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有关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酶和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又可以作为反应底物
D.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是保存酶的最适温度
2、['激素调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正确率40.0%小鼠肥胖是由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导致的,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两种。研究发现小鼠体内的$${{B}{A}{T}}$$能与小鼠的肠激素分泌素相互作用,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注射肠激素分泌素的小鼠进食减少,$${{B}{A}{T}}$$的产热量增多,而灭活$${{B}{A}{T}}$$的小鼠在注射肠激素分泌素后无上述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B
A.肠激素分泌素能为小鼠的$${{B}{A}{T}}$$提供能量
B.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B}{A}{T}}$$是否灭活
C.小鼠体内$${{B}{A}{T}}$$与$${{W}{A}{T}}$$的功能完全相同
D.体内$$\mathrm{B A T / W A T}$$的比值高有助于小鼠增肥
3、['酶的特性', '酶的本质',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的特点']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 错 误的是()
A
A.酶和激素都是在特定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某些激素发挥作用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实现的
C.酶和激素都不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些激素不只作用于一种细胞
4、['激素调节', '各内分泌腺及其产生激素的作用与化学本质']正确率40.0%取两组生理状况良好且数量相同的小鼠,实验组用浓度为$$\mathrm{1 0 u g / m L}$$的甲状腺激素$${{0}{{.}{5}}{{m}{L}}}$$连续灌喂,$${{6}}$$天后分别向两组小鼠注射浓度为$$\mathrm{1 0 0 u g / m L}$$的胰岛素$${{0}{{.}{1}}{{m}{L}}}$$,实验结果如下表。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A.对照组小鼠体内没有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能够使小鼠血糖升高
C.对照组小鼠灌喂与实验组等量的生理盐水
D.实验组小鼠死亡快的原因是血糖浓度下降过快
5、['激素调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殖克隆人']正确率40.0%
下列生产实践及其目的或原理匹配正确的是 ( )
生产实践 | 目的或原理 | |
A | 禁止对胎儿进行非医学目的性别鉴定 | 保持正常的性别比例 |
B | 给果树打顶 | 保持顶端优势 |
C | 用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 | 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根 |
D | “二孩”政策的实施 | 优生优育 |
A
A.$${{A}}$$
B.$${{B}}$$
C.$${{C}}$$
D.$${{D}}$$
6、['促胰液素的发现', '激素调节']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沃泰默切断狗的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B
A.盐酸引起胰液分泌是因为小肠发生了细微的反射
B.盐酸刺激小肠产生了化学物质促进了胰腺分泌胰液
C.盐酸经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D.盐酸可以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7、['激素调节', '分级调节']正确率40.0%某人头部受伤导致垂体细胞大量损伤,该病人可能出现的病症及解释错误的是 ( )
C
A.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因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B.出现多尿现象,原因是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释放不足
C.血糖调节出现障碍,原因是病人的血糖调节机制不完善
D.第二性征表现异常,原因是垂体会影响性腺的分泌活动
8、['激素调节', '体液免疫', '分级调节', '反射与反射弧', '种群的数量特征']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若$${{A}}$$代表记忆$${{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B.若$${{A}}$$代表垂体,$${{a}}$$为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D.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
9、['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 '激素调节']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由细胞合成的小分子有机物
B.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不仅取决于递质的种类,也与受体类型有关
C.在适应寒冷刺激过程中,垂体可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组成部分
D.神经递质和激素都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10、['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的特点']正确率60.0%下列有关激素及其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
D
A.激素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B.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
C.激素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到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1. 正确答案是 C。
解析:
A选项错误,因为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但也有少数是RNA;激素的化学本质多样,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等。
B选项错误,因为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例如成熟红细胞能产生酶但不能产生激素。
C选项正确,酶作为催化剂时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但某些酶(如消化酶)也可以作为其他酶的底物被降解。
D选项错误,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最适温度)通常不是保存酶的最适温度,低温更利于保存酶的活性。
2. 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A选项错误,肠激素分泌素是信号分子,不直接为$${{B}{A}{T}}$$提供能量。
B选项正确,实验的自变量是$${{B}{A}{T}}$$是否灭活,通过对比注射肠激素分泌素后的反应验证其作用。
C选项错误,$${{B}{A}{T}}$$和$${{W}{A}{T}}$$功能不同,前者产热,后者储能。
D选项错误,$${{B}{A}{T}}$$比例高会促进产热,不利于增肥。
3. 正确答案是 A。
解析:
A选项错误,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全是蛋白质(如性激素是类固醇),并非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选项正确,某些激素(如胰岛素)通过调节酶的活性发挥作用。
C选项正确,酶和激素均不提供能量,只起调节或催化作用。
D选项正确,激素可能作用于多种细胞(如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
4. 正确答案是 A。
解析:
A选项错误,对照组小鼠体内有内源性甲状腺激素,只是未额外补充。
B选项正确,实验组餐前和餐后血糖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甲状腺激素升高血糖。
C选项正确,对照组需灌喂生理盐水以排除灌喂操作的影响。
D选项正确,实验组血糖下降更快(从$${{8}{.}{3}}$$降至$${{3}{.}{8}{7}}$$),导致死亡更快。
5. 正确答案是 A。
解析:
A选项正确,禁止非医学性别鉴定可避免人为性别比例失衡。
B选项错误,打顶是去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枝生长。
C选项错误,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浓度较低,高浓度抑制。
D选项错误,“二孩”政策目的是调整人口结构,与优生优育无直接关系。
6. 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切断神经联系后盐酸仍能引起胰液分泌,说明存在体液调节机制。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7. 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B选项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但垂体损伤不会影响其合成,多尿现象可能因释放障碍导致。
其他选项均正确描述了垂体损伤对甲状腺、血糖和性腺功能的间接影响。
8. 正确答案是 D。
解析:
D选项正确,诱捕雄虫会导致性别比例失调(雌多雄少),进而降低种群密度。
A选项错误,抗原刺激记忆$${{B}}$$细胞可直接分化为浆细胞,不经过$${{B}}$$细胞阶段。
B选项错误,性激素负反馈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促性腺激素)。
C选项错误,传入神经兴奋后,脊髓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二者是顺序关系而非并列。
9. 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B选项正确,递质作用效果取决于受体类型(如乙酰胆碱在心肌细胞引起抑制,在骨骼肌细胞引起兴奋)。
A选项错误,部分激素是脂质(如性激素),非小分子有机物。
C选项错误,垂体是体液调节的靶器官,非反射弧效应器。
D选项错误,性激素等通过细胞内受体发挥作用。
10. 正确答案是 D。
解析:
D选项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但仅作用于特定靶细胞或靶器官。
A选项错误,激素发挥作用后通常被灭活。
B选项错误,甲状腺主要分泌甲状腺激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种类较少。
C选项错误,激素需与靶细胞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非细胞条件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