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稳态与调节神经调节

反射的类型-神经调节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解析-湖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2025-09-24
反射的类型-神经调节知识点专题进阶自测题解析-湖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6.0%
2、['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的类型']

正确率60.0%吃过酸梅的人,谈到酸梅时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该过程分泌的唾液属于体液

B.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

C.该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D.该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参与

3、['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的类型']

正确率60.0%课堂上,听到老师点名后学生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动作所需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B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

D.大脑;非条件反射

4、['人体的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反射的类型']

正确率40.0%$${{P}{M}{2}{{.}{5}}}$$是指大气中$${{≤}{2}{{.}{5}}{{u}{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B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能与$${{P}{M}{2}{{.}{5}}}$$发生特异性结合

B.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反应过度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5、['突触',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特点', '反射的类型']

正确率40.0%“笑气”即$${{N}_{2}{O}}$$,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膜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

B.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

C.$${{N}_{2}{O}}$$使人产生幻觉属于条件反射

D.$${{N}_{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

7、['反射的类型']

正确率40.0%当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装置上部就会掉落食物到圆台来奖励乌鸦的这种行为,多次训练之后,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并扔进容器。下列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C

A.在该过程中烟头由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

B.乌鸦经多次训练后,见到烟头就叼取并扔进容器的行为属于条件反射

C.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并扔进容器这一行为的最高级中枢是脊髓

D.若乌鸦多次叼取烟头后不给予奖励,则乌鸦的该种行为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不出现

8、['反射的类型']

正确率60.0%研究者将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注入实验组大鼠的海马齿状回区,给予大鼠声音刺激后再给予电刺激,每天$${{4}{0}}$$次至建立条件反射后进行消退实验,检测大鼠主动回避率$${{(}{\%}{)}}$$如下表。

天数 $${{1}}$$ $${{2}}$$ $${{3}}$$ $${{4}}$$ $${{5}}$$ $${{6}}$$ $${{7}}$$
对照组 $$1 8. 5 6$$ $$3 3. 7 5$$ $$3 8. 7 5$$ $$4 2. 5 3$$ $$6 6. 0 1$$ $$3 8. 7 5$$ $$2 5. 4 2$$
实验组 $$1 3. 7 5$$ $$2 1. 2 5$$ $$2 2. 5 0$$ $$2 1. 2 5$$ $$3 3. 4 2$$ $$1 6. 2 8$$ $$1 6. 1 9$$
注:当声音刺激出现时大鼠逃到安全区躲避电刺激为$${{1}}$$次主动回避反应,主动回避率达$${{6}{5}}$$%说明建立条件反射,回降到$${{3}{5}}$$%以下说明条件反射消退。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电刺激是主动回避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刺激

B.只给予声音刺激不给予电刺激可使条件反射逐渐消退

C.对照组在第$${{5}}$$天建立主动回避条件反射,第$${{7}}$$天消退

D.实验说明大鼠主动回避学习与多巴胺受体的激活有关

9、['反射的类型']

正确率60.0%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错误的是(

C

A.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条件反射的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是可变的,可消退的

C.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条件刺激的强化

D.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10、['反射的类型']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

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2、A错误:唾液属于外分泌液,不属于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B正确: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C正确:反射活动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正确:"谈到酸梅"涉及语言中枢,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答案:A

3、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类型:听到点名后站起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条件反射

答案:B

4、B错误:吞噬细胞吞噬$$PM_{2.5}$$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A正确:$$PM_{2.5}$$作为抗原可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C正确: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反应过度

D正确:咳嗽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脑干

答案:B

5、C错误:$$N_{2}O$$使人产生幻觉是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不属于条件反射

A正确:一个神经元可与多个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B正确:线粒体为神经递质运输提供能量

D正确:$$NMDA$$受体阻断影响阳离子内流,导致麻醉

答案:C

7、C错误:条件反射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不是脊髓

A正确:烟头由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

B正确:经过训练形成的行为属于条件反射

D正确:条件反射需要强化维持,否则会消退

答案:C

8、A错误:电刺激是非条件刺激,声音刺激是条件刺激

B正确:只给条件刺激不给非条件刺激会导致条件反射消退

C正确:第5天主动回避率达66.01% $$>$$ 65%,第7天回降到25.42% $$<$$ 35%

D正确:实验组回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多巴胺受体参与学习过程

答案:A

9、B错误: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固定的,神经联系是可变的

A正确:两种反射都有适应意义

C正确:条件反射需要强化维持

D正确:条件反射数量几乎无限

答案:B

10、D正确:看见针缩手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A错误:"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B错误:寒冷战栗是非条件反射

C错误:"金星四溅"是感觉,不是反射

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