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生物与环境种群及其动态

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种群及其动态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2.00000000000001%

2025-09-08
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种群及其动态知识点月考进阶自测题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2.00000000000001%
1、['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 '内环境的组成', '生长素的运输',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②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③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两次捕获期间部分个体迁出该地区,调查结果不一定大于实际值
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⑤从$${{3}{0}}$$℃的环境进入$${{5}}$$℃,小白鼠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相应增加
⑥抗体、淋巴因子和血红蛋白均存在于内环境中

D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2、['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

正确率60.0%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率不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的增长已满足不了我国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家提出了“三孩”政策。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方法是抽样检测

B.出生率低会导致性别比例失调

C.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我国的人口已达到环境容纳量

D.“三孩”政策可以提高出生率,保证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

7、['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

正确率40.0%在分析某野生生物种群年龄结构时,将种群分为幼年(甲)、成年(乙)及老年(丙)三个年龄层,统计各年龄层成员数量所占比例。当年龄结构处于下列哪项时,预示该种群需要加强保护(

B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甲=乙=丙

8、['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正确率40.0%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该害虫的种群密度

B.对害虫的防治应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进行

C.将农作物秸秆沤肥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错误: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重力缺失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但生长素仍可进行极性运输。

②正确:脱落酸确实能调控基因组表达,促进果实衰老脱落。

③正确:标志重捕法公式为$$N=\frac{{M\times n}}{{m}}$$,若部分个体迁出,重捕标记数$$m$$可能减小,但结果不一定大于实际值。

④错误:种群密度是基本数量特征,但年龄结构才能预测变化趋势。

⑤正确:低温环境中,小白鼠通过增加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⑥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错误项为①④⑥,故选D。

2. 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错误:人口普查是全面调查,非抽样检测。

B错误:出生率低与性别比例无直接因果关系。

C错误:人口老龄化不等于达到环境容纳量,后者受资源限制。

D正确:"三孩"政策通过提高出生率,可使年轻人口比例增加,形成增长型年龄结构。

故选D。

7. 种群年龄结构预示需要加强保护的是(

当老年层比例最高(丙>乙>甲)时,为衰退型种群,出生率低死亡率高,需要加强保护。

故选B。

8. 运用生态学原理正确的说法是(

A错误:性引诱剂诱捕雄性是通过降低出生率(非死亡率)控制种群密度。

B错误:害虫防治应在种群数量较低时(远低于K/2)进行,避免快速增长。

C错误:秸秆沤肥实现物质循环,但能量以热能散失不可循环。

D正确: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可减少灭绝风险,保护生物多样性。

故选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