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淹没区到季节性洪泛区分布的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区别季节性洪泛区与偶然洪泛区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C.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
D.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偶然洪泛区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2、['生态位', '演替的类型', '群落演替的结果']正确率60.0%某地“退耕还林”后,第$${{1}}$$年,该地群落中沙蓬占绝对优势;第$${{2}}$$年,该地形成以沙蓬和狗尾草为主的杂草群丛;第$${{3}}$$年,沙蓬和狗尾草优势降低,该地群落以黄花蒿、铁杆蒿和阿尔泰紫菀为主;第$${{4}}$$年,该地群落的黄花蒿和铁杆蒿成为优势种,同时样地中出现了杠柳,形成以黄花蒿和铁杆蒿为主的草灌群丛;第$${{5}}$$年,该地群落的杠柳明显增多,与黄花蒿、铁杆蒿共同构成优势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弃耕地与冰川泥、火灾后的草原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的类型相同
B.随时间推移,该群落演替中优势种发生更替,最终沙蓬、狗尾草消失
C.研究杠柳生态位可研究其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及种间关系等
D.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将不会发生变化
3、['生态位']正确率60.0%群落内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上分化,这种在同一区域,由于种间竞争关系而导致的对环境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称为同域共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食性相同的两种鸟类是可在同一区域内长期共存的
B.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生态位重叠度降低
C.菜粉蝶幼虫啃食叶片,而成虫吸食花蜜不属于同域共存
D.同域共存食肉动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受内源性因素影响
4、['生态位', '群落的空间结构']正确率60.0%有关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B.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C.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D.生活在相同空间内的两个种群具有完全相同的生态位
5、['生态位']正确率60.0%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存在生态位重叠的是()
B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田鼠和土壤微生物
D.菜青虫和青菜
6、['生态位']正确率80.0%群落中出现分层现象,是由于()
B
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化
C.种内竞争
D.种内互助
7、['生态位', '群落的空间结构', '能量流动的过程']正确率60.0%在池塘中人工养殖了多种鱼,其中某种鱼($${{A}}$$鱼)的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池塘中的所有鱼构成了多个种群
B.$${{A}}$$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的生态位有部分重叠
C.流入该池塘的总能量大于池塘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D.$${{A}}$$鱼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8、['种间关系', '生态位']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食物中$${{c}}$$所占比例减小是自然选择使生态位分化的结果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个种群中的一个灭亡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9、['种间关系', '生态位']正确率60.0%貂熊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成年体重十多千克,耳小、尾短、毛长、四肢短,足掌像熊掌、掌面较大。它经常吃狼、猞猁吃剩的食物,也捕食小型动物,在积雪环境下还能捕食大型动物。在我国,貂熊主要分布于寒温带针叶林,以下推测成立的是()
B
A.狼和貂熊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B.足掌面积大有利于在积雪上奔跑
C.耳小、尾短、毛长不利于适应环境
D.貂熊、猞猁、狼占有相同的生态位
10、['生态位']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生态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不会完全相同
C.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竞争也就越激烈
D.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 解析:
A. 正确。不同区域生物种类差异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B. 正确。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 正确。生态位研究需包括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
D. 错误。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土壤小动物应用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D
2. 解析:
A. 正确。三者均为次生演替。
B. 错误。优势种更替不代表原物种完全消失。
C. 正确。生态位研究包含这些要素。
D. 错误。稳定阶段物种组成仍可能变化。
答案:C
3. 解析:
A. 正确。可通过其他生态位分化实现共存。
B. 正确。竞争会促使生态位分化。
C. 错误。不同生活史阶段食性分化属于同域共存。
D. 错误。食肉动物种群密度主要受猎物数量(外源性)影响。
答案:D
4. 解析:
A. 错误。乔木层会影响下层光照等资源分布。
B. 正确。分层现象提高资源利用率。
C. 错误。植物分层主要由光照等非生物因素决定。
D. 错误。完全相同的生态位会导致竞争排斥。
答案:B
5. 解析:
生态位重叠最大的是:B. 豌豆和杂草(竞争光照、水分等资源)
答案:B
6. 解析:
分层现象的直接原因是:B. 生态位分化
答案:B
7. 解析:
A. 正确。不同鱼属于不同种群。
B. 正确。幼体与浮游动物有食物竞争。
C. 正确。总能量包括人工输入能量。
D. 错误。同种鱼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不属于群落结构。
答案:D
8. 解析:
C. 错误。自然选择可能使生态位分化而非必然导致灭亡。
答案:C
9. 解析:
B. 正确。大足掌减小压强适应积雪。
其他选项:A(剩食关系非互利)、C(特征有利于保温)、D(食性不同)错误。
答案:B
10. 解析:
A. 错误。生态位是功能特征非空间特征。
其他选项:B(高斯原理)、C(竞争排除原理)、D正确。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