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稳态与调节免疫调节

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调节知识点课后进阶自测题答案-内蒙古自治区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50.0%

2025-08-26
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调节知识点课后进阶自测题答案-内蒙古自治区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50.0%
1、['人体的三道防线']

正确率60.0%人的唾液中含有一种能水解黏多糖的碱性酶——溶菌酶,该酶对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好的“杀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A.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的是特异性免疫

B.幽门螺杆菌应含有能被溶菌酶水解的黏多糖

C.唾液腺细胞能产生溶菌酶,但不能产生细胞因子

D.侵入人体的致病菌可能会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人体的三道防线']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内皮细胞识别并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血细胞中除了红细胞和血小板之外,其他种类均属于白细胞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人体的三道防线', '细胞免疫']

正确率60.0%人感染鼻病毒,身体产生了一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细胞免疫的(  )

D

A.鼻腔粘膜分泌某种物质抑制鼻病毒繁殖

B.口腔中的有益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鼻病毒

C.免疫球蛋白与鼻病毒结合后被吞噬细胞消化

D.效应T细胞与寄生鼻病毒的细胞密切接触

4、['人体的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正确率40.0%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下列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C

A.胃酸杀灭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

B.血浆中溶菌酶的抑菌、杀菌作用

C.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

D.皮肤、黏膜对病原微生物的阻挡作用

5、['人体的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免疫系统的组成']

正确率40.0%自2014年2月至今,西非多国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因发病快、致死率高,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警惕。该病毒侵入人体后(

A

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发挥作用

B.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C.刺激吞噬细胞增殖分化为多种记忆细胞

D.机体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都来自浆细胞

6、['人体的三道防线']

正确率60.0%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特异性分解肽聚糖。因此唾液能通过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抑制细菌的生长。这种溶菌酶的存在,体现了人体的(

A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免疫防线

D.体液免疫

7、['人体的三道防线']

正确率60.0%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巨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抗原结合

C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8、['免疫失调', '人体的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正确率40.0%嗜酸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它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也能释放多种溶酶体酶杀死细菌,还能抑制过敏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嗜酸性粒细胞与$${{T}}$$细胞的来源相同

B.嗜酸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

C.嗜酸性粒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D.某些发生过敏反应的个体体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可能高于正常值

9、['免疫失调', '人体的三道防线']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B.$${{E}{⋅}{{g}{a}{l}{l}}}$$转移到肠道外已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

C.小肠分泌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

D.$${{E}{⋅}{{g}{a}{l}{l}}}$$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同时还可能分泌了其它免疫活性物质

10、['人体的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无论先天性免疫还是获得性免疫都具有特异性

B.吞噬细胞既参与先天性免疫又参与获得性免疫

C.$${{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D.溶菌酶、抗体、淋巴因子等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

1. 解析:溶菌酶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A选项错误。幽门螺杆菌含有黏多糖,可被溶菌酶水解,B正确。唾液腺细胞产生溶菌酶,但不产生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产生),C正确。致病菌侵入可能引发特异性免疫,D正确。答案:A

2. 解析:白细胞迁移需要消耗能量(ATP),B正确。内皮细胞识别白细胞糖蛋白导致黏着,A正确。血细胞中除红细胞和血小板外,其余为白细胞,C正确。白细胞穿过血管壁依靠变形运动(非选择透过性),D错误。答案:D

3. 解析:细胞免疫的核心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A、B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属于体液免疫,D符合细胞免疫特点。答案:D

4. 解析:特异性免疫具有记忆性和特异性。A、B、D均为非特异性免疫,C中记忆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二次免疫)。答案:C

5. 解析:病毒侵入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均发挥作用,A正确。淋巴因子不直接与病毒结合(增强免疫作用),B错误。吞噬细胞不分化为记忆细胞(由淋巴细胞分化),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还可由其他细胞产生(如溶菌酶),D错误。答案:A

6. 解析:溶菌酶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包含第一、二道防线),C正确(第二道防线)。但题目要求体现的特点是非特异性免疫。答案:A(最佳选项)

7. 解析:第一道防线包括物理屏障(皮肤、黏膜)和化学分泌物(胃液、唾液)。①、②、④、⑤属于第一道防线;③属于第二道防线;⑥、⑦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C

8.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与T细胞均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A正确。其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它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参与特异性免疫),C正确。过敏反应中其数量可能升高,D正确。答案:B

9. 解析:抗磷脂综合征是自身免疫病,A正确。细菌转移突破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B正确。小肠杀菌物质属第二道防线,C正确。细菌侵入可诱导抗体及其他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产生,D正确。本题无错误选项,但题目要求"不正确",可能为命题瑕疵,结合选项B中"E⋅gall"应为细菌名称,表述无误。答案:无错误(但根据命题意图,或需复核)

10. 解析: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无特异性,A错误。吞噬细胞参与两道非特异性防线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呈递),B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仅分泌抗体),C错误。溶菌酶可由非免疫细胞(如唾液腺)产生,D错误。答案: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