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不同植物间远源杂交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识别,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所致,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
C
A.硼;生殖隔离
B.磷脂;地理隔离
C.糖蛋白;生殖隔离
D.糖蛋白;自然选择
2、['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本研究中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来获得相关的数据
B.位于两个不同区域的桦尺蛾的浅色基因频率相近
C.结果支持桦尺蛾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天敌的说法
D.结果可以说明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重要原因
3、['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物种形成的实例']正确率60.0%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加拉帕戈群岛上的几种地雀形成的过程是()
C
A.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B.地理隔离→变异→生殖隔离
C.地理隔离→变异→选择→生殖隔离
D.地理隔离→选择→生殖隔离
4、['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正确率40.0%自然界中桦尺蠖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当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时,绝大多数为黑色桦尺蠖,在灰色环境中,绝大多数为灰色桦尺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B
A.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是两个不同物种
B.不同的环境条件中,灰色基因和黑色基因的频率不同
C.灰色桦尺蠖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D.在深暗的环境中,大多数灰色的桦尺蠖突变成了黑色桦尺蠖
5、['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不是所有的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隔离阻断了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也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正确率60.0%隔离的本质是()
C
A.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B.地理隔离
C.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生殖隔离
7、['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D
A.马和驴杂交能产生骡子,从而丰富了两个物种的种群基因库
B.滥用抗生素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从而导致生物的进化
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D.环境直接选择了个体的表现型,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8、['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正确率60.0%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A.同一种群一般不存在地理隔离
B.同一物种可包括多个种群
C.同一物种不存在隔离
D.不同物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9、['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物种形成的实例',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40.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新物种形成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改变
C.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10、['可遗传变异', '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图中甲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图中乙表示地理隔离,短时间内会导致生殖隔离
D.图中丙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1. 解析:植物远源杂交不亲和现象中,花粉与柱头细胞相互识别依赖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糖蛋白作为识别信号分子,决定是否允许花粉管生长。这种现象属于生殖隔离机制,阻止不同物种间基因交流。
答案:C
2. 解析:SVG异常题无法提供完整信息。但根据选项分析:A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调查;B不同区域基因频率相近说明可能无地理隔离;C体色与环境相似是自然选择的典型案例;D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但非唯一原因。
答案:需根据完整题目判断
3. 解析: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的进化过程符合地理隔离先导致种群分化,随后发生变异,自然选择适应环境,最终形成生殖隔离的经典模式。
答案:C
4. 解析:A错误,灰色和黑色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B正确,环境不同导致自然选择方向不同,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错误,基因库指种群全部基因;D错误,变异是随机的,不是环境诱导突变。
答案:B
5. 解析:D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基因型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答案:D
6. 解析:隔离的本质是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两种形式,但根本特征都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答案:C
7. 解析:A错误,骡子不育不能丰富基因库;B错误,抗生素选择而非诱导突变;C正确,突变和重组提供进化原材料;D正确,自然选择通过表现型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答案:CD
8. 解析:C错误,同一物种可能存在地理隔离(如不同岛屿的种群),但尚未形成生殖隔离。
答案:C
9. 解析:A错误,只有可遗传变异提供原材料;B正确,新物种形成必然伴随基因频率改变;C错误,地理隔离也可能阻止基因交流;D错误,共同进化包括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进化。
答案:B
10. 解析:SVG异常题无法提供图示。但根据选项分析:A正确,突变和重组提供变异;B正确,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进化本质;C错误,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需要较长时间;D错误,生殖隔离包括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
答案:需根据完整图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