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给脑桥$${{(}}$$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下列相关推理正确的是()
A
A.脑桥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
B.$${{γ}{−}}$$氨基丁酸使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顺畅
C.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
D.不同年龄段的人排尿阈值都是相同的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切断脊髓后,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反射消失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脊休克发生一段时间后,由大脑控制的随意运动不能恢复,但某些简单反射可恢复,如排尿反射恢复正常,屈肌反射比正常时加强,而伸肌反射比正常时减弱。之后若再切断脊髓,脊休克不会重现。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脊髓支配的某些反射活动受大脑调控
C.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减弱了伸肌反射
D.脊休克是脊髓突然失去了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所致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正确率60.0%人的高级神经中枢的不同部位受损可能导致机体发生异常,以下受损部位和所导致的结果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 )
选项 | 受损部位 | 可能导致的结果 |
$${{A}}$$ | 大脑皮层 | 机体体温恒定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仍可维持正常 |
$${{B}}$$ | 小脑 | 机体无法维持身体平衡,并呼吸急促 |
$${{C}}$$ | 言语区的 $${{V}}$$ 区 | 由于不能看到文字,而无法进行正常阅读 |
$${{D}}$$ | 言语区的 $${{H}}$$ 区 | 能听懂别人说话,但无法进行正常言语交流 |
A
A.$${{A}}$$
B.$${{B}}$$
C.$${{C}}$$
D.$${{D}}$$
5、['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关系',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分级调节']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将幼年沙蚕后部体节切去,沙蚕能重新长出体节。科研人员设计实验探究其原因,实验内容及结果如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结果 | |
体节生长和再生情况 | 性成熟情况 | ||
① | 切除幼年沙蚕后部体节,并除去脑神经节 | 不能长出新的体节 | 迅速性成熟 |
② | 将幼年沙蚕的脑神经节植入实验①沙蚕体腔 中(不 与神经系统相连接) | 体节生长并长出新的体节 | 性成熟被抑制 |
③ | 将性成熟沙蚕的脑神经节植入实验①沙蚕体 腔中 (不与神经系统相连接) | 不能长出新的体节 | 迅速性成熟 |
D
A.沙蚕体节的再生与幼年时期脑神经节有关
B.幼年沙蚕的脑神经节能抑制沙蚕的性成熟
C.幼年沙蚕体节再生与性成熟属于体液调节
D.成熟沙蚕脑神经节分泌功能比幼年沙蚕强
6、['体温的调节', '激素调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正确率40.0%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寒冷环境中产热量低于炎热环境中的产热量
B.体液中的激素经靶细胞接受起作用后被灭活
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减小
D.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毒,并进行摄取处理
7、['血糖平衡的调节', '体温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正确率40.0%下列关于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B
A.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下丘脑中有参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
C.下丘脑可通过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垂体来调节和管理内分泌腺
D.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体温和血糖调节能力都将完全丧失
8、['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若某人脑干受损,则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
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则一定是脊髓出了问题
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调控
D.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不能形成各种感觉
9、['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正确率60.0%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使其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D
A.反射弧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10、['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和特点']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D.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1. 解析:注射阻止$$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的物质后,排尿阈值降低,说明正常情况下$$γ$$-氨基丁酸抑制排尿。脑桥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选项A正确。高位截瘫患者脊髓受损,排尿反射不受高级中枢控制,$$γ$$-氨基丁酸可能加重排尿障碍,B错误。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在脊髓,不在脑桥,C错误。不同年龄段排尿阈值不同,D错误。
答案:A
2. 解析: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A正确。脊髓反射受大脑调控,B正确。伸肌反射减弱说明高级中枢参与抑制,C正确。脊休克是因脊髓失去与高级中枢联系,但第二次切断不再出现,说明脊髓功能已适应,D正确(题目要求选不正确,但所有选项似乎正确,需注意选项C的表述"减弱了伸肌反射"实际是高级中枢抑制伸肌反射,故正确)。
答案:无错误选项(可能题目有误,但根据标准理解,C正确)
4. 解析:A错误,体温和血糖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大脑皮层受损可能影响整体调节。B错误,小脑受损导致平衡失调,但呼吸中枢在脑干,不受小脑控制。C错误,V区受损不能理解文字,但"不能看到文字"是视觉问题,非V区功能。D正确,H区受损能听懂但无法表达。
答案:D
5. 解析:实验①除去脑神经节不能再生,说明再生需脑神经节,A正确。实验①性成熟加快,实验②植入幼年脑神经节抑制性成熟,B正确。体节再生和性成熟通过体液调节(脑神经节分泌物质),C正确。成熟脑神经节不能促进再生,说明分泌功能不同,但未必更强,D错误。
答案:D
6. 解析:寒冷环境产热量更高,A错误。激素作用后灭活,B正确。神经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大,C错误。吞噬细胞非特异性识别病毒,D错误。
答案:B
7. 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非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下丘脑有体温、水盐、血糖调节中枢,B正确。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内分泌腺,C正确。下丘脑受损后调节能力减弱但非完全丧失,D错误。
答案:B和C(但单选可能B更全面)
8. 解析:脑干受损影响生命活动,但交替指点动作由小脑协调,A错误。意识丧失尿床可能是大脑皮层受损,B错误。体温等调节在下丘脑,非小脑,C错误。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受损后可能不能形成,D正确。
答案:D
9. 解析:有思想准备时,大脑皮层高级中枢抑制脊髓低级中枢的膝跳反射,导致现象不明显。
答案:D
10. 解析:膜内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A正确。兴奋部位恢复静息电位为负值,非零电位,B错误。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受大脑控制,C正确。肌肉细胞有神经递质受体,D正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