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生物与环境群落及其演替

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及其演替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北京市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50.0%

2025-08-11
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及其演替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北京市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50.0%
1、['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的概念', '群落的空间结构']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丰富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C.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

D.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被捕捉,统计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低

2、['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实验: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

正确率60.0%调查法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进行的生物学调查,正确的是(

A

A.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需借助显微镜

B.所有生物均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C.种群密度越大的群落丰富度越高

D.在患者家系可同时进行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

3、['群落的物种组成', '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群落的空间结构']

正确率60.0%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常在依山傍水的区域修建湿地公园.一方面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另一方面注重人工池塘或湖泊的清澈与美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湿地公园中的各种植物、动物、昆虫、构成了生物群落

B.调查湿地公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湿地公园中人工林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

D.人工种植的荔枝树比自然荔枝种群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4、['群落的物种组成',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的数量特征']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标记物脱落会导致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偏大

C.依据种群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度

5、['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演替的概念', '环境容纳量(K值)', '种群的数量特征']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环境容纳量就是该区域中种群的最大数量

C.害虫的啃食往往会改变稻田中水稻的丰富度

D.群落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

6、['种间关系', '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能量流动的过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科研人员连续多年检测某生态系统中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各年份动物 $${{A}}$$ 和动物 $${{B}}$$ 数量(单位:只)
名称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动物 $${{A}}$$ $$1 0 {\times} 1 0^{2}$$ $$1 7 {\times} 1 0^{2}$$ $$5 {\times} 1 0^{2}$$ $$7 {\times} 1 0^{2}$$ $$1 3 {\times} 1 0^{2}$$ $$2 0 {\times} 1 0^{2}$$ $$\mathbf{1 6 \times1 0}^{2}$$
动物 $${{B}}$$ $$1 0 {\times} 1 0^{3}$$ $$4 {\times} 1 0^{3}$$ $$8 {\times} 1 0^{3}$$ $$\mathbf{1 4 \times1 0^{3}}$$ $$1 6 {\times} 1 0^{3}$$ $$1 2 {\times} 1 0^{3}$$ $$7 {\times} 1 0^{3}$$

B

A.动物$${{B}}$$在$${{2}{0}{1}{1}}$$年时丰富度最大

B.两种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关系

C.动物$${{B}}$$某个体同化的能量约$$1 0 \%_{0} \sim2 0 \%$$传递到$${{A}}$$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被标记体的标记物脱落,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7、['群落的物种组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群落的空间结构', '种群的数量特征']

正确率40.0%豹的某个栖息地因人类活动而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数量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D

A.豹种群的出生率不变

B.群落垂直结构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遗传多样性增加

8、['群落的物种组成', '其他生物群落']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湿地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湿地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般高于草原生物群落

B.湿地生物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

C.湿地生物群落中没有陆生生物

D.芦苇、黑藻是湿地生物群落中常见的植物

9、['种群的空间分布', '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群落的空间结构']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B.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C.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的丰富度

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10、['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正确率6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土壤小动物都是消费者,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丰富度

C.用黑光灯诱捕昆虫和用诱虫器诱捕土壤小动物,都利用了动物的趋光性

D.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对其种群密度进行精确统计

1. 解析:

A. 正确,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B. 错误,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不是种群的特征。

C. 错误,竹子高矮属于种群内个体差异,不是群落垂直分层。

D. 错误,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统计值偏大,而非偏小。

正确答案:A

2. 解析:

A. 正确,酵母菌个体微小,需显微镜计数。

B. 错误,黑光灯仅适用于趋光性昆虫。

C. 错误,种群密度与丰富度无直接关系。

D. 错误,发病率需在人群中调查,家系调查仅用于遗传方式。

正确答案:A

3. 解析:

A. 错误,群落应包括所有生物(含微生物)。

B. 正确,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C. 正确,光照是垂直分层的主因。

D. 错误,人工种群多样性低,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正确答案:C

4. 解析:

A. 错误,$$K/2$$时增长速率最大,出生率>死亡率。

B. 正确,标记脱落会高估重捕率,导致结果偏大。

C. 错误,年龄结构仅预测出生率变化趋势。

D. 正确,增加物种数能提高丰度。

正确答案:A

5. 解析:

A. 错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 错误,环境容纳量是长期平衡时的平均数量。

C. 错误,害虫啃食不改变水稻物种数(丰富度)。

D. 正确,演替中种间关系动态调整。

正确答案:D

6. 解析:

A. 错误,丰富度指物种数,表格仅显示数量变化。

B. 正确,A与B数量呈此消彼长趋势,可能为捕食关系。

C. 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但个体间无直接传递关系。

D. 错误,标记脱落会导致结果偏大。

正确答案:B

7. 解析:

A. 错误,引入雌豹后出生率应提高。

B. 无信息支持垂直结构改变。

C. 无证据表明物种丰富度大幅下降。

D. 正确,引入新基因增加遗传多样性。

正确答案:D

8. 解析:

A. 正确,湿地环境复杂,物种丰富度通常较高。

B. 正确,所有群落均有垂直和水平结构。

C. 错误,湿地群落包含两栖类等陆生生物。

D. 正确,芦苇、黑藻为典型湿地植物。

正确答案:C

9. 解析:

A. 错误,垂直分层是群落特征。

B. 错误,种群密度反映当前数量,不能预测趋势。

C. 错误,取样器取样用于群落丰富度研究。

D. 正确,如物种间可能同时存在竞争和互利。

正确答案:D

10. 解析:

A. 错误,生产者还包括藻类等,乔木需用样方法但非全部。

B. 错误,土壤小动物含分解者(如蚯蚓)。

C. 错误,诱虫器利用避光避热性。

D. 错误,标志重捕法为估算值,非精确统计。

正确答案:无完全正确选项(原题可能存在设计缺陷)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