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稳态与调节体液调节

激素研究的实例-体液调节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黑龙江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8-12
激素研究的实例-体液调节知识点课后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黑龙江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1、['促胰液素的发现', '激素研究的实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摩尔根以果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B.斯他林和贝利斯证明了小肠黏膜在盐酸的作用下分泌某种化学物质促进胰液分泌

C.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最好选取红绿色盲、冠心病等发病率高的单基因病,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D.要验证胰岛素的功能,可先给试验动物注射一定剂量胰岛素,观察症状,再注射葡萄糖溶液观察现象

2、['血糖平衡的调节', '激素研究的实例']

正确率40.0%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狗随机均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胰管,待伤口恢复,从结扎的狗身上取出萎缩得只剩胰岛的胰腺做成提取液。随后,将提取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胰岛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B.“胰岛素的发现”实验中,摘除胰腺和注射胰腺提取液分别体现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C.从乙组狗体内取出萎缩得只剩胰岛的胰腺,是因为正常胰腺能产生水解胰岛素的酶

D.可以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提取液来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

3、['激素调节', '激素研究的实例']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调节性激素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

B.结构①表示垂体,结构②表示卵巢

C.结构①的分泌活动只受下丘脑调节

D.雌激素、孕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

4、['激素研究的实例', '分级调节']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卵巢

B.$${{C}}$$分泌的激素与核受体结合以后,是通过影响$${{D}{N}{A}}$$的复制过程来影响细胞代谢的

C.雌性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D.上图说明细胞质、细胞核中也有信息传递的受体

5、['激素研究的实例']

正确率40.0%为证明下丘脑参与了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研究者将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注射至大鼠的下丘脑进行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需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进行对照

B.本实验过程中最好使大鼠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高的水平

C.实验中需要测定注射试剂前后大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

D.预期结果是胰岛素处理组大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明显

6、['激素研究的实例']

正确率40.0%已知药物$${{W}}$$和肾上腺素具有相似的结构,现设计实验探究药物$${{W}}$$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的影响,见表(“$${{+}}$$”表示注射该药剂,“$${{−}}$$”表示未注射)。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正常小鼠若干,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小鼠按表中所示注射药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注射药剂种类 耗氧量/( $${{×}{{1}{0}^{3}}{{m}{L}}}$$ )
药物 $${{W}}$$ 肾上腺素
$${{A}}$$ $${{−}}$$ $${{−}}$$ $${{2}{.}{0}}$$
$${{B}}$$ $${{+}}$$ $${{−}}$$ $${{1}{.}{6}}$$
$${{C}}$$ $${{−}}$$ $${{+}}$$ $${{2}{.}{6}}$$
$${{D}}$$ $${{+}}$$ $${{+}}$$ $${{2}{.}{4}}$$

D

A.$${{A}}$$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B.$${{A}}$$组和$${{B}}$$组进行对照,可说明药物$${{W}}$$能降低呼吸速率

C.药物$${{W}}$$和肾上腺素作用相抗衡维持耗氧量

D.肾上腺素能升血糖,由此可知药物$${{W}}$$能降血糖

7、['激素研究的实例']

正确率60.0%为了解某种特定激素对小龙虾行为反应的影响,你认为下列操作不恰当的是(

A

A.将小龙虾按性别分成两组,雄性组注射该激素,雌性组作为对照

B.随机分配小龙虾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两组的性别比例大体一致

C.实验组注射特定激素,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激素溶液的溶剂

D.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置于相同环境下饲养

8、['激素研究的实例']

正确率60.0%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对照组应设为(

D

A.用一成年健康的家兔做相同的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摘除垂体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摘除下丘脑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9、['激素研究的实例']

正确率40.0%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狗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胰管,待伤口恢复,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制备提取液。随后,将提取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糖尿病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胰岛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B.胰岛素是由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

C.乙组待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

D.可以给糖尿病狗饲喂提取液来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

10、['激素研究的实例']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A

A.垂体→促卵泡素→卵巢→黄体的调节过程属于反馈调节

B.若黄体萎缩,孕酮减少,会引发新的一次发情周期

C.人为注射孕酮,可延长部分母牛的发情周期

D.人为注射前列腺素,可提前引发部分母牛新一次发情周期,实现同期发情

1. 解析:

选项C错误。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冠心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而非单基因病。红绿色盲是单基因病,但发病率高的单基因病并非最佳选择,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遗传病。选项A、B、D均正确。

2. 解析:

选项D错误。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效,因此不能通过饲喂提取液降低血糖。选项A、B、C正确: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A),摘除胰腺(减法原理)和注射提取液(加法原理)是实验设计的关键(B),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的消化酶会水解胰岛素(C)。

3. 解析:

选项C错误。结构①(垂体)的分泌活动不仅受下丘脑调节,还受靶器官(如卵巢)分泌的激素反馈调节。选项A、B、D正确:下丘脑是调节枢纽(A),①为垂体、②为卵巢(B),性激素的调节机制为反馈调节(D)。

4. 解析:

选项B错误。$${{C}}$$(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与核受体结合后,通过影响$${{D}{N}{A}}$$的转录(而非复制)调节细胞代谢。选项A、C、D正确:$${{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卵巢(A);雌性激素为脂溶性,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C);受体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D)。

5. 解析:

选项B错误。实验目的是证明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需维持正常或低血糖水平,高血糖会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干扰实验结果。选项A、C、D正确:需设置生理盐水对照(A),测定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C),预期结果为胰岛素处理组胰高血糖素下降(D)。

6. 解析:

选项C错误。药物$${{W}}$$(耗氧量降低)与肾上腺素(耗氧量升高)作用相抗衡,但表中$${{D}}$$组耗氧量介于$${{B}}$$、$${{C}}$$组之间,说明两者并非简单抗衡。选项A、B、D正确:$${{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A),$${{B}}$$组耗氧量降低说明药物$${{W}}$$抑制呼吸(B),肾上腺素升血糖可推测药物$${{W}}$$可能降血糖(D)。

7. 解析:

选项A错误。实验分组应随机且性别比例一致,避免性别差异干扰结果。选项B、C、D正确:随机分组(B)、对照组注射溶剂(C)、环境一致(D)均为实验设计原则。

8. 解析:

选项B错误。对照组应设为相似幼年家兔进行假手术(仅切开缝合但不摘除甲状腺),或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D)。摘除垂体或下丘脑(B、C)会引入其他变量,成年家兔(A)发育已成熟,均不符合对照要求。

9. 解析:

选项C正确。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的消化酶会水解胰岛素,故需结扎胰管使腺泡萎缩。选项A错误,第一种发现的动物激素是促胰液素;B错误,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D错误,胰岛素不能口服。

10. 解析:

选项A错误。垂体→促卵泡素→卵巢→黄体是分级调节,非反馈调节。选项B、C、D正确:孕酮减少会启动新发情周期(B),外源孕酮可延长周期(C),前列腺素可诱导黄体退化(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