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稳态与调节免疫调节

体液免疫-免疫调节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贵州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13
体液免疫-免疫调节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贵州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1、['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正确率40.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免疫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吞噬细胞表面有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表面分子标志的受体

B.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白细胞介素$${{−}{2}}$$的刺激后便开始增殖

C.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前,人体血浆中通常不存在对抗该病毒的抗体

D.吞噬细胞可分泌白细胞介素$${{−}{1}}$$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活化

2、['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 '细胞免疫']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

C.一个效应$${{T}}$$淋巴细胞可裂解多种靶细胞

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3、['免疫学的应用', '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

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①}$$是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②}$$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加强③的免疫作用

C.$${④}$$为浆细胞,1种浆细胞只能分泌1种抗体

D.$${⑤}$$为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4、['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

正确率40.0%抗体是一种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以及某些细胞膜表面,具防御作用的物质。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是(

D

A.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有的可成为膜蛋白

B.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未必来自病原体

C.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不一定都利于稳态的维持

D.人体内不同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不同是因为基因组成不同

5、['免疫失调', '免疫学的应用', '体液免疫']

正确率40.0%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有关艾滋病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T}_{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相同

B.$${{H}{I}{V}}$$能摧毁特异性免疫,感染者体内检测不到相应抗体

C.艾滋病疫苗研制困难可能与$${{H}{I}{V}}$$的核酸结构有关

D.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措施主要是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6、['体液免疫']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体液免疫消灭病原体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效应$${{B}}$$淋巴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B.抗体会与细胞外的病原体或外毒素结合

C.$${{T}}$$淋巴细胞能够接受吞噬细胞质膜表面抗原的刺激

D.成熟$${{B}}$$淋巴细胞能接受体液中病原体的刺激

7、['免疫系统的功能', '体液免疫']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某人免疫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的是

B

A.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但不能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均存在差异性

C.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

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8、['免疫学的应用', '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新生儿一般不易患某些传染病的原因是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D.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会传染艾滋病

9、['免疫系统的功能',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

正确率40.0%以下关于患者的免疫功能表现,叙述合理的是(

B

A.艾滋病患者、先天性胸腺缺失的裸鼠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B.无巨噬细胞的患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特异性免疫功能不正常

C.过敏反应、红斑狼疮患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正常,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过低

D.大面积烧伤的患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10、['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正确率40.0%$${{2}{0}{1}{0}}$$年我国不少地区出现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是(

A

A.$${{B}}$$细胞大量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B}}$$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肠道病毒特异性结合,并清除病毒

D.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抗原

1. 解析:

A. 正确。吞噬细胞表面有模式识别受体(PRRs),可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

B. 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需要双重信号(抗原信号+白细胞介素$$-2$$)才能增殖,仅白细胞介素$$-2$$不足。

C. 正确。未感染前无相应抗体。

D. 正确。白细胞介素$$-1$$可促进辅助性$$T$$细胞活化。

答案:B

\n

2. 解析:

A. 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B. 正确。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淋巴因子。

C. 错误。效应$$T$$细胞具有特异性,只能裂解携带相同抗原的靶细胞。

D. 正确。浆细胞通过克隆选择产生单一抗体。

答案:C

\n

3. 解析:

A. 错误。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 正确。$$②$$为辅助性$$T$$细胞,其分泌的淋巴因子可加强$$③$$(B细胞)的免疫作用。

C. 正确。浆细胞具有抗体分泌特异性。

D. 正确。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快速增殖分化。

答案:A

\n

4. 解析:

A. 正确。部分抗体可成为B细胞膜表面的BCR。

B. 正确。抗原可能来自过敏原或自身抗原。

C. 正确。如过敏反应不利于稳态。

D. 错误。抗体差异源于基因重组/选择性表达,非基因组不同。

答案:D

\n

5. 解析:

A. 错误。$$HIV$$为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流动包含逆转录过程。

B. 错误。$$HIV$$主要破坏辅助性$$T$$细胞,但初期仍可检测抗体。

C. 正确。$$HIV$$的RNA易变异导致疫苗研制困难。

D. 错误。主要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治疗无效。

答案:C

\n

6. 解析:

A. 错误。吞噬细胞非特异性识别抗原。

B. 正确。抗体作用于细胞外病原体。

C. 正确。$$T$$细胞通过APC呈递抗原激活。

D. 正确。成熟B细胞可通过BCR识别抗原。

答案:A

\n

7. 解析:

A. 正确。效应$$T$$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后,需吞噬细胞清除抗原。

B. 正确。细胞分化导致基因表达差异。

C. 正确。记忆B细胞可快速启动二次免疫。

D. 正确。吞噬细胞参与两道免疫防线。

答案:B(题干要求选"不正确"项)

\n

8. 解析:

A. 错误。自身异常细胞可成为抗原。

B. 错误。记忆细胞不直接产生抗体。

C. 正确。胎儿通过胎盘获得IgG抗体。

D. 错误。蚊蝇不传播艾滋病。

答案:C

\n

9. 解析:

A. 错误。裸鼠保留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

B. 正确。巨噬细胞缺失影响抗原呈递。

C. 错误。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

D. 错误。大面积烧伤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B

\n

10. 解析:

A. 正确。病毒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 错误。浆细胞分泌抗体,B细胞不分泌。

C. 错误。淋巴因子无抗原特异性。

D. 错误。记忆细胞不直接分泌抗体。

答案:A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