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生物与环境群落及其演替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群落及其演替知识点考前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河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54.0%

2025-08-26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群落及其演替知识点考前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河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54.0%
1、['种间关系',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推测甲、乙两种植物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

B.若将等量的甲、乙种子种植后,则甲种群的数量将小于乙种群的

C.调查甲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取样方法,样方的面积一般是$${{1}{{m}^{2}}}$$

D.输入比率和输出比率的研究是群落水平的研究

2、['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群落中动物的数量有很多,说明其物种丰富度大

B.同一区域不同的时间段,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能不同

C.同一区域不同的时间段,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一定相同

D.农田中生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多,物种丰富度大

3、['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正确率80.0%对某池塘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时,下列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的是(

C

A.研究池塘中的物种数目及其优势种

B.研究池塘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C.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D.研究池塘中各个种群的空间分布

4、['种间关系',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空间结构']

正确率60.0%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生物群落中,各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营养关系

B.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C.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

D.温带地区的草原和森林因季节变化而体现出群落的季节性

5、['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群落演替的概念']

正确率40.0%长白山杨桦林不同发育阶段所处的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发育早期先锋树种常具有传播广、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B.发育过程中,群落中的不同物种对光照、营养和水分等环境资源的竞争会加剧

C.发育后期,杨桦林中大多数种类的植物具有较好的耐阴性

D.杨桦林不同发育阶段群落结构变化的现象属于初生演替

6、['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正确率60.0%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

A.砀山梨园每年增加的梨树数

B.泗县石龙湖湿地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萧县皇藏峪的优势物种

D.棉花与棉蚜虫之间的关系

7、['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能量流动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结果', '种群的数量特征']

正确率60.0%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某湖泊的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而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降低

8、['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空间结构', '演替的类型']

正确率40.0%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人们对其进行了一定修复,在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很低

B.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

C.若该群落中多为草本植物,则其无垂直结构

D.该群落最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9、['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正确率60.0%在对陆地进行植物群落的调查时,下面几种样方形状中,哪种是理想的样方形状(

B

A.扇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多边形

10、['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正确率60.0%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D

A.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物种数目

D.梧桐山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1、题目分析:选项C提到样方面积为$$1m^{2}$$,但实际草本植物样方通常为$$1m^{2}$$,木本植物需要更大面积,因此C错误。A正确(竞争关系导致此消彼长);B错误(初始等量但竞争结果不确定);D正确(输入输出比率是群落水平研究)。

答案:C

2、物种丰富度指物种数目而非个体数量。A错误(数量多不代表种类多);B正确(时间变化影响丰富度);C错误(丰富度可能变化);D错误(森林生态系统丰富度通常大于农田)。

答案:B

3、群落水平研究涉及多个物种的相互关系、空间分布等。C选项调查单一鱼的种群密度属于种群水平研究,不属于群落水平。

答案:C

4、B选项错误:高山植物因海拔呈现的分布是群落的水平结构(地形变化),而非垂直结构(垂直分层)。A、C、D均正确描述群落特征。

答案:B

5、D选项错误:杨桦林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条件保留),而非初生演替(从裸岩开始)。A、B、C均正确描述演替过程特征。

答案:D

6、A选项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特定物种数量变化),而非群落水平(涉及多个物种)。B、C、D均涉及群落范围、优势种或种间关系。

答案:A

7、D选项错误: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通常伴随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抵抗力稳定性增强)。A、B、C均正确描述种群和群落特征。

答案:D

8、B选项正确:人为修复的演替速度/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A错误(初期丰富度可能较低但会增加);C错误(草本群落仍有垂直结构);D错误(地衣是初生演替先锋,此处为次生演替,可能为草本植物)。

答案:B

9、B选项正确:长方形是最理想的样方形状,因其边界明确且易于设置和计算面积,减少边缘效应误差。

答案:B

10、D选项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特定物种个体数量变化),而非群落水平。A(种间关系)、B(群落范围)、C(物种数目)均属群落水平。

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