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没有$${{A}{T}{P}}$$酶活性,包括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两大类: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与水通道蛋白有关;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特定刺激时才瞬间开放。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抗利尿激素发挥作用,可能会使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开启
B.物质通过通道蛋白的过程,会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升高
C.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K}^{+}}$$通道开放,$${{K}^{+}}$$顺浓度梯度流出细胞
D.通道蛋白由游离在细胞质的核糖体合成,直接运输到细胞膜上
2、['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和特点']正确率60.0%当猫看电视时,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插入猫脑内的电极记录其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B.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同
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D.神经纤维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3、['静息电位',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 '动作电位']正确率40.0%人依靠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刺激。黑暗环境中,视杆细胞膜上的$${{N}{{a}^{+}}}$$、$${{K}^{+}}$$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受到光照后,细胞内的$${{c}{G}{M}{P}}$$(一种具有细胞内信息传递功能的第二信使)浓度降低$${,{N}{{a}^{+}}}$$通道关闭$${,{{K}^{+}}}$$通道仍然开放,这种电位变化传到视杆细胞突触部,影响此处递质的释放,最终将光信息传导出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视杆细胞外$${{N}{{a}^{+}}}$$浓度较高,细胞内$${{K}^{+}}$$浓度较高,这有利于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形成
B.黑暗中视杆细胞内的$${{c}{G}{M}{P}}$$浓度较高可能是使$${{K}^{+}}$$通道开放的原因
C.光照使视杆细胞的膜电位转变为内正外负,形成动作电位
D.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时才能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
4、['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②→①→②→③→②
B.①→②→①→②→①
C.③→②→③→②→③
D.③→②→①→②→③
5、['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和特点']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在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无机盐离子的种类和含量都有显著差异
B.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导致膜外侧的钾离子含量多于膜内侧
C.兴奋产生时,钠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不消耗$${{A}{T}{P}}$$
D.在一次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双向传导的
6、['动作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和特点']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该神经元的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mathrm{C \to A \to B}$$
D.图中兴奋部位是$${{A}}$$,产生兴奋的原因是$${{K}^{+}}$$外流
7、['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和特点', '反射与反射弧']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A.刺激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引起肌肉收缩,此过程发生反射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中,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C.维持神经细胞内外$${{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需要消耗能量
D.静息状态下,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可测得静息电位的大小
9、['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和特点']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甲不偏转,乙只发生一次偏转
B.甲只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C.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10、['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 '动作电位',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特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和特点']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够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 选项A正确: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通过开启水通道蛋白实现。
选项B错误:通道蛋白运输不消耗ATP,不会导致ADP含量升高。
选项C错误:动作电位产生是Na⁺内流,K⁺外流是静息电位恢复。
选项D错误:通道蛋白由附着核糖体合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答案:A
2. 选项A正确:神经纤维兴奋时Na⁺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选项B错误: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相反。
选项C错误:K⁺外流而非内流。
选项D错误:兴奋时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答案:A
3. 选项A正确:Na⁺外高内低、K⁺内高外低的浓度梯度是电位形成基础。
选项B正确:cGMP浓度高使Na⁺通道开放,K⁺通道持续开放。
选项C错误:光照使Na⁺通道关闭,膜电位超极化(更负)。
选项D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中预先合成,非兴奋时合成。
答案:A、B
4. 缺少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正确选项。
5. 选项A错误:离子种类无差异,含量有差异。
选项B错误:静息时膜外侧Na⁺多于K⁺,膜内侧K⁺多于Na⁺。
选项C正确:Na⁺通过通道蛋白协助扩散,不消耗ATP。
选项D错误: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导。
答案:C
6. 选项B正确: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选项A错误:图中A为兴奋部位。
选项C错误:传导方向应为A→B和A→C。
选项D错误:兴奋产生是Na⁺内流而非K⁺外流。
答案:B
7. 选项C正确:Na⁺-K⁺泵维持离子浓度差需消耗ATP。
选项A错误:缺少完整反射弧,不是反射。
选项B错误: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
选项D错误:静息电位测量需一电极在膜外侧,一电极在膜内侧。
答案:C
9. 缺少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正确选项。
10. 选项B错误:神经细胞外侧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选项A正确:兴奋部位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
选项C正确:神经递质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选项D正确:突触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