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生物与环境种群及其动态

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及其动态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安徽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16
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及其动态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答案-安徽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1、['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信息的种类及特点', '环境容纳量(K值)']

正确率60.0%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山上野猪数量大增,甚至出现了野猪在湖中冬泳的景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野猪数量上升会导致环境容纳量改变

B.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野猪种群的密度

C.野猪以尿液划分领地属于化学信息传递

D.野猪种群密度增大,无须保护,人们可上山捕杀

2、['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环境容纳量(K值)']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1}{1}{0}}$$只

B.$${{2}{2}{0}}$$只

C.$${{3}{3}{0}}$$只

D.$${{4}{4}{0}}$$只

3、['环境容纳量(K值)']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环境容纳量会随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改变而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相同

C.一个地域的环境容纳量由其有效资源决定

D.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种群数量不再改变

4、['环境容纳量(K值)', '种群的S型增长', '种群数量的波动']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前$${{6}}$$天,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B.在第$${{2}}$$天和第$${{3}}$$天,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C.在$${{0}{.}{5}}$$$${{m}{L}}$$培养液中,大草履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3}{7}{5}}$$个

D.$${{6}}$$天后,若不改变培养条件,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将长期稳定不变

5、['种群的J型增长', '环境容纳量(K值)', '种群的S型增长']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快速达到$${{K}}$$值,和原$${{K}}$$值相同

B.$${{c}}$$点时种群$${{Y}}$$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C.曲线$${{X}}$$的$${{λ}}$$是逐渐增大的

D.曲线$${{X}}$$与曲线$${{Y}}$$的不同是由于竞争和种内竞争造成的

6、['种间关系', '环境容纳量(K值)', '种群的S型增长']

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4}}$$天内两个种群的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随时间加剧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

D.草履虫的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λ}}$$趋向于$${{0}}$$

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能量流动的特点', '物质循环的特点', '环境容纳量(K值)']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能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B.“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在鱼群数量接近$${{K}}$$值时开始捕捞,最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D.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

8、['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的方法', '环境容纳量(K值)']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与数学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

B.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C.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称为数学模型

D.“$${{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mathrm{N_{t}}=\mathrm{N}_{0} \lambda^{\mathrm{t}}$$中$${{λ}}$$是自变量

9、['种群的空间分布', '群落演替的概念', '环境容纳量(K值)']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A.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B.校园的草地上蒲公英呈随机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C.通常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初生演替所需的时间更长

D.不同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相互抑制是常见的表现方式

10、['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 '种间关系', '环境容纳量(K值)', '种群的S型增长']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应为捕食

B.$${{t}_{3}}$$时乙的种群数量多于甲的种群数量

C.若乙代表某害虫种群,防治害虫应在$${{t}_{4}}$$时刻进行

D.$${{t}_{1}{~}{{t}_{3}}}$$时间内甲种群的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1. 题目解析:

A. 错误。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决定,不是由种群数量改变。

B. 错误。调查野猪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不是取样器取样法。

C. 正确。尿液中的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属于化学信息传递。

D. 错误。野猪数量增加仍需科学管理,不能随意捕杀。

正确答案:C

3. 题目解析:

A. 错误。环境容纳量由资源决定,不直接受出生率/死亡率影响。

B. 错误。不同栖息地的资源不同,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

C. 正确。环境容纳量取决于有效资源量。

D. 错误。达到环境容纳量后种群数量会在K值上下波动。

正确答案:C

7. 题目解析:

A. 错误。信息传递也可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

B. 错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C. 错误。应在种群数量超过K/2时捕捞。

D. 正确。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更高。

正确答案:D

8. 题目解析:

A. 正确。种群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

B. 正确。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濒危物种的根本措施。

C. 正确。这是数学模型的定义。

D. 错误。λ是增长倍数,不是自变量。

正确答案:D

9. 题目解析:

A. 正确。接近K值时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B. 错误。蒲公英分布属于种群特征,不是群落结构。

C. 正确。初生演替需要更长时间。

D. 正确。种间竞争表现为相互抑制。

正确答案:B

注:第2、4、5、6、10题因SVG异常无法提供完整解析。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