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遗传与进化生物的进化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生物的进化知识点课后基础自测题解析-甘肃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62.0%

2025-08-08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生物的进化知识点课后基础自测题解析-甘肃省等高中生物,平均正确率62.0%
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是这几种生物共有的结构和物质

B.衣藻、酵母菌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类似

C.与哺乳动物细胞结构类似的生物是变形虫和草履虫

D.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从进化的角度看,眼虫可能是与植物和动物共同祖先接近的生物

2、['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正确率60.0%$${{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因在已灭绝原始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而获此奖,他发现与来自非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相比,来自古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与来自欧洲或亚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更相似,在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类中$${,{1}{%}}$$$${{∼}}$$$${{4}{%}}$$的基因组来自古尼安德特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古尼安德特人与欧洲和亚洲人的亲缘关系比非洲人与欧洲和亚洲人的亲缘关系更近

B.人类线粒体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欧洲和亚洲人的性状与古尼安德特人的相同的概率是$${{1}{%}}$$$${{∼}}$$$${{4}{%}}$$

D.化石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和生活痕迹等,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3、['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正确率80.0%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从细胞水平分析,下列能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A

A.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组成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鸟的翅膀、海豚的鳍肢有相似的结构模式

D.人、大猩猩等动物的骨骼基本相同

4、['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正确率60.0%关于“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各项证据,分类正确的是(

B

A.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胚胎学证据

B.脊椎动物的前肢与人的上肢骨骼的比较——比较解剖学证据

C.脊椎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比较——细胞水平的证据

D.脊椎动物$${{D}{N}{A}}$$碱基序列比较——最直接证据

5、['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

正确率40.0%细胞色素$${{c}}$$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结构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下表是人和其他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生物 黑猩猩 猕猴 响尾蛇 果蝇 酵母菌
氨基酸
差异 $${{/}}$$ 个
$${{0}}$$ $${{1}}$$ $${{1}{1}}$$ $${{1}{4}}$$ $${{2}{7}}$$ $${{4}{4}}$$
①这一事实从细胞水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②与人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的该序列的差异越大
③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不尽相同是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恒定区与细胞色素$${{c}}$$的功能无关,可变区对细胞色素$${{c}}$$行使功能很重要

B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种群的概念', '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的遗传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

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动物

7、['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正确率60.0%细胞色素$${{c}}$$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担任电子转移作用。研究人员分析多种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发现,有些部位非常恒定,另一些部位是多变的。如表为各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相同的氨基酸数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生物种类 黑猩猩 袋鼠 响尾蛇 天蚕蛾 酵母菌
氨基酸差别 $${{0}}$$ $${{1}{0}}$$ $${{1}{3}}$$ $${{1}{4}}$$ $${{3}{1}}$$ $${{4}{4}}$$

D

A.该实验结果从分子水平上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B.与人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与人不同的氨基酸数目越多

C.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不同是变异和自然选择相互作用的结果

D.恒定区域与细胞色素$${{c}}$$的功能无关,可变区域对细胞色素$${{c}}$$的功能很重要

8、['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正确率60.0%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

A

A.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里按一定的顺序出现

B.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初期非常相似

C.脊椎动物具有结构相似的器官

D.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9、['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正确率60.0%$${{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他从化石中提取、测序并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发现生活在非洲之外的现代人体内都有$$1 \% \sim4 \%$$的尼安德特人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在非洲之外的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曾经和尼安德特人发生过基因交流

B.非洲人不具有上述$$1 \% \sim4 \%$$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说明非洲人和生活在非洲之外的现代人没有共同的祖先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D.测定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

10、['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正确率80.0%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比较解剖学证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比较解剖学方面的证据(

A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1. 题目1考查生物共有的结构和物质。选项A错误,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选项B正确,衣藻、酵母菌和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相似;选项C错误,哺乳动物细胞结构与变形虫和草履虫差异较大;选项D正确,眼虫兼具植物和动物特征,可能接近共同祖先。因此,错误的选项是A和C。

2. 题目2涉及古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的基因关系。选项A正确,基因相似性表明亲缘关系更近;选项B正确,线粒体基因属于母系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选项C错误,基因组相似比例不等于性状相同概率;选项D正确,化石是直接证据。因此,错误的选项是C。

3. 题目3要求从细胞水平分析生物共同祖先的证据。选项A正确,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选项B正确,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均为DNA;选项C和D属于比较解剖学证据,不属于细胞水平。因此,正确的选项是A和B。

4. 题目4考查生物进化证据的分类。选项A错误,化石属于古生物学证据;选项B正确,前肢骨骼比较属于比较解剖学;选项C错误,胚胎发育属于胚胎学证据;选项D错误,DNA碱基序列是分子水平证据,但非最直接证据(最直接是化石)。因此,正确的选项是B。

5. 题目5分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①错误,这是分子水平证据;②正确,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远;③正确,序列差异是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④错误,恒定区与功能相关。因此,正确的选项是②和③,共两项。

6. 题目6考查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选项A正确,种群是进化单位;选项B错误,变异(而非遗传)提供原材料;选项C错误,生物多样性不包括变异多样性;选项D错误,最早登陆的是原始植物和节肢动物。因此,正确的选项是A。

7. 题目7与题目5类似,分析细胞色素$$c$$的差异。选项A正确,分子水平支持进化;选项B正确,亲缘关系越远差异越大;选项C正确,序列差异是变异和选择的结果;选项D错误,恒定区与功能相关。因此,错误的选项是D。

8. 题目8考查生物进化的最可靠证据。选项A正确,化石按顺序出现是最直接证据;选项B属于胚胎学证据;选项C属于比较解剖学证据;选项D是适应性现象。因此,最可靠的选项是A。

9. 题目9基于诺贝尔奖研究分析基因交流。选项A正确,基因交流说明祖先杂交;选项B错误,非洲人与其他现代人有共同祖先;选项C正确,化石是直接证据;选项D正确,基因序列是分子证据。因此,错误的选项是B。

10. 题目10要求识别不属于比较解剖学证据的选项。比较解剖学证据包括同源器官(如脊椎动物前肢)、痕迹器官等,而题目中所有选项均为占位符(svg异常),无法判断具体内容。因此,需根据题干描述选择最不符合的一项,但选项信息缺失,无法确定答案。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