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
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
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
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
4、['体液的组成', '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的作用']正确率60.0%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和它生活的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B.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主要场所
D.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内液减少
6、['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成分',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有水、无机盐、激素、氨基酸和尿素等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成胁
C.细胞外液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7、['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成分',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正确率40.0%关于内环境及稳态作用的叙述, 错 误的是 ( )
A
A.内环境能将人体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内环境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营养和氧气
C.内环境能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提供媒介
D.内环境稳态能为细胞代谢所需的酶发挥作用提供较温和的条件
8、['内环境的组成', '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的作用']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指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A.血浆$${{p}{H}}$$在$$7. 3 5 \sim7. 4 5$$之间
B.血浆的渗透压约为$${{7}{7}{0}{{k}{P}{a}}}$$
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
9、['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成分']正确率60.0%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D
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B.麦芽糖的水解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碳酸氢盐的形成
10、['内环境的作用']正确率60.0%下列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活动是()
C
A.精卵识别
B.血红蛋白的合成
C.葡萄糖的运输
D.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
3、正确答案:D
A错误:乳酸积累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人体有缓冲系统维持pH稳定在7.35-7.45。
B错误:乳酸从肌细胞进入组织液,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肝脏,最后进入肝细胞。
C错误: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细胞内进行,不在内环境中。
D正确:促进乳酸运输可加速其代谢,有利于缓解酸痛。
4、正确答案:B
A错误: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失水体积减小。
B正确:烫伤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C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不是内环境。
D错误:乳酸积累主要影响细胞内pH,不会直接引起细胞内液减少。
6、正确答案:D
A正确:水、无机盐、激素、氨基酸和尿素都是内环境组成成分。
B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正确: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稳态。
D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在内环境中。
7、正确答案:A
A错误:将人体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是皮肤和黏膜,不是内环境。
B正确:内环境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C正确: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正确:内环境稳态能为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
8、正确答案:D
A正确:血浆pH正常范围为7.35-7.45。
B正确: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
C正确: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D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不是K+和Cl-。
9、正确答案:D
A错误:蛋白质合成发生在细胞内。
B错误:麦芽糖水解发生在小肠腔内。
C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
D正确:碳酸氢盐的形成可在血浆中进行,属于缓冲对反应。
10、正确答案:C
A错误:精卵识别发生在生殖道内。
B错误:血红蛋白合成发生在红细胞内。
C正确:葡萄糖可在血浆和组织液中运输。
D错误: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发生在胃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