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斯他林等在发现促胰液素之后,继续进行研究: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推测或叙述合理的是()
B
A.本实验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清水
B.胰液的增加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
C.该研究说明促胰液素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D.滤液中物质的作用效果多样说明激素不具有专一性
2、['促胰液素的发现']正确率40.0%科学家以狗为实验对象,发现促胰液素是在盐酸刺激下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它可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分析下表有关实验,错误的是()
步骤 | 刺激 | 处理过程 | 胰液分泌 |
$${{1}}$$ | 盐酸 | 注入正常狗小肠肠腔 | 有 |
$${{2}}$$ | 盐酸 | 注入正常狗血液 | 无 |
$${{3}}$$ | 盐酸 | 切除通向小肠的神经,向其小肠肠腔注入盐酸 | 有 |
$${{4}}$$ | 盐酸 | 刮下小肠黏膜后与稀盐酸混合并磨碎,获取提取液, 将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 | 有 |
C
A.上述实验是对照实验
B.实验$${{1}}$$、$${{2}}$$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是盐酸刺激胰腺的结果
C.实验$${{3}}$$、$${{4}}$$证明了胰液的分泌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D.实验$${{1}}$$、$${{2}}$$、$${{4}}$$证明了胰液的分泌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3、['促胰液素的发现']正确率60.0%下列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实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A.实验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实验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的调节
D.要证明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4、['促胰液素的发现']正确率60.0%沃泰默没有发现促胰液素,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促胰液素,下列关于这些科学家的实验和对实验现象解释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他们设计实验时都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B.沃泰默设置的实验变量是有无神经
C.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变量是有无小肠黏膜物质
D.沃泰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小肠上的神经完全剔除干净
5、['促胰液素的发现']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①过程肯定为神经调节
B.②过程肯定为激素调节
C.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D.①②过程都属于激素调节
6、['促胰液素的发现']正确率60.0%下列有关促胰液素、胰液和胰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盐酸刺激可以促进胰腺分泌促胰液素
B.胰腺分泌的激素不止一种
C.胰腺既是内分泌器官又是外分泌器官
D.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
7、['促胰液素的发现']正确率60.0%沃泰默切断狗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对于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
D
A.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B.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过程
C.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D.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腺分泌胰液
8、['促胰液素的发现']正确率40.0%切除狗的胰腺,狗会出现糖尿病。被切除胰腺后,狗的生理活动变化是: ( )
C
A.小肠内消化酶的种类不变
B.促胰液素的调节作用能正常进行
C.狗的尿量明显增加
D.体内不再产生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
9、['血糖平衡的调节', '促胰液素的发现',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促胰液素的发现']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物质$${{A}}$$是神经递质,胰腺是反射弧的一部分
B.物质$${{B}}$$是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
C.盐酸能直接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D.胰腺分泌胰液受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1. 解析:
A. 错误。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以排除非特异性刺激的影响。
B. 正确。胰液的增加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C. 错误。血压下降可能是滤液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不能说明促胰液素本身具有降血压作用。
D. 错误。激素具有专一性,滤液中可能含有多种物质,导致效果多样。
正确答案:B。
2. 解析:
A. 正确。实验1、2、3、4相互对照,验证不同条件下的胰液分泌情况。
B. 正确。实验1盐酸注入肠腔有胰液分泌,实验2盐酸注入血液无分泌,说明盐酸不直接刺激胰腺。
C. 错误。实验3只能排除神经调节的作用,实验4证明激素调节的存在,但单独实验3不能证明激素调节。
D. 正确。实验1、2、4共同证明胰液分泌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正确答案:C。
3. 解析:
A. 正确。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不引起胰液分泌,说明盐酸不直接作用。
B. 错误。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不是胰腺分泌的。
C. 正确。实验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调节。
D. 正确。需进一步设计实验探究神经调节的作用。
正确答案:B。
4. 解析:
A. 正确。他们的实验设计均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
B. 正确。沃泰默的实验变量是有无神经。
C. 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变量是有无小肠黏膜物质。
D. 错误。沃泰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考虑到激素调节的存在。
正确答案:D。
5. 解析:
题目信息不全,无法解析。
6. 解析:
A. 错误。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而非直接刺激胰腺。
B. 正确。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
C. 正确。胰腺外分泌胰液,内分泌激素。
D. 正确。胰液分泌受神经(迷走神经)和激素(促胰液素)共同调节。
正确答案:A。
7. 解析:
A. 错误。盐酸不直接刺激胰腺。
B. 错误。切断神经后仍有胰液分泌,说明不是单纯神经调节。
C. 错误。盐酸注入血液不引起胰液分泌。
D. 正确。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液分泌。
正确答案:D。
8. 解析:
A. 错误。胰腺被切除后,胰液中的消化酶无法分泌,小肠内消化酶种类减少。
B. 正确。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但胰腺被切除后其调节作用无法实现。
C. 正确。胰岛素缺乏导致糖尿病,尿量增加。
D. 错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lpha}}$$细胞分泌,仍可升高血糖。
正确答案:C。
9. 解析:
题目信息不全,无法解析。
10. 解析:
A. 错误。物质$${{A}}$$可能是神经递质,但胰腺不是反射弧的一部分。
B. 正确。物质$${{B}}$$是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
C. 错误。盐酸不直接作用于胰腺。
D. 正确。胰液分泌受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