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生物与环境群落及其演替

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及其演替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河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50.0%

2025-08-29
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及其演替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河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50.0%
1、['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群落的空间结构']

正确率40.0%甲、乙、丙、丁四个群落类型的代表性动植物分布情况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群落
类型
代表
性动物
蜥蜴 树袋鼠 旅鼠 斑马
代表性
植物
猪毛菜、
梭梭树
三叶橡胶树、
望天树
地衣、苔藓 黑麦草

C

A.群落甲中植被极度稀疏,动物均有独特的生存方式以适应环境

B.群落乙中的植物种类丰富,生活着大量的树栖和攀缘动物

C.群落丙中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不存在生物多样性

D.群落丁缺乏高大的乔木类植物,但仍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2、['群落的季节性', '群落的空间结构', '种群的数量特征']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大小的最常用指标

B.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群落的组成和外貌发生昼夜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D.群落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均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

3、['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群落的空间结构']

正确率40.0%黄胸鼠入侵某山地后,对该山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利用鼠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可预测鼠群未来的数量变化

B.黄胸鼠入侵初期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可能接近“$${{J}}$$”形

C.黄胸鼠分布在该山地的不同高度处,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黄胸鼠的入侵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群落的空间结构']

正确率60.0%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特点的是(

A

A.麦田中的七星瓢虫集群分布

B.森林中不同的鸟类栖息在不同的空间

C.草原上的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表现为斑块状和镶嵌性

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

5、['群落的空间结构']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光照是影响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因素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物种间的竞争

C.群落中的各个物种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研究群落空间结构对植被恢复工程中植物的空间配置有指导意义

6、['群落的空间结构']

正确率60.0%下列能说明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D

A.同种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B.豌豆地里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混合种植

C.草原群落中,各丛针茅草之间的空间,生长着其他的草本植物

D.森林中有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

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群落的空间结构', '种群的S型增长', '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通过研究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分析得出呈“$${{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B.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体现出群落存在垂直结构

C.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可帮助人们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8、['种间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 '演替的类型']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生物群落叙述,错误的是(

C

A.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B.湖泊湖近岸区和湖心区的生物分布存在着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D.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9、['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群落的空间结构', '演替的类型']

正确率60.0%某火山喷发,多年以后,此地形成一片森林,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森林不同地段物种组成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森林中乔木的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C.人类的旅游活动可能改变此处群落演替的方向

D.沙丘上进行的演替与该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

10、['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的结果']

正确率40.0%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动物群落无此特点

B.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人类的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农田弃耕后一定会演替为森林,因而群落的演替都会使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1. 答案:C

解析:群落丙的代表性植物为地衣和苔藓,代表性动物为旅鼠,符合苔原群落特征。苔原群落虽然物种较少,但仍存在生物多样性(如地衣、苔藓、旅鼠等物种),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但并非"不存在生物多样性",故C项推测不合理。

2. 答案:C

解析:A错误,种群密度是反映种群大小的最常用指标;B错误,草原生态系统具有垂直结构(如草本层、地表层等);C正确,群落的昼夜变化体现时间结构;D错误,不是所有群落都表现出明显的斑块性和镶嵌性。

3. 答案:B

解析:A错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主要依据出生率和死亡率;B正确,入侵初期资源充足,可能呈"J"形增长;C错误,这是种群的空间分布而非群落结构;D错误,外来物种入侵通常会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

4. 答案:A

解析:A体现的是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集群分布),不属于群落结构;B体现垂直结构;C体现水平结构;D体现垂直结构。

5. 答案:A

解析:A错误,光照主要影响垂直结构而非水平结构(水平结构主要受地形、土壤等影响);B正确,空间结构促进资源利用;C正确,描述水平结构特征;D正确,空间结构研究有实践意义。

6. 答案:D

解析:D明确描述了森林群落中不同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是典型的垂直结构例证。A、B属于种群内变异,C属于水平结构。

7. 答案:D

解析:A错误,"S"型曲线增长率持续减小;B错误,喜鹊巢高度差异属于种群分布;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提高;D正确,热带雨林物种丰富,自我调节能力强。

8. 答案:C

解析:C错误,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A正确,如捕食和竞争可同时存在;B正确,描述水平结构;D正确,前者为次生演替,后者为初生演替。

9. 答案:C

解析:A错误,不同地段物种组成属于水平结构;B错误,均匀分布是种群特征;C正确,人类活动可改变演替方向;D错误,火山岩上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与沙丘演替类型相同。

10. 答案:C

解析:A错误,动物群落也有垂直分层;B错误,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C正确,人类活动影响演替;D错误,弃耕地不一定演替为森林,干旱地区可能停滞在草本阶段。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