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遗传与进化生物的变异

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的变异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湖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9-29
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的变异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湖北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1、['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的结果及特点']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一株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b}}$$突变为$${{B}}$$,基因$${{d}}$$突变为$${{D}}$$,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B.基因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诱变育种需要处理大量材料,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

D.诱变育种只适用于植物

2、['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的结果及特点']

正确率40.0%鼠毛的灰色基因可以突变成黄色基因,也可以突变成黑色基因,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B

A.普遍性

B.不定向性

C.有害性

D.低频性

3、['基因突变的意义',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正确率40.0%果蝇种群中某个体$${{X}}$$染色体上增加了一个相同片段,使其复眼由椭圆形变成条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原材料

B.该条形眼果蝇是新物种,与正常椭圆形眼果蝇之间存在着生殖幅离

C.该条形眼果蝇的基因种类数与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种类数不完全相同

D.若该条形眼果蝇出现,说明变异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4、['基因突变的意义', '染色体组', '细胞的癌变']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

B.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

D.人工诱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不一定对人类有利

5、['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重组的时期', '基因突变的原因', '基因突变的结果及特点']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转录和翻译出现差错可引起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C.$${{D}{N}{A}}$$复制出现的差错都会在后代中表现出来

D.基因发生突变但其遗传信息不一定发生改变

6、['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的概念']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基因突变都会像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一样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细胞中发生了基因结构的改变

C.该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红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下一代

D.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呈镰刀状的红细胞,说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基因突变

7、['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重组的意义']

正确率40.0%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够遗传的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三倍体

D.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8、['物种的概念', '基因突变的意义',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基因重组的意义']

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属不同物种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而使害虫朝抗药性逐渐增强的方向进化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9、['基因突变的意义',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基因突变的结果及特点', '基因重组的意义']

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因生物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B.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突变是不定向的,杂合子自交不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10、['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的结果及特点',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正确率40.0%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C}{C}{R}{5}}$$结构改变,使得$$\mathrm{H I V}-1$$病毒入侵该免疫细胞的几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该突变基因丰富了人类种群的基因库

B.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通过药物干扰$$\mathrm{H I V}-1$$与受体$${{C}{C}{R}{5}}$$的结合可抑制病毒繁殖

D.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mathrm{H I V}-1$$的几率下降

1.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同一基因向不同方向突变才体现不定向性,这里是不同基因的突变;B错误,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正确,诱变育种需处理大量材料正是因为突变频率低且方向不确定;D错误,诱变育种适用于所有生物。

2. 正确答案:B

解析:灰色基因可突变成黄色或黑色,说明同一基因可向不同方向突变,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3.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X染色体增加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仅一个性状改变不能构成新物种;C正确,个体基因种类数少于种群基因库;D错误,变异方向不确定,不能说明适应环境。

4. 正确答案:C

解析:C错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二倍体,若由配子发育而来则是单倍体。

5.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转录翻译差错不改变基因;B正确,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C错误,隐性突变或体细胞突变不一定表现;D错误,基因突变必然改变遗传信息。

6. 正确答案:B

解析:A错误,隐性突变可能不表现性状;B正确,该病由碱基替换引起基因结构改变;C错误,基因突变可通过生殖细胞遗传;D错误,显微镜看不到基因突变。

7. 正确答案:D

解析:A错误,基因突变是根本来源;B错误,环境引起的若遗传物质改变则可遗传;C错误,由配子发育的含三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D正确,符合基因突变定义。

8. 正确答案:C

解析:A错误,仅可遗传变异提供原材料;B错误,地理隔离也可阻碍基因交流;C正确,农药选择使抗药基因频率增加;D错误,种群是进化基本单位。

9. 正确答案:B

解析:B错误,基因重组可导致性状重组,如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性状分离。

10. 正确答案:B

解析:B错误,该突变是自发产生而非自然选择直接导致,自然选择作用于已有变异。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