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生物膜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B.人体仅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就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C.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大熊猫的数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在$${{K}}$$值上下波动
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2、['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正确率60.0%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B.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液的量相差不大$${,{H}{C}{{O}^{−}_{3}}}$$、$$\mathrm{H P O_{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
D.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_{2}}}$$、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免疫调节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3、['血糖平衡的调节', '稳态的调节机制', '稳态失调与相关疾病']正确率40.0%在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时,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学生在进行田径比赛时,肌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
B.在剧烈运动后建议学生补充淡盐水来维持体内内环境的平衡
C.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时,会导致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
D.参加短跑等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
5、['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稳态的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C.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D.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6、['内环境的组成', '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的作用']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指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A.血浆$${{p}{H}}$$在$$7. 3 5 \sim7. 4 5$$之间
B.血浆的渗透压约为$${{7}{7}{0}{{k}{P}{a}}}$$
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
7、['稳态的调节机制']正确率60.0%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寒冷时手脚冰冷,说明内环境稳态已被破坏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多数依靠负反馈调节
D.受病菌感染时人体会发烧,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8、['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D
A.最初贝尔纳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神经调节
B.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C.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健康人通过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可以适应任何环境变化
9、['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反馈调节
B.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共同维持的
D.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可由排泄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
1. 解析:
A. 生物膜主要通过主动运输、被动运输等多种方式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主动运输不是唯一方式,但该表述基本正确
B. 错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协调活动,不仅仅是四个系统
C. 正确。种群数量在环境容纳量K值上下波动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稳态现象
D. 正确。生物多样性通过生态功能体现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
答案:B
2. 解析:
A. 错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而非绝对不变,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 正确。至少有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参与维持稳态
C. 错误。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远大于渗入淋巴液的量,后者只占少部分
D. 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答案:B
3. 解析:
A. 错误。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维持血糖
B. 正确。剧烈运动后出汗失水失盐,补充淡盐水可维持水盐平衡
C. 错误。内环境稳态失衡时,酶活性可能受影响,但酶促反应不一定会加快
D. 错误。人体有缓冲物质如 $$HCO_3^-$$ 等,能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不会显著下降
答案:B
5. 解析:
A. 正确。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B. 错误。不是所有稳态调节都有反射弧参与,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
C. 正确。水盐平衡调节相互关联,如抗利尿激素调节
D. 正确。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
答案:B
6. 解析:
A. 正确。正常血浆pH为7.35-7.45
B. 正确。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300mOsm/L)
C. 正确。人体核心温度维持在37℃左右
D. 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 和 $$Cl^-$$,而非 $$K^+$$
答案:D
7. 解析:
A. 错误。稳态是相对稳定而非绝对不变
B. 错误。寒冷时手脚冰冷是正常生理调节,不是稳态破坏
C. 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D. 错误。发烧是免疫反应,有助于清除病原体,是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
答案:C
8. 解析:
A. 正确。贝尔纳最早提出内环境概念,认为主要依赖神经调节
B. 正确。坎农提出稳态概念,认为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C. 正确。现代观点认为神经-体液-免疫网络是主要调节机制
D. 错误。人体调节能力有限,无法适应任何环境变化
答案:D
9. 解析:
A. 正确。反馈调节是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
B. 正确。稳态破坏必然影响细胞正常代谢
C. 错误。还需要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参与
D. 正确。代谢废物通过多种途径排出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