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C
A.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图示部分不含同源染色体
B.另一极中最可能含有$${{1}}$$个染色体组、$${{4}}$$条核$${{D}{N}{A}}$$、$${{0}}$$条染色单体
C.图示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另一极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G}{e}{{x}^{F}}}$$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可能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两种精细胞
2、['可遗传变异']正确率40.0%研究者用$${{X}}$$射线照射紫株玉米$${{(}{{A}{A}}{)}}$$后,用该玉米花粉给绿株玉米$${{(}{{a}{a}}{)}}$$授粉,$${{F}_{1}}$$幼苗中出现少量绿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可通过观察少量绿苗的长势判断此性状是否可遗传
B.推测$${{X}}$$射线照射可导致$${{A}}$$基因突变为$${{a}}$$基因
C.推测$${{X}}$$射线照射可导致带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D.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初步判断变异的原因
3、['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
B.生物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
C.小麦产量受水肥的影响,不属于变异
D.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4、['可遗传变异']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A}}$$基因可以自发突变为$${{a}}$$ 1或$${{a}}$$ 2基因,$${{a}}$$ 1基因也可以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基因重组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5、['可遗传变异', '细胞的癌变']正确率40.0%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叙述正确的是()
D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一定发生癌变
B.染色体间的互相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一对等位基因$${{A}{、}{a}}$$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白眼果蝇和三体果蝇$$( \mathrm{\bf~ X X Y} )$$的出现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6、['可遗传变异', '密码子与密码子表', '不可遗传变异', '染色体变异的概念']正确率40.0%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基因内部碱基对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同源染色体间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某些变异可能不涉及遗传物质的变化
7、['可遗传变异']正确率40.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是()
B
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
B.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C.一般情况下,根尖细胞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8、['可遗传变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C
A.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只发生在图甲$${{B}{C}}$$段
B.图甲中$${{C}{D}}$$段若发生在哺乳动物的睾丸中,则细胞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C.图乙中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b}}$$
D.图乙中$${{a}}$$对应图甲中的$${{C}{D}}$$段,$${{c}}$$对应图甲中的$${{E}{F}}$$段
9、['可遗传变异', '变异与育种']正确率40.0%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
A.二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三倍体无子西瓜,说明二个亲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单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线粒体$${{D}{N}{A}}$$缺陷遗传病一般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D.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病
10、['可遗传变异',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率40.0%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当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 )
C
A.发生了交叉互换
B.基因的自由组合
C.基因复制时出错
D.染色体联会紊乱
1. SVG异常解析:
A选项: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图示部分符合该特征,因此可能正确。
B选项:另一极应含有1个染色体组、4条核DNA(因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0条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离),表述正确。
C选项: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另一极基因组成可能为$$GeX^F$$(假设发生过交叉互换),表述合理。
D选项:若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可能产生含X染色体的两种精细胞(如$$X^F$$和$$X^f$$),但需确认是否为精母细胞(题干未明确),存在不确定性。
结论:D选项的细胞类型未明确,可能不完全正确。
2. X射线诱导变异解析:
A选项:观察绿苗长势无法直接判断可遗传性,需后代实验验证,叙述不正确。
B选项:X射线可能诱导$$A→a$$突变,导致F1出现绿苗(aa),推测合理。
C选项:X射线也可能导致含A基因的片段缺失,使配子传递隐性a基因,推测合理。
D选项:染色体缺失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形态确认,方法正确。
错误选项:A(观察长势≠遗传性判断)。
3. 变异概念解析:
A选项:不可遗传变异(如环境引起)也存在,错误。
B选项:变异不一定适应环境(如有害突变),错误。
C选项:水肥影响表型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但仍属变异范畴,错误。
D选项: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正确。
正确选项:D。
4. 可遗传变异解析:
A选项: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如$$A↔a_1$$),正确。
B选项: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可通过交叉互换重组,正确。
C选项:Ti质粒TDNA整合属基因重组,正确。
D选项:杀虫剂选择抗药性个体而非诱导突变,错误。
错误选项:D。
5. 遗传与变异综合解析:
A选项:癌变需多基因突变累积,单一突变不足,错误。
B选项:同源染色体交换片段属基因重组,非结构变异,错误。
C选项:同一条染色体上可存在等位基因(如复制未分离),错误。
D选项:白眼(基因突变)和三体(染色体变异)均为进化原材料,正确。
正确选项:D。
6. 变异类型解析:
A选项:密码子简并性可能导致性状不变,错误。
B选项: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结果,非基因重组,错误。
C选项:同源染色体交换属基因重组,错误。
D选项:表观遗传等变异可能不涉及DNA序列改变,正确。
正确选项:D。
7. 生物变异机制解析:
A选项:基因突变随机发生,方向不受环境决定,错误。
B选项:突变可能因密码子简并性不改变氨基酸序列,正确。
C选项:根尖细胞无减数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错误。
D选项:基因突变不可通过染色体形态观察定位,错误。
正确选项:B。
8. 细胞分裂图解析:
A选项:姐妹染色单体差异也可能因基因突变(任何时期),不限于BC段(减Ⅰ前期),错误。
B选项:CD段(着丝粒分裂)在有丝分裂或减Ⅱ后期均可发生,错误。
C选项:图乙中b为减Ⅰ后期,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正确。
D选项:a(减Ⅱ后期)对应EF段(DNA减半),c(精细胞)对应EF段,部分正确。
最准确选项:C。
9. 遗传病与育种解析:
A选项:三倍体不育说明存在生殖隔离,叙述错误。
B选项:青霉素高产菌株为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为染色体变异,正确。
C选项:线粒体DNA母系遗传,正确。
D选项:猫叫综合征(缺失)和21三体均为染色体病,正确。
错误选项:A。
10. 子基因差异原因解析:
A选项:根尖细胞无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错误。
B选项: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错误。
C选项:有丝分裂中复制错误可导致基因差异,正确。
D选项:联会紊乱仅见于减数分裂,错误。
正确选项: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