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江苏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0.0%

2025-09-19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江苏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0.0%
1、['原核细胞',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无氧呼吸', '实验: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

正确率40.0%高中生物中,带“菌”的生物很多,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B

A.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相同的

B.硝化细菌和蓝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生产者

C.要温和的去除细菌的细胞壁,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在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中,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时,要从试管底部吸取,这样计数更准确。

2、['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正确率40.0%“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以下与此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野池”是由无机环境及生物群落组成的生态系统

B.“野池”里所有的植物组成了一个种群

C.“蜻蜓”与“蒲”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D.“野池”中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组织

3、['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的空间结构', '生物防治',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正确率40.0%稻田养鸭有助于绿色有机水稻的发展,增进农业环境保护。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C

A.鸭取食害虫和杂草,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B.稻田养鸭可能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类群

C.稻田中水稻种群的分布属于群落具有水平结构的一种表现

D.鸭粪分解形成无机盐供水稻利用能够促进水稻生长

7、['种群与群落综合',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正确率40.0%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B.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

C.采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

D.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1. 解析:

A错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CO_2$$,产物不同。

B正确: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生产者。

C错误: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应使用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用于植物细胞壁。

D错误: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应从不同位置随机取样,仅从底部吸取会导致计数偏差。

正确答案:B

2. 解析:

A正确: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共同组成,"野池"符合此特征。

B错误:"所有植物"包含多个物种(如菱、蒲),不属于同一种群(种群指同一物种)。

C错误:蜻蜓(动物)具有系统层次,蒲(植物)无系统层次,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D错误:池塘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组织是更高层次的结构。

正确答案:A

3. 解析:

A合理:鸭取食害虫和杂草,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B合理:鸭的活动和排泄物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

C不合理:水稻种群的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群落水平结构指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的配置状况。

D合理:鸭粪经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盐,可被水稻吸收利用。

正确答案:C

7. 解析:

A正确: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在光照和养分竞争中有明显优势。

B错误:摄食植物幼根的底栖动物属于消费者,分解者是指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C正确:蟹类活动能力强,样方法适用于静止生物,应采用标记重捕法更准确。

D正确:引进外来物种需进行生态风险评估,防止生物入侵。

正确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