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稳态与调节免疫调节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免疫调节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解析-甘肃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36.0%

2025-08-19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免疫调节知识点回顾进阶自测题解析-甘肃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36.0%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h}{M}{P}{V}}$$入侵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均能抵御病毒

B.药物$${{A}}$$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C.药物$${{A}}$$也能够提高抗体的数量,该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h}{M}{P}{V}}$$

D.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结合病毒并进行清除,但药物$${{A}}$$不能提高其数量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图中$${{A}}$$为抗原呈递细胞$${,{B}}$$为$${{B}}$$细胞$${,{F}}$$为细胞毒性$${{T}}$$细胞

B.图中$${{a}}$$可为细胞因子或抗体

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B}}$$、细胞$${{C}}$$、细胞$${{D}}$$、细胞$${{E}}$$、细胞$${{F}}$$和细胞$${{H}}$$

D.若该同学感染的是病毒,则只有①②过程被活化,产生细胞$${{C}}$$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正确率40.0%新冠病毒是一种$${{R}{N}{A}}$$复制病毒,其遗传物质为一条单链$${{R}{N}{A}{,}}$$病毒体内并无$${{R}{N}{A}}$$复制酶$${,{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可直接翻译出$${{R}{N}{A}}$$复制酶。病毒外包被脂类膜,膜表面含有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其中$${{S}}$$蛋白可特异性识别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新冠病毒的某些蛋白质可以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B.新冠病毒增殖过程中,以病毒$${{R}{N}{A}}$$为模板直接复制出相同$${{R}{N}{A}}$$

C.人体通过细胞免疫清除入侵机体的新冠病毒

D.加热容易使新冠病毒失活,主要是由于加热可使病毒$${{R}{N}{A}}$$分解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正确率60.0%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

A.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B.$${{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

C.辅助性$${{T}}$$细胞活化并分泌白细胞介素

D.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形成一个细胞群

5、['人体的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免疫系统的组成']

正确率40.0%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人体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B.皮肤和黏膜分别构成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侵染人体的第一及第二道防线

C.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

D.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6、['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正确率40.0%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侵染过程需要经过特异性识别

B.会降低细胞免疫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C.不会降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D.可以在人体内环境中复制增殖

7、['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

正确率40.0%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部分免疫细胞迁移至受损的部位。这些细胞能从毛细血管壁钻出,进入组织间隙,最终克服感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有皮肤、杀菌物质等,而杀菌物质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吞噬细胞对病原微生物不具有特异性,可从血液中进入组织液中

C.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体内产生相应抗体的细胞不应来自记忆细胞

D.若病原微生物已进入细胞,则克服感染的过程应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8、['免疫系统的功能',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B

A.$${{L}{C}{M}}$$病毒感染后,小鼠发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

B.实验结果说明分离出的淋巴细胞中有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C.被$${{L}{C}{M}}$$病毒感染的$$5 3 \, \mathrm{C 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表面有抗原$${{−}{{M}{H}{C}}}$$复合体

D.上清液中有$$5 3 \, \mathrm{C r}$$,说明靶细胞已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诱导下裂解

9、['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D

A.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结合物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核利用

10、['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C

A.$${{P}{D}{−}{{L}{l}}}$$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mathrm{P D-L 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mathrm{P D-L 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mathrm{P D-L 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1. 选项分析:

A. 错误。巨噬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不是淋巴细胞

B. 错误。巨噬细胞参与的是第二道防线,不是第一道防线

C. 正确。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特定抗原,药物A提高抗体数量可增强特异性免疫

D. 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识别被感染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来清除病毒,不能直接结合病毒

2. 选项分析:

A. 正确。A为抗原呈递细胞,B为B细胞,F为细胞毒性T细胞

B. 正确。a可为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或抗体

C. 错误。抗原呈递细胞(A)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D. 错误。病毒感染会同时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不仅限于①②过程

3. 选项分析:

A. 正确。病毒表面的S蛋白等可以作为抗原引起免疫反应

B. 错误。RNA复制需要先翻译出RNA复制酶,不能直接复制

C. 错误。清除病毒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

D. 错误。加热主要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而不是直接分解RNA

4. 选项分析:

A. 不会发生。浆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不再进行分裂

B. 会发生。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

C. 会发生。辅助性T细胞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

D. 会发生。细胞毒性T细胞可分裂形成效应细胞群

5. 选项分析:

A. 错误。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 错误。皮肤和黏膜共同构成第一道防线

C. 错误。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不是细胞毒性T细胞

D. 正确。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中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6. 选项分析:

A. 正确。病毒通过特异性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侵染

B. 错误。吞噬细胞参与抗原呈递,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 错误。吞噬细胞是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D. 错误。病毒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

7. 选项分析:

A. 错误。杀菌物质主要由吞噬细胞等产生,不是淋巴细胞

B. 正确。吞噬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可从血液进入组织液

C. 正确。初次感染时抗体由初始B细胞产生,不是记忆细胞

D. 正确。胞内病原体清除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协同

8. 选项分析:

A. 正确。病毒感染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B. 正确。实验结果显示有抗体产生和细胞毒性作用

C. 正确。被感染细胞表面表达抗原-MHC复合体

D. 正确。Cr51释放表明靶细胞被效应细胞裂解

9. 选项分析:

A. 错误。细胞丙(浆细胞)不能接受抗原刺激

B. 正确。浆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

C. 正确。浆细胞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更发达,用于抗体加工

D. 正确。抗原-抗体复合物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利用

10. 选项分析:

A. 正确。PD-L1和PD-1抗体可阻断免疫抑制通路

B. 正确。PD-L1与T细胞PD-1结合抑制T细胞功能

C. 错误。PD-L1与PD-1结合会抑制而非增强T细胞功能

D. 正确。敲除PD-L1基因可减少免疫逃逸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