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生物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发酵工程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浙江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13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发酵工程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浙江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1、['腐乳的制作', '泡菜的制作', '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N}{a}{C}{l}}$$的应用,正确的是

A

A.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要添加$${{N}{a}{C}{l}}$$

B.制作泡菜时,加$${{N}{a}{C}{l}}$$越多,制作的泡菜酸度也就越大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加$${{N}{a}{C}{l}}$$仅仅起到防杂菌污染的作用

D.将人的红细胞浸润于$${{0}{.}{9}{%}}$$的$${{N}{a}{C}{l}}$$溶液中,用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2、['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60.0%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无菌技术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污染展开。请分析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B

A.倒平板后,对空白培养基进行培养,可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B.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在使用过程中,可用紫外线照射$${{3}{0}{{m}{i}{n}}}$$,进行灭菌

C.倒平板时培养基溅在皿盖和皿底之间的部位,不宜用此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D.高压蒸汽灭菌时,不能直接关闭排气阀进行加热灭菌

3、['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6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4、['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40.0%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二者的共同点有
①都需要使用接种工具进行接种
②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以防止杂菌污染
③都会稀释分散菌种,以达到分离纯化目的菌的目的
④都可以用于计数

C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40.0%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应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对细菌进行计数,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一般不用平板划线法

6、['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40.0%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某学习小组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表述正确的是

D

A.二者均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B.平板划线操作时,每次灼烧的目的均相同,即防止杂菌污染

C.待涂布器酒精滴尽,置于火焰上燃烧后,即可沾少量菌液进行涂布

D.涂布平板时,转动培养皿以使菌液涂布均匀

7、['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倒置平板的目的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

B.干热灭菌时,等温度降到$${{5}{0}{℃}}$$以下,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

C.对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至$${{1}{0}{0}{{k}{P}{a}}}$$之前,要彻底排出锅内的冷空气

D.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8、['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步骤①中,需将接种工具灼烧至变红,以杀灭杂菌

B.步骤②中,冷却接种工具时不宜距酒精灯火焰太远

C.图中接种方法的目的是使菌种逐渐稀释,经培养后获得单个菌落

D.接种后应将培养皿倒置培养,培养后可以根据结果进行微生物计数

9、['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40.0%实验室保存的菌种$${{W}}$$不慎被其它杂菌污染,下面罗列了若干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其中合理的有几项
①从物理性质的角度看,选择培养基多属于固体培养基②根据微生物对特殊营养物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营养物
③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④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选择使用添加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
⑤使用固体培养基,采用划线法接种获得单菌落,根据菌落特征甄别筛选后继续培养
⑥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

B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10、['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

C

A.在同一培养基中生长的微生物菌落所表现的形态、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均相同

B.在微生物培养的接种过程中超净工作台需要在紫外灯照射下进行,以防止杂菌污染

C.小鼠肺炎病毒($${{P}{V}{M}}$$)的培养过程需要进行灭菌操作

D.在统计菌落数目的时候需要将某一适宜的稀释度下的各平行组和对照组菌落数目相加取其平均值

1. 正确答案:A

解析:

A. 正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要添加$$NaCl$$维持渗透压。

B. 错误。泡菜酸度主要来自乳酸菌发酵,加盐过多会抑制发酵。

C. 错误。$$NaCl$$在腐乳制作中还促进毛霉蛋白酶分泌。

D. 错误。0.9%$$NaCl$$是等渗溶液,不能破坏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2. 正确答案:B

解析:

A. 正确。空白培养可检测培养基灭菌效果。

B. 错误。紫外线只能消毒不能灭菌。

C. 正确。溅出部分可能污染不宜使用。

D. 正确。需先排尽冷空气再关闭排气阀。

3. 正确答案:B

解析:

A. 正确。乳酸菌需要维生素作为生长因子。

B. 错误。霉菌适宜酸性环境(pH4.0-5.8)。

C. 正确。多数细菌适宜中性或弱碱性环境。

D. 正确。厌氧微生物需要严格无氧条件。

4. 正确答案:C

解析:

① 正确。划线法用接种环,涂布法用涂布器。

② 正确。火焰旁操作减少污染。

③ 正确。两种方法都能分散菌种获得单菌落。

④ 错误。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

5. 正确答案:A

解析:

A. 错误。纤维素酶测定通常用还原糖定量法。

B. 正确。两种方法都需固体培养基形成菌落。

C. 正确。两种方法都能获得单菌落。

D. 正确。涂布平板法更适合计数。

6. 正确答案:D

解析:

A. 错误。划线法不能计数。

B. 错误。首次灼烧灭菌,后续灼烧为冷却接种环。

C. 错误。涂布器需冷却后再沾菌液。

D. 正确。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7. 正确答案:B

解析:

A. 正确。倒置防止冷凝水污染。

B. 错误。应等温度降至70℃以下再开门。

C. 正确。彻底排冷空气保证灭菌效果。

D. 正确。空白培养是检验污染的有效方法。

8. 正确答案:D

解析:

A. 正确。灼烧至红热确保灭菌。

B. 正确。冷却时靠近火焰减少污染。

C. 正确。划线法通过稀释获得单菌落。

D. 错误。划线法不能用于精确计数。

9. 正确答案:B

解析:

合理方法:②④⑤⑥(4项)

① 错误。选择培养基可以是液体或固体。

③ 错误。核酸不是常规选择依据。

10. 正确答案:C

解析:

A. 错误。不同微生物菌落形态不同。

B. 错误。接种时需关闭紫外灯(对人有害)。

C. 正确。病毒培养需严格灭菌操作。

D. 错误。对照组不应计入统计。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