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0.0%

2025-08-13
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答案-湖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0.0%
1、['生态金字塔', '能量流动的特点']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生物量金字塔大多呈现图丙所示形态

B.由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征,能量金字塔通常呈现图丙所示形态

C.图甲不可能表示某些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

D.生态金字塔中每一层代表一个营养级,分解者不包含在其中

2、['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

B.自然生态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倒置情形,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

C.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 '物质循环的特点']

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与传统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能更多的被人类所利用

B.如果要画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只需要除去塘泥中所指的箭头即可

C.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能量和物质循环再生

D.丰收的主要原因是该农业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能量流动的特点']

正确率60.0%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的原因不包括(

D

A.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其他的生物替代

D.能量在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能量流动的特点', '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正确率60.0%茶树菇味道鲜美,常野生于油茶树枯朽的树桩上。某林场尝试在树下套种茶树菇,并用桐树、柳树、杨树脱落的枝叶制作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生长在油茶树树桩上的茶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茶树菇利用的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不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

C.套种技术可以提高树木和茶树菇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

D.该林场的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6、['能量流动的特点', '能量传递效率的有关计算']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虎鲸增加$${{2}{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

C

A.$${{5}{0}}$$$${{k}{g}}$$

B.$${{2}{0}{0}}$$$${{k}{g}}$$

C.$${{2}{5}{0}}$$$${{k}{g}}$$

D.$${{5}{0}{0}}$$$${{k}{g}}$$

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生态学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消费者后,仍可从消费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

B.输入人工鱼塘的总能量一定是鱼塘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C.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合理控制昆虫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物质循环的概念', '能量流动的特点']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

B.物质循环是循环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9、['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 '能量传递效率的有关计算']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兔子吃了$${{1}{{k}{g}}}$$的草,则这$${{1}{{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

10、['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能量流动的特点']

正确率40.0%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地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狼从鹿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鹿和狼之间的信息传递对鹿不利,使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C.消灭了狼,使得鹿的种群数量按照人类的意愿持续增长

D.大量捕杀狼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发生改变

1. 题目解析:

A. 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倒置(如海洋生态系统),故不一定呈现图丙形态

B. 能量金字塔始终正立,因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正确)

C. 图甲倒置金字塔可表示某些生态系统(如昆虫→树木)

D. 分解者不参与营养级构成(正确)

答案:C

\n

2. 题目解析:

A. 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能量(正确)

B. 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正确)

C. 桑基鱼塘提高能量利用率而非传递效率(错误)

D. 粪便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正确)

答案:C

\n

3. 题目解析:

A. 人工生态系统可提高能量利用率(正确)

B. 需同时除去塘泥和粪便的箭头(错误)

C. 物质可循环,能量不能循环(错误)

D. 提高的是利用率而非传递效率(错误)

答案:A

\n

4. 题目解析:

D选项描述能量流动规律,与自我调节能力无关

答案:D

\n

5. 题目解析:

A. 茶树菇分解枯木属于分解者(正确)

B. 枯朽树桩能量属于油茶树同化量(错误)

C. 茶树菇不需光照,不提高光能利用率(错误)

D. 提高能量利用率而非传递效率(错误)

答案:A

\n

6. 题目解析:

按10%传递效率计算:$$2 \div 0.1^3 = 2000kg$$

但题目问"至少",应按20%计算:$$2 \div 0.2^3 = 250kg$$

答案:C

\n

7. 题目解析:

B. 人工鱼塘还需计入人工投喂的饲料能量(错误)

答案:B

\n

8. 题目解析:

C. 营养级多不代表人类可利用能量少(错误)

答案:C

\n

9. 题目解析:

C. 光合作用实现能量输入(正确)

A. 草中能量未全部被同化

B. 10%是营养级间效率非个体间

D. 能量不能循环

答案:C

\n

10. 题目解析:

A. 所有能量最终来自生产者(正确)

B. 信息传递维持生态稳定

C. 种群不能无限增长

D. 能量流动方向不变

答案:A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