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某地区的菜农长期使用除虫菊酯杀灭菜青虫,导致菜青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出现抗药性对菜青虫而言属于有利变异
B.除虫菊酯诱导菜青虫出现抗药性突变
C.该地区菜青虫的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D.除虫菊酯杀灭菜青虫的同时会污染环境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率40.0%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与能源五大危机,都与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使用价值
B.野猪采食玉米地部分玉米,降低了玉米地的物种多样性
C.可以通过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对物种的遗传资源进行长期保存
D.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越大,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大气中臭氧层能够降低太阳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
C.限制$${{S}{{O}_{2}}}$$和氟氯烃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常见的环境污染
4、['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率80.0%臭氧减少产生的危害中,不包括()
C
A.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B.紫外线辐射增加
C.海平面上升
D.抑制大豆等植物的生长
5、['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率60.0%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臭氧含量减少对水产品产量的影响较小,而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较大
B.大气中$${{C}{{O}_{2}}}$$的增加可通过增强对长波辐射的屏蔽作用影响地球的热平衡
C.防治酸雨的有效办法之一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
D.水质调查时测量的项目包括温度、$${{p}{H}}$$、悬浮颗粒、细菌含量等
6、['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率60.0%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物的是 ( )
D
A.家庭污水
B.微生物病原体
C.水土流失的冲积物
D.河泥中的细菌
7、['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率60.0%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有关叙述, 错 误的是()
A
A.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连续的薄层
B.尽管今后各国都在实施人口控制和家庭生育计划,但是人口还会继续增长
C.大幅度地植树造林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由于$${{C}{{O}_{2}}}$$过多造成的温室效应
D.野生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为人类提供广泛的选择余地,以应付未来世界的变化
8、['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率60.0%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
A
A.减弱温室效应
B.增加燃料需求
C.破坏生态环境
D.减少人均耕地
9、['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率80.0%氟利昂大量逸散到大气层中会直接导致()
A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形成
C.水体污染
D.温室效应
10、['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
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
C.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1. 解析:
选项B错误。除虫菊酯不能诱导菜青虫出现抗药性突变,突变是随机的,除虫菊酯只是选择压力,使抗药性个体存活并繁殖,导致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抗药性对菜青虫有利(选项A正确),但除虫菊酯会污染环境(选项D正确)。
2. 解析:
选项B错误。野猪采食玉米仅影响玉米产量,未降低物种多样性(除非导致其他物种消失)。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如生态功能)通常大于直接价值(如资源利用)(选项A正确)。建立种子库和基因库可保存遗传资源(选项C正确),遗传多样性增强适应能力(选项D正确)。
3. 解析:
选项C错误。酸雨主要由$$SO_2$$和氮氧化物引起,氟氯烃破坏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选项A正确),$$CO_2$$加剧温室效应(选项B正确),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是常见类型(选项D正确)。
4. 解析:
选项C正确。海平面上升由温室效应导致,与臭氧减少无关。臭氧减少会增加紫外线辐射(选项B),引发皮肤癌(选项A)并抑制植物生长(选项D)。
5. 解析:
选项A错误。臭氧减少对水生生态系统(如浮游生物)影响显著,间接降低水产品产量。$$CO_2$$通过吸收长波辐射影响热平衡(选项B正确),限制$$SO_2$$和氮氧化物可防治酸雨(选项C正确),水质调查包含所列项目(选项D正确)。
6. 解析:
选项D正确。河泥中的细菌是自然水体成分,非污染物。家庭污水(选项A)、病原体(选项B)和冲积物(选项C)均为污染物。
7. 解析:
选项A错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非连续薄层。人口增长因惯性会持续(选项B正确),植树造林无法完全抵消$$CO_2$$排放(选项C正确),生物多样性提供适应潜力(选项D正确)。
8. 解析:
选项A正确。人口增长加剧温室效应(如更多$$CO_2$$排放),而非减弱。燃料需求增加(选项B)、生态破坏(选项C)和耕地减少(选项D)均为人口增长的影响。
9. 解析:
选项A正确。氟利昂直接破坏臭氧层。酸雨(选项B)由$$SO_2$$等引起,水体污染(选项C)和温室效应(选项D)与氟利昂无直接关联。
10. 解析:
选项C错误。臭氧减少主因是氟利昂等化学物质,非化石燃料燃烧。臭氧吸收紫外线(选项A正确),其减少导致皮肤癌(选项B正确),需全球合作保护(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