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稳态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甘肃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0.0%

2025-08-16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答案-甘肃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0.0%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B.单侧光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

C.在背光侧生长素能起到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

D.单侧光为生长素极性运输提供能量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正确率40.0%园林中为使苗木达到优美的形态效果,常在修剪时去除顶芽,以促进侧芽生长。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C

A.该修剪方法利用了顶端优势的原理

B.未修剪前的状态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

C.去除顶芽的目的是使顶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升高

D.在去除顶芽的断口处涂抹一定量生长素,则侧芽生长仍可受抑制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本实验中所用生长素浓度均较低,可用浸泡法处理芦苇茎段

B.无尖端的幼嫩芦苇茎段不会产生生长素,对照组的测量结果有误

C.为减小误差,每组均要用多支生长状况相同的芦苇茎段进行实验

D.根据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生长素的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

4、['生长素的运输',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及运输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B.在太空中,植物的根不会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特性

C.温特实验中,如果将琼脂块放置正中间,并给予单侧光照射,生长素会在琼脂块中进行横向运输

D.在存在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极性运输会受到抑制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双子叶农作物中的单子叶杂草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所起的作用是为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从而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施用生长调节剂时需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药物残留等

D.生长素均匀地分布于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中,且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正确率40.0%将一批大小和生理状态均相似的豌豆植株平均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组,每组的操作及侧芽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m}{m}}$$)。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操作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顶芽保留 $${{0}}$$ $${{0}}$$ $${{0}}$$ $${{0}}$$ $${{0}}$$
去顶芽,切口涂抹生长素 $${{0}}$$ $${{2}}$$ $${{5}}$$ $${{7}}$$ $${{1}{0}}$$
顶芽保留,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 $${{0}}$$ $${{1}{0}}$$ $${{2}{0}}$$ $${{4}{0}}$$ $${{6}{0}}$$
去顶芽 $${{0}}$$ $${{2}{0}}$$ $${{4}{0}}$$ $${{6}{0}}$$ $${{8}{0}}$$
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 $${{0}}$$ $${{3}{0}}$$ $${{6}{5}}$$ $${{1}{4}{0}}$$ $${{1}{4}{0}}$$

D

A.分析甲组和丁组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分析丁组和戊组可知,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C.分析甲组、丙组和丁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以缓解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D.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豌豆侧芽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7、['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正确率60.0%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一般地说(

C

A.高浓度和低浓度都促进生长

B.高浓度和低浓度都抑制生长

C.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D.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

8、['生长素的合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分布',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生长素是由达尔文通过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发现的

B.向光性是由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合成速率不同引起的

C.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培育无子番茄新品种

D.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同种植物插条可能获得相似实验结果

9、['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D

A.图$${{1}}$$和图$${{2}}$$中曲线的变化情况都能够反映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1}}$$中Ⅰ、Ⅱ的最低点和图$${{2}}$$中$${{H}}$$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均为促进相应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

C.若图$${{1}}$$中的$${{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m}}$$,则$${{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大于$${{e}}$$

D.若图$${{1}}$$中的$${{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m}}$$,则$${{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g}}$$小于$${{2}{m}}$$

10、['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甲为背光侧,$${{I}{A}{A}}$$高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能生长但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甲侧生长速度快于乙侧的直接原因是甲侧伸长区细胞生长、分裂的速度快于乙侧

1. 题目解析:

A. 正确。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B. 错误。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只影响其分布。

C. 正确。生长素在背光侧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D. 错误。单侧光不提供能量,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过程。

答案:B

2. 题目解析:

A. 正确。去除顶芽利用了顶端优势原理。

B. 正确。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C. 错误。去除顶芽会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

D. 正确。涂抹生长素可恢复顶端优势。

答案:C

3. 题目解析:

A. 正确。浸泡法适用于低浓度生长素处理。

B. 错误。无尖端茎段仍含内源生长素。

C. 正确。多组重复可减小误差。

D. 正确。实验未设置高浓度组,无法判断两重性。

答案:B

4. 题目解析:

A. 正确。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非极性运输。

B. 正确。太空中无重力,根不向地生长。

C. 错误。琼脂块中不发生横向运输。

D. 正确。极性运输需能量,受呼吸抑制剂影响。

答案:C

5. 题目解析:

A. 错误。应除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B. 错误。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只传递信息。

C. 正确。施用调节剂需考虑多种因素。

D. 错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答案:C

6. 题目解析:

A. 正确。甲组(保留顶芽)侧芽不生长,丁组(去顶芽)侧芽生长。

B. 正确。戊组(加赤霉素)比丁组生长更快。

C. 正确。丙组(加细胞分裂素)侧芽生长,说明缓解了顶端优势。

D. 错误。生长素在甲组中抑制侧芽生长。

答案:D

7. 题目解析:

生长素作用特点: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答案:C

8. 题目解析:

A. 错误。生长素是由温特发现的。

B. 错误。向光性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

C. 错误。无子番茄不属于新品种。

D. 正确。不同浓度可能产生相同效果。

答案:D

9. 题目解析:

A. 错误。图2未显示抑制作用。

B. 错误。图2中H点不是最适浓度。

C. 正确。b点生长速率大于e点,对应浓度更高。

D. 正确。d点生长速率介于f和g之间。

答案:A

10. 题目解析:

A. 正确。背光侧(甲)生长素含量最高。

B. 正确。对照组直立生长。

C. 正确。无尖端不感光,两侧生长一致。

D. 错误。伸长区细胞不分裂。

答案: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