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有区别
B.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C.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为进化提供最初原材料
2、['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的结果及特点']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可能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B.图示$${{D}{N}{A}}$$分子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多种酶参与
C.$${{D}{N}{A}}$$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肿瘤
D.$${{D}{N}{A}}$$损伤引起的生物变异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的原因']正确率60.0%据新华社报道,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不断变异,一种无药可治的超强细菌“全抗药性鲍氏不动杆菌”$${{(}}$$简称$$\mathrm{P D R A B}$$菌$${{)}}$$在台湾出现并蔓延,其感染死亡率高达$${{6}{0}}$$%。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D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mathrm{P D R A B}$$菌不断变异的主要原因
B.$$\mathrm{P D R A B}$$菌的超强抗药性是该细菌逐代对各种抗生素识别能力提高的结果
C.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mathrm{P D R A B}$$菌产生抗药性的基因突变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和抗药性弱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4、['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重组的类型', '基因突变的概念', '变异与育种']正确率40.0%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三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三倍体植株不能由种子发育形成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均产生新基因、新基因型、新性状
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重组的意义']正确率40.0%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D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够遗传的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三倍体
D.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7、['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的结果及特点']正确率40.0%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A.细胞中每个$${{D}{N}{A}}$$分子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C.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足以为进化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
D.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8、['基因突变的意义', '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基因重组的意义']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在进化
B.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生物发生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C.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D.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9、['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 '基因突变的意义']正确率40.0%下列关于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B
A.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有害,因此这类基因突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后产生$${{4}}$$种核苷酸
C.一个由$$3 2 \mathrm{P}$$标记的$${{T}_{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有$${{4}}$$个具有$$3 2 \mathrm{P}$$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
D.$${{D}{N}{A}}$$分子通过基因表达,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10、['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的结果及特点',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40.0%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C}{C}{R}{5}}$$结构改变,使得$$\mathrm{H I V}-1$$病毒入侵该免疫细胞的几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该突变基因丰富了人类种群的基因库
B.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通过药物干扰$$\mathrm{H I V}-1$$与受体$${{C}{C}{R}{5}}$$的结合可抑制病毒繁殖
D.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mathrm{H I V}-1$$的几率下降
1. 正确答案:A
解析:A正确,物理因素(如辐射)、化学因素(如诱变剂)和生物因素(如病毒)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确实不同。B错误,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从而改变遗传信息。C错误,替换对性状影响通常较小,但并非绝对,需考虑密码子简并性等因素。D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与环境变化无明确因果关系。
2. 正确答案:D
解析:A正确,胸腺嘧啶二聚体会阻碍DNA复制和转录。B正确,DNA修复需要多种酶(如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等)参与。C正确,修复缺陷可能导致突变积累,引发癌症。D错误,DNA损伤引起的变异若能遗传,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3. 正确答案:D
解析:A错误,细菌无染色体,主要变异来源是基因突变。B错误,抗药性不是识别能力提高,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抗生素不直接诱导突变,而是选择已有抗药性个体。D正确,符合自然选择原理:抗药性个体在抗生素环境中被保留。
4.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三倍体西瓜可由种子发育,但种子不育。B正确,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均会改变DNA碱基序列。C错误,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非基因重组导致。D错误,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只产生新基因型。
6. 正确答案:D
解析:A错误,基因突变是根本来源。B错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若未遗传物质改变则不可遗传,但若诱导遗传物质改变则可遗传。C错误,三倍体需由受精卵发育且含三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也可能含多个染色体组。D正确,基因突变即DNA中碱基种类、数量或顺序的改变。
7. 正确答案:A
解析:A不正确,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但并非每个DNA分子都会发生,而是可能发生。B正确,突变可发生在任何时期。C正确,突变频率低但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8.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进化标志是基因频率而非基因型频率改变。B正确,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抗生素滥用选择抗药性个体,而非促使突变。D错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非进化的必要条件。
9.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有害突变仍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HIV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初步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32P标记DNA,半保留复制后仅2个子代噬菌体含放射性。D错误,遗传信息通过DNA复制传递,基因表达是性状实现过程。
10. 正确答案:B
解析:A正确,新突变基因增加了基因库多样性。B错误,突变是随机发生的,非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自然选择使突变基因频率增加。C正确,干扰结合可抑制病毒入侵和繁殖。D正确,突变基因频率增加意味着更多个体具有抗性,降低感染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