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稳态与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成分-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吉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2025-08-26
内环境成分-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吉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1、['内环境成分']

正确率40.0%下表所示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 $$\mathrm{( m m o l / L )}$$ $${{N}{a}^{+}}$$ $${{K}^{+}}$$ $$\mathrm{C a^{2+}}$$ $$\mathrm{M 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7}}$$ $${{4}{.}{0}}$$ $${{1}{.}{2}{5}}$$ $${{1}{.}{0}}$$ $$1 1 4. 0$$ $${{7}{.}{5}}$$ $${{1}{.}{0}}$$
$${{1}{4}{2}}$$ $${{5}{.}{0}}$$ $${{2}{.}{5}}$$ $${{1}{.}{5}}$$ $$1 0 3. 3$$ $${{6}{.}{0}}$$ $${{1}{6}{.}{0}}$$
$${{1}{0}}$$ $${{1}{4}{0}}$$ $${{2}{.}{5}}$$ $$1 0. 3 5$$ $${{2}{5}}$$ $${{4}{7}}$$

B

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某人皮肤被烫伤后产生的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指表中的①

D.若某人②中肌酐、尿素氮等含量较高,则表明其可能肾功能异常

2、['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成分']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①②

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③中的液体将减少

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并受其调节

D.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最后经肝脏作用乳酸可再生为葡萄糖

3、['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成分']

正确率60.0%下列不一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过程有(

B

A.正常机体内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B.某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

C.肝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运输到肾小球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4、['内环境成分']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①}$$中细胞种类最多

B.$${③}$$中所有细胞都要消耗$${{O}_{2}}$$

C.$${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会造成$${①}$$的减少

5、['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成分']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基础

B.神经递质、葡萄糖、抗体、$${{O}_{2}}$$、$$\mathrm{H C O_{3}^{-}}$$均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

C.组织液中的$${{C}{O}_{2}}$$浓度一般要高于细胞内液中的$${{C}{O}_{2}}$$浓度

D.血浆的成分主要来源于消化道吸收、组织液渗入、淋巴液回流

6、['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成分']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心肌细胞内的$${{O}_{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C.神经递质可以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7、['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成分']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细胞内液

C.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中

D.丁中$${{O}_{2}}$$浓度比甲中高

8、['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成分']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化学成分中有$${{O}_{2}}$$、尿素、乙酰胆碱、胰蛋白酶等物质

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C.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

D.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受精发生在内环境

9、['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成分',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

正确率60.0%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10、['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成分']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抗原和抗体的结合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B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 分析表格数据:

① $$Na^+$$ 147,$$K^+$$ 4.0,蛋白质 1.0 → 血浆(高钠低钾,蛋白质最低)

② $$Na^+$$ 142,$$K^+$$ 5.0,蛋白质 16.0 → 组织液(中等蛋白质)

③ $$Na^+$$ 10,$$K^+$$ 140,蛋白质 47 → 细胞内液(高钾低钠,蛋白质最高)

A 正确:③符合细胞内液特征

B 正确:血浆蛋白质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水肿)

C 错误:水疱液体是组织液(②),不是血浆(①)

D 正确:肌酐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功能异常

答案:C

2. 分析内环境:

A 正确:毛细血管壁内侧接触血浆(①),外侧接触组织液(②)

B 错误:过敏时通透性增大,组织液(③)增多

C 错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是促甲状腺激素

D 正确:骨骼肌产生乳酸,经肝脏糖异生为葡萄糖

答案:B

3. 内环境过程判断:

A 发生在内环境(体液免疫)

B 不一定:激素受体可能在细胞内(如固醇类激素)

C 发生在内环境(血液运输)

D 发生在内环境(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

答案:B

4. 内环境组成分析:

A 正确:血浆(①)含血细胞种类最多

B 错误:③中某些细胞(如成熟红细胞)不消耗 $$O_2$$

C 错误:应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D 正确:蛋白质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答案:B

5. 内环境稳态:

A 正确:三大调节网络维持稳态

B 正确:所列物质均属细胞外液成分

C 错误:$$CO_2$$ 从细胞产生扩散到组织液,故细胞内 $$CO_2$$ 浓度更高

D 正确:血浆成分来源正确

答案:C

6. 内环境判断:

A 错误:$$O_2$$ 从内环境扩散入细胞,故细胞内 $$O_2$$ 浓度更低

B 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C 正确: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突触间隙)传递

D 错误:丙酮酸转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不在组织液

答案:A

7. 体液关系图分析(甲→血浆,乙→组织液,丙→淋巴,丁→细胞内液):

A 正确:2(组织液→淋巴)、3(淋巴→血浆)受阻引起水肿

B 错误:乙是组织液,不是细胞内液

C 正确: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丙)中

D 错误:$$O_2$$ 从血浆(甲)扩散到细胞内(丁),故甲中 $$O_2$$ 更高

答案:B

8. 内环境正误判断:

A 错误:胰蛋白酶是消化酶,不在内环境

B 正确:抗原抗体结合发生在内环境

C 错误:渗透压和温度是相对稳定而非恒定

D 错误:受精发生在输卵管腔,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B

9. 内环境稳态理解:

A 正确:稳态是动态平衡

B 正确:相对稳定状态

C 正确:个体差异导致正常值范围

D 错误:变化范围主要考虑生理波动,非化验误差

答案:D

10. 内环境概念判断:

①正确:内环境是细胞外液

②错误:内环境是细胞外液,非细胞内液

③正确: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交换

④正确:抗原抗体结合发生在内环境

答案:B(①③④)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