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以下关于种群、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群落中的两个种群之间可以同时存在两种种间关系
2、['生物群落的概念', '信息的种类及特点',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正确率60.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句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诗句中的生物组成了群落
B.诗句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诗句中蕴含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D.诗句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生物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空间结构', '演替的类型', '能量传递效率的有关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低潮带至超高潮带分布的植物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在人类的参与下,植被稀少的荒滩可通过次生演替成为物种较丰富的坡地群落
C.图示食物网中,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b+d+e ) / a \times$$$${{1}{0}{0}{\%}}$$
D.图示所有生物可以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4、['生物群落的概念']正确率60.0%下列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D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全部动物
C.一片森林里的全部植物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5、['生物群落的概念',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群落的空间结构']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群落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
B.任何群落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C.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齐,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6、['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正确率40.0%湿地是陆地与水域间的过渡地带,兼有水域和陆地的特征,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B
A.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种群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某湿地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群落
D.湿地对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
7、['生物群落的概念', '能量流动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概念']正确率60.0%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A}}$$害虫生活在树干上,$${{B}}$$害虫生活在叶片上,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后来由于无人管理,多年后该果园逐渐形成了一片小树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A.果园中的植物,害虫$${{A}{、}{B}}$$和鸟($${{C}}$$)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群落
B.该果园形成小树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且果园的抵抗力稳定性要大于小树林
C.用性引诱剂$${{Y}}$$诱杀害虫$${{B}}$$后,短期内害虫$${{A}}$$的种内斗争会减弱
D.鸟捕食害虫后,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8、['生物群落的概念', '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图甲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图乙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若使图甲、乙、丙完整的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_{2}}$$
9、['生物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空间结构']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同一种生物可以构成不同的种群,同一种群可以构成不同的群落
B.花、鸟、虫不能构成种群,但可以参与群落的构成
C.草地与森林都具有垂直结构
D.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10、['生物群落的概念']正确率80.0%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C
A.一片农田中所有的小麦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
C.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D.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
1. 正确答案:D
解析:A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非个体;B错误,常绿阔叶林包含多个物种,属于群落而非种群;C错误,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仅包含植物,缺少动物和微生物,不构成完整群落;D正确,两个种群间可同时存在多种关系,如捕食和竞争共存。
2. 正确答案:A
解析:A错误,诗句中生物(竹、桃、鸭、蒿、芦、河豚)未包含所有生物类群,不能代表完整群落;B正确,体现人与自然和谐;C正确,"水暖鸭先知"体现温度信息传递;D正确,文学创作体现直接价值。
3.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潮间带植物分布差异体现水平结构;B正确,人类干预下荒滩演替为坡地群落属次生演替;C错误,传递效率应为$$ \frac{{c}}{{a}} \times 100\% $$;D错误,图示仅包含部分生物,未构成完整群落。
4. 正确答案:D
解析:A、B、C均只包含部分生物类群(鱼、动物或植物),不完整;D正确,池塘中全部生物包含所有物种,构成生物群落。
5. 正确答案:C
解析:A正确,群落是物种适应环境的结果;B正确,所有群落均具水平和垂直结构;C错误,竹子高矮不齐属种群特征,非群落垂直结构;D正确,人类活动影响演替。
6.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正确,食物链和网构成营养结构;C错误,缺少微生物等类群;D错误,气候调节属间接价值。
7.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缺少微生物等成分;B错误,小树林抵抗力稳定性大于果园;C正确,诱杀B后A竞争减少,种内斗争减弱;D错误,鸟捕食害虫属第二至第三营养级能量流动。
8. 正确答案:D
解析:A错误,图丙中A为大气CO₂;B错误,C(分解者)不促进能量流动;C错误,碳流动形式包括CO₂和有机物;D正确,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₂才完整。
9. 正确答案:A
解析:A错误,同一种群不能构成不同群落;B正确,花鸟虫为多个物种,可构成群落部分;C正确,所有群落具垂直结构;D正确,竹子高低错落体现垂直分层。
10.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仅小麦属种群;B错误,缺少微生物等成分;C正确,池塘全部生物构成群落;D错误,包含无机环境属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