析法是检验胡萝卜素纯度的标准方法。
5. 正确答案:D
解析:A错误,腐乳制作使用毛霉而非乳酸菌;B错误,果醋发酵仅为有氧发酵;C错误,果醋发酵温度(30-35℃)高于果酒(18-25℃);D正确,三种微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和DNA。
6. 正确答案:B
解析:果醋制作需要持续通氧,因为醋酸菌是严格好氧菌,整个发酵过程都需要氧气供应才能将乙醇转化为醋酸。
7. 正确答案:C
解析:C表示光合作用反应式 $$CO_2 + H_2O \rightarrow (CH_2O) + O_2$$,这在发酵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因为果酒和果醋发酵都是分解代谢而非合成代谢。A为有氧呼吸,B为酒精发酵,D为醋酸发酵,都是发酵过程中出现的反应。
8. 正确答案:C
解析:C错误,20小时后接种量5%组产量最少的原因更可能是接种量过低导致菌体数量不足,而非温度问题,因为实验通常是在恒定温度下进行的。
9. 正确答案:D
解析:D错误,果酒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果醋酸醋菌是严格好氧型,两者代谢类型不同。A、B、C选项的描述都是正确的。
10. 正确答案:C
解析:C错误,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应反复冲洗葡萄,因为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是发酵所需的,过度冲洗会去除这些有益微生物,反而增加杂菌污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